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布尔津县境内石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693
颗粒名称: 五、布尔津县境内石人
分类号: K876.2
页数: 3
页码: 121-123
摘要: 布尔津县为阿勒泰地区西部县之一,目前已发现墓地石人7尊。
关键词: 石人 考古 中国

内容

布尔津县为阿勒泰地区西部县之一,目前已发现墓地石人7尊。
  阿勒帕布拉克墓地石人墓地在杜来提乡东北约31公里的中山草原地带,为春秋季牧场。墓葬为石棺墓,石板花岗岩质,露出地面高1米,仅剩三块石板,处于一高地上。
  石人在石棺的西面,距墓葬70米,有些倾斜,面朝西。刻石截面呈三角形,弧角,为花岗岩砾石。雕刻出了人的脸部及手臂、垂饰等。人的脸部雕刻于砾石的脊棱上,浮雕出了面部轮廓,呈弧边倒梯形,宽额圆下颏。眉很细,横直;鼻子窄,眼睛小而圆;嘴阴刻呈一字形。两臂雕刻于侧而,左侧能看出臂部,手及指比较模糊,其下雕刻了放射状的线条和双叶形纹饰。腰带也雕刻了出来,浮起呈凸棱状。右侧胳膊屈,隐约感觉到手执器皿。因剥蚀严重, 很难观察清楚。石人曾涂抹过红色颜料,尚留有残迹(图版193—Ea—38)。
  拜依格托别森塔斯墓地石人墓地在杜来提乡拜依格托别附近,地处低山宽谷的春秋季草场。墓葬是一座东西向长方形的土堆墓,长40.5米,宽23.5米。以小块砾石镶边,石人立于东面,面向北。
  石头风蚀相当严重,头缺失一半,面部的眼、鼻已无法辨识。雕刻出了头,颈肩有分界,呈凸字形刻石。刻石背部用手摸,感觉脊椎部分内凹成槽状,表现了肋条。胸部手摸感觉有突出的乳房,双手抚腹。刻石为花岗岩质,脸呈长椭圆形,身躯部分为长方形。露出地面高1.9米,肩宽0.8米。
  伊曲塔斯石人—1发现于布尔津县夏季牧场,通高1.7米,肩宽0.33米。雕刻出头、颈肩和手臂等。头有些圆,长椭圆形面型,弧眉,椭圆形眼睛,窄而直的鼻,髭向下弯曲,嘴噘。右臂屈于胸,手托杯;左臂屈于腹,手握刀。束腰,脑后雕刻了两根长辫。现藏于阿勒泰地区博物馆(图版286—Ea一53)。
  伊曲塔斯石人—2刻石为长方形条石,仅在上部阴线雕刻出了人的脸部。面呈椭圆形,弧眉,菱形眼,三角形鼻子, 一字形嘴。另外,帽饰以线条表现。刻石顶部呈脊状(图版289—Ea—56)。
  海流滩石人—1发现于海流滩喀纳斯林场转运站附近。通高2.5米,肩宽0.48米,厚0.31米。刻石呈长方形,截面为弧角矩形。
  以圆雕表现出了人的头部、颈、肩等。头圆形,脸稍显椭圆,雕刻出了双耳。因剥蚀严重,眼、嘴不清楚,鼻子窄而直,眉弧,嘴浮起微启。颈部饰以项圈。服饰为翻领长衣。右臂屈于胸际,手执杯;左臂屈于腹,手握曲柄刀。 束腰,腰带饰方格纹,右侧垂以圆形袋囊。另外,刻石下部也有一宽带纹饰。现藏阿勒泰地区博物馆(图版194—Ea —39)。海流滩石人—2刻石为长方形,头缺失,残留了颈部,残高1.14米。衣领为两个对称的横椭圆形形式。右臂斜屈,手执杯;左臂屈于腹,手握刀柄。束腰,腰带素面,右侧垂以葫芦形袋囊,左侧也有垂饰。刻石为花岗岩质 。现藏阿勒泰地区博物馆(图版195—Ea—40) 。
  乌求布拉克石人刻石为花岗岩质,呈长方形。通高3.1米,肩宽0.68米。主要雕刻在上半部分,头上圆雕出了双立耳帽饰,以浮雕表现出圆形面部轮廓,双眉微弧,直鼻,眼睛为圆形。颈部表现出倒三角纹,胸部浮起呈连弧状。右臂向下斜屈,手持镰刀;左臂屈于胸腹间,手势不清。石人为女性(图版196—Ea—41)。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0

本书内容包括:亚欧草原和草原丝绸之路、蒙古石人研究综述、南西伯利亚草原石人、中亚石人研究综述、新疆石人的分布及特征、亚欧草原鹿石及相关问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