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鹿石到石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592
颗粒名称: 三、从鹿石到石人
分类号: K28
页数: 2
页码: 410-411
摘要: 我国古碑其来尚矣,《周礼·檀弓》谓:“公室视丰碑”,但此“丰碑”,为下棺从葬之器具,而非后世之墓碑。至东汉始有墓地所立之碑。许慎《说文解字》谓:“碑,竖石也,从石,卑声。”由此可证,东汉已确有墓碑。但是,在我国北方草原石碑的出现却比此早得多,早在青铜时代就出现了石碑—鹿石。正如前文已经提到的,在新疆北部,曾发现青铜时代鹿石四块。鹿石的早期形态,以鹿等动物形为主,有时也有各种武器,这大概与远古人类的生存依靠动物和武器有关,因而出现了动物崇拜和武器崇拜。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我国古碑其来尚矣,《周礼·檀弓》谓:“公室视丰碑”,但此“丰碑”,为下棺从葬之器具,而非后世之墓碑。至东汉始有墓地所立之碑。许慎《说文解字》谓:“碑,竖石也,从石,卑声。”由此可证,东汉已确有墓碑。
  但是,在我国北方草原石碑的出现却比此早得多,早在青铜时代就出现了石碑—鹿石。正如前文已经提到的,在新疆北部,曾发现青铜时代鹿石四块。鹿石的早期形态,以鹿等动物形为主,有时也有各种武器,这大概与远古人类的生存依靠动物和武器有关,因而出现了动物崇拜和武器崇拜。其后,随着人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的能力和威力的日益显示,人类便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因此,在鹿石上,便出现了鹿与人的混合内容,进而出现了神秘化的类人形,这在新疆吉木萨尔鹿石和蒙古各地鹿石中都可得到证实。比如蒙古昌达姆苏木和东达赫鹿石内容,都具有鹿和人形的两种因素。这两个实例,昭示了鹿石与石人的源流关系。不过更典型的例子是蒙古乌什金乌布尔的一块鹿石。这块鹿石,四面刻满鹿形,而顶端却为人面形,并戴着耳环,这显然赋予着人的因素,而在人身上却又有众多的鹿形。鹿石的下半段,有一道围带,大约表示腰带。到这时,鹿石虽石人化了,但并未完全脱离鹿石原形之畛域。
  在由鹿石的动物形向石人的人形过渡的历程中,图瓦的萨马戈勒泰的一块鹿石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这块鹿石粗具人形,脖颈上有串珠为饰,但面目不清,用两根平行线表示腰带。这个类人形,不似死者本人,很可能是死者生前崇拜的神人或想象的祖先像。这与蒙古乌什金乌布尔鹿石尚保留众多鹿形就大相径庭了,人形成了此等石人雕像之主体,完成了由鹿形向人形之过渡,是鹿形向人形骤变之升华。
  不过由鹿石石碑改作石人形石碑之初,石人石碑是很粗糙的,一般仅是一块不甚规则的扁平石块,其上仅粗略地刻出五官,不表示四肢和下身,完全变作人的形象,甚至还有了坐具,那是好久以后的事情了。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