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076 |
| 颗粒名称: | 3.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名僧“法匠石公”与莫高窟第359窟的关系 |
| 分类号: | K879.214-53 |
| 页数: | 2 |
| 页码: | 131-132 |
| 摘要: | 吐蕃时期活跃在敦煌佛教界的粟特胡人石姓僧人,当以敦煌遗书 P.U261《吐蕃占领敦煌时期斋亲历》第九部分记载“法海,石”,即石法海,S.1154《瑜伽论》卷五十四尾题“法海和尚”,P.2255、Р.2326、Р.2358《设坛发愿文》记载在吐蕃统治晩期某年面向敦煌整个佛教教团主持举办佛教法会的“释门教主爰及法将石公”,最为活跃。以上石法海、法海和尚、法将石公与晚唐归义军时期写经S.5872《维摩诘经疏》末题:“敦煌释门讲百法论大法师兼释门都法律沙门法海”,所记为同一人④。姜伯勤先生指出,法将、法奖,即法匠,是主持讲坛以讲经为主的高僧①。 |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