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图书馆
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选举的影响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896
颗粒名称:
三、选举的影响力
分类号:
K250.6
页数:
5
页码:
220-224
摘要:
一九四九年十月,毛泽东同志在给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复电》 中曾高度赞扬说:“延安和陕甘亍边区的人民对于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就是边区人民的伟大贡献之一,它在我国民主政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具有重大的历史功绩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近代史
文史资料
中国
内容
一九四九年十月,毛泽东同志在给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复电》 中曾高度赞扬说:“延安和陕甘亍边区的人民对于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就是边区人民的伟大贡献之一,它在我国民主政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具有重大的历史功绩和深远的影响。
第一,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我国古代持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形成了十分顽固的封建传统。在近代,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少得可怜的一点资本主义也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国民党封建买办的法西斯专政,使封建专制主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在外部,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封建法西斯专制的重重包围;在内部,由于边区绝大部分地方是陕、甘、宁边界的偏僻山区,文化落后,交通不便,思想极其闭塞, 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的种种渗透所形成的封建传统思想依然如故。尤其是占边区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由于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家长制传统,迷信思想,保守观念根深蒂固,封建主义思想有着雄厚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陕甘宁边区实行普遍的民主选举,建立“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实行人民管理政权,无疑是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有力冲击,是我国革命历史上摧毁封建主义的基础和清除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的生动实践。在边区内部, 人民受到了具体深刻的民主思想教育,各党派、各阶层积扱参与政治和真诚合作,保证了民主政治的彻底实现。在外部,边区以自己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面貌,影响和动员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大众同蒋介石国民党个人独裁、一党专制顽强斗争,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蓬蓬勃勃的民主运动。它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只有实行广泛的人民民主,特别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包括各党派、各阶层人士在内并让他们有职有权的各级政权,才能彻底摧毁封建专制主义的基础,彻底实现政治民主化。
第二,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开创了广泛发扬民主的正确途径。谢觉哉同志在总结边区民主选举的经验时曾经指出:“阶级利益没有不可调协的鸿沟”,“农民与地主,工人与资本家,文盲与知识分子,女子与男子,各有其不相容的生活特点,然而互相观摩,取长补短,这就教训我们以比阶级民主更多的民主方法”。63陕甘宁边区实行不分阶级、党派、民族、性别、宗教信仰、文化程度与财产限制的民主普选,实行各阶级、各党派平等自由的参与边区民主政治建设,说明边区时期的人民民主比起苏维埃时期的阶级民主,更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其民主的范围和民主的程度,都有扩大和提高。这是我国民主选举制度的一个巨大进步。 通过这种“比阶级民主更多的民主方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得以不断巩固发展,全边区人民大众、各党各派、社会贤达的积极因素才得以充分调动,各阶级、各党派的合作力量才得以充分发扬,在共同纲领之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地夺取了边区建设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如果那时没有建立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各阶级、各党派的团结和奋斗,边区的各项建设事业就难以有效地进行。这说明边区时期开创的广泛发扬人民民主是一条经由实践检验的正确途径,它不仅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特定条件下是适用的、正确的,而且从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召开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解放后的民主普选实践中,都得到证明是适用的正确的,是发展和完善我国民主制度惟一正确的道路。
第三,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提供了人民直接监督和管理政权的重要经验。在选举中发动群众彻底检查政府工作,这是边区时期创造的方便群众监督和管理政府工作的民主形式之一。如前所述,边区人民检查、批评政府工作是极其认真热烈的,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它实施的结果表明,在选举中有没有检查工作这个环节,效果大不一样,它是真正的民主选举还是半真半假的民主选举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形式,实行由人民鉴别、选举、监督、罢免自己的代表及政府工作人员,民主的制度完备,民主的基础牢固。它不仅同资产阶级把选举当作装潢的假民主,或者人民只有选举权而实际上无法行使监督权、罢免权的半真半假的民主, 有着根本性质的区别,而且比起由人民代表机关间接行使人民监督、管理政府来,其民主的范围更广,民主的程度更高,更能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收到的效果更好。陕甘宁边区时期, 正由于这种有人民直接地普遍地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管理和有效监督,才使党的优良作风不断发扬光大,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 政策才得以正确地执行,边区的民主选举才能取得真正的彻底的结果。可见,把选举同群众检查政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行, 是边区时期民主选举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边区时期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历史经验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第四,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在广泛发扬人民民主的基础上,陕甘宁边区充分发挥各级参议会的人民权力机关的作用,集中广大边区人民的愿望和意志,制定和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政策、法规。一九三九年一月举行的边区首届参议会,制订和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组织条例》等六件重要法规文件。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召开的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一次会议和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召开的边区二届二次参议会上,通过了中共西北局提出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并制订、修订了《保障人权财权条例》、《陕甘宁边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县政府组织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各县区公署组织暂行条例》、 《陕甘宁边区各乡政府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陕甘宁边区战时动员壮丁与牲口条例》、《关于税收问题的决议》:《陕甘宁边区地权条例》、《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等十三件法律文件。 一九四六年四月举行的边区第三届参议会上,又制订和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陕甘宁边区复员方案》、《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陕甘宁边区营业税暂行条例》等四件法律文件。64这些法律、法令的制订和实施,对于推动边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一系列有关民主选举和政权建设的法规,使边区的民主政治逐步制度化、法律化,有力地保障了边区民主政治的彻底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法律的制订和实施, 为我们后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从思想上、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是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的辉煌成果,是对建立健全我国民主与法制创建的又一丰功伟绩。
回顾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的历史,总结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它创造的历史经验极其丰富,它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极为宝贵。可惜,自从五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我们工作上的失误,特别是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疯狂践踏民主,破坏法制,使边区时期民主选举的光荣传统丧失殆尽,在边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正在得到恢复和发展,县级直接选举工作已在全国结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陕甘宁边区时期民主选举的光荣传统,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附注
50引自《边区人民的伟大胜利》。 51引自《解放日报》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日《马专员亲自领导解决几件重要问题》和《解放日报》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一日《林伯渠主席——人民的勤务员》。 52引自《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 53引自《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在选举中实行报告制的问题》。 54据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的《边区政府工作报告》。 55引自《边区人民的伟大胜利》。 56据《边区县长、议长题名录》。 57引自《陕甘宁边区政府对滋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 58据《解放日报》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三日《清涧县解家沟施任区长包庇贪污被人民罢免》。 59引自《陕甘宁边区历届参议会概述》。 60引自《陕甘宁边区的普选运动》。 61引自《边区人民的伟大胜利》。 62引自《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 63引自《三三制的理论与实际》。 64据《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实录》、《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汇刊》、《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大会撮录》、《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汇刊》。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82.6
本书以回忆的形式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甘肃所发生的抗战故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