第二节 出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3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出版
分类号: G23
页数: 4
页码: 1860-18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新闻出版的情况。其中包括内部刊物、内部编印图书、公开出版杂志、公开出版图书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出版

内容

《重刊甘镇志·建置》〈陕西行都司儒学尊经阁贮书记)中记载:“阁上旧无书,因亦无贮书之具。予抚治之明年戊午(〔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引者注)……檄分巡王宪副继洛,动本台纸,赎银若干两,遣人赍赴陕省,购买诸书及摹印各府书版”,这是张掖有印刷出版的最早记录。到清朝,木板刻印出版图书在张掖正式出现,其中包括〔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岁次丁酉秋木板刻印出版的《重刊甘镇志》和〔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岁次乙亥秋木板刻印出版的《甘州府志》(部分木刻版今存张掖市博物馆)。道光十五年出版木刻与石印两种版本的《山丹县志》。〔清〕末〔民国〕初,甘州府属各县均有书局,如张掖的智盛堂、树德堂、同升堂、豫三书局、文化书局、新华书局等店堂,出售图书文具的同时,备有木刻版及石印设备,印刷出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阴骘文》《千家诗》《四言杂字》《七言杂字》《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启蒙读物,向各县城乡的私塾、社学、义学的学生出售。〔民国〕6至32年先后石印、铅印出版《暖泉水利志》《新纂高台县志》《东乐县志》《创修临泽县志》。
  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物统由新华书店经营,旧书商经营文具和其它商品。后组织有印刷设备的书商走联合办厂的道路,各县相继办起印刷厂。张掖县供销印刷厂更名为“地方国营张掖专区河西印刷厂”。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中共张掖地委和专员公署推行出版、印刷、销售相结合的方针,出版高小《语文》《地理》《历史》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籍15.8万册,《高歌万曲唱河西》3万册。地委农村工作部编辑出版《农村工作》37期2.62万本;团地委编辑出版《团的生活》24期计4.8万本;专署农林局编辑出版《农村丰产经验汇编》3000本;翻印《人民公社好》1.4万本。张掖、山丹、高台等市、县分别出版《扫盲同音识字课本》《张掖文艺》《钢铁诗集》和《诗传单》等数10万册。1966年,地委创办《支部生活》,为半月刊,32开本,每期印刷1000份。1967年10月停刊。1978年以后,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将出版内部读物的审批权限下放地区,由行署文化处(局)承办。凡是不经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家庭、个人的一切出版物,都要报经地区行署文化处审批,办理《准印证》。
  一、内部刊物
  《张掖科普》1973年秋,张掖地区科委创办《科技简讯》,初为4开4版的不定期刊物,每年出5至6期,每期印1000份左右,除与有关地、州、市科委交流外,主要发往张掖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县。1978年,张掖地区科协成立,《科技简讯》由科协接办,并改名为《张掖科普》,由4开4版改为32开,开设“农业经营知识”“果树栽培”“家禽饲养”“专题讲座”“科普知识”等栏目。每年出6期左右,每期印300份,除与有关省、地(州、市)部门交流外,还发往全区各县科协的科技人员、科技专业户、致富能人手中。
  《张掖科技》张掖地区科委于1978年创办,16开本。初为不定期刊,后改为季刊,每期印1000册左右。除向全国各省、市、区所属地、州科技情报所和部分大专院校分送外,还分发全区地、县(市)科技部门。1988年向省新闻出版管理局申报登记,正式成立编委会。该刊以“通报科技信息,介绍科技知识,交流工作经验,实现科学技术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宗旨。撰稿人大都为张掖地区科技工作者,实用性强,深受社会欢迎。
  《甘泉》1983年春,地区文联创办编印第二期后停刊。1993年,地区文联筹集资金恢复《甘泉》季刊,成立编委会。
  《灌溉农业研究》张掖地区行署农业处于1986年9月创办,16开本,季刊,每期印600份左右,个别专辑印1000份以上。除向省农口有关部门赠阅外,主要分发地区农口单位,各县、(市)农业局和所属各单位及乡人民政府。
  《张掖工作》1988年10月创刊,初名为《张掖调研》,是年出2期,地委研究室主办。1989、1990年各出10期。1991年元月更名为《张掖工作研究》,月刊。1994年10月,易名《张掖工作》。正式列为地委机关刊物,成立编委会,地委研究室承办。从创刊到1995年共出88期。该刊为16开本,封1至4为彩印,正文32页码,改刊前印数500份,改刊后增至1000份,并由黑白铅印改为彩色胶印,经费由地区财政拨付,除向地区机关、省驻张单位、县乡党政领导部门赠阅外,还和中央、省及省内外各地、州、市政策研究部门交流。
  《焉支山》1992年7月,由山丹县文联创办,为不定期刊物,每期印2000册左右。1995年4月,山丹县政府决定,《焉支山》杂志隶属县文化局管理,县财政适当补助办刊经费,定为季刊。至1995年底,共出8期,2.2万册,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900篇(首),有98篇作品被省内外报刊转载。
  《张掖教研》1994年1月由地区教委创办,双月刊,16开本。发全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教学、教研单位,印数每期1000册。
  《张掖学刊》1994年11月,中共张掖地委党校、张掖地区行政干部学校创办,16开本,季刊,印数1000册。是为党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除向全国各省、市、地党校、干校交流外,还在张掖地区及各县市内部发行。
  省轻工机械厂、地区建筑公司、地区卫生协会、山丹培黎学校、地区文化处创作研究室、张掖市文联、张掖市农行、山丹县汽车站、高台县罗城乡、宣化乡等城乡机关单位,分别编印《轻工厂报》《张掖建工报》《心理与公关报》《培黎校刊》《丝路春》《黑河》《甘州农金》《山丹花》《兴罗月报》《宣化报》等。这些内部发行的报刊,有的一月出1期,有的数月或半年出1期,有的印过1期后即行停刊。
  二、内部编印图书
  三、公开出版杂志
  《张掖师专学报》1984年7月,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办。1987年11月经省期刊管理部门登记批准为双季刊,主要向全国各高等院校交流,还分发本省有关领导部门和河西各地市的有关单位,以教学、科研和河西文化教育服务为主要内容。主要刊登教学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政治工作等方面的文章,辟有“学生论坛”“中学教学研究”“河西文化研究”等栏目。以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地方史志编写人员、大专学生为服务对象,印数1500册。1988年,曾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学报编辑质量三等奖”。
  四、公开出版图书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