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草原墓地遗迹中发现有鹿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007
颗粒名称: 亚洲草原墓地遗迹中发现有鹿石
分类号: K876.2
页数: 2
页码: 251-252
摘要: 亚洲草原墓地遗迹中,也发现有鹿石,其年代明显地要比某些石人年代为早,这从新疆富蕴县乌恰沟石人、昭苏5号石人(均为乔夏类型)利用鹿石来改制石人这一事实就可以说明。由于鹿石是改制成石人的,所以,这种打破关系反映出它们在文化渊源上, 似乎不存在直接的继承关系。然而,这两通鹿石皆属于青铜时代,而改制为石人则是公元6—8世纪的遗物,两者时间相隔太久, 它们之间的打破关系就很难说的清楚,为此我们不排除乔夏类型的武士型石人其早期与鹿石之间存在渊源关系的可能。
关键词: 石人 考古 中国

内容

亚洲草原墓地遗迹中,也发现有鹿石,其年代明显地要比某些石人年代为早,这从新疆富蕴县乌恰沟石人、昭苏5号石人(均为乔夏类型)利用鹿石来改制石人这一事实就可以说明。由于鹿石是改制成石人的,所以,这种打破关系反映出它们在文化渊源上, 似乎不存在直接的继承关系。然而,这两通鹿石皆属于青铜时代,而改制为石人则是公元6—8世纪的遗物,两者时间相隔太久, 它们之间的打破关系就很难说的清楚,为此我们不排除乔夏类型的武士型石人其早期与鹿石之间存在渊源关系的可能。
  另外,鹿石具有拟人形,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它是以图案的布局和内容来体现人形的。有意思的是人们最初认识鹿石具有人形 ,是通过武士型石人来认识的。鹿石的雕刻不仅暗示了人的头、颈项、腰等,更重要的是雕刻了剑、弓、斧钺和盾之类的兵器, 俨然是一尊隐形的将士。蒙古的一些鹿石雕刻了人面五官,更加明显地表露出鹿石具有人的含义。鹿石和乔夏类型石人都能反映草原居民尚武的习俗,从这一意义上来讲,这两种文化是存在共同性及继承性的。鹿石和乔夏类型石人还存在一些共性,它们的雕刻注重人形的整体,而且重点在腰部以上部分,以下部分则不作雕刻。
  当然,从鹿石到乔夏类型石人未必有着非常直接的渊源和演化过程,然而文化连续发展的现象是存在的。同时,南俄草原鹿石和石人的关系也暗示了文化连续的内在渊源关系。这种连续关系还反映在宗教上的统一。
  文化上的连续性是错综复杂的,一种看似统一的东西,其脉络未必能够全部沟通。鹿石与石人在“人”的问题上是统一的,鹿石与乔夏类型石人进一步在表现武士型“人 ”这一方面也达到了沟通,形成了文化上的连续性。然而,鹿石并没有与非武士型石人形成进一步的沟通,它们之间还存在不完全连续性。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0

本书内容包括:亚欧草原和草原丝绸之路、蒙古石人研究综述、南西伯利亚草原石人、中亚石人研究综述、新疆石人的分布及特征、亚欧草原鹿石及相关问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