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2964 |
颗粒名称: | 二、《无畏三藏禅要》的作者与特色 |
分类号: | K879.214-53;J19-53;B946.6-53 |
页数: | 3 |
页码: | 10-12 |
摘要: | 善无畏(637—735年)是中印度人®他早年即因②难而让位出家南游,在海滨得法华三昧,寄身商船往游诸国,密修禅诵。据僧传所说:善无畏曾以真言感应七俱胝尊(准提佛母)现身,继而化解了大众的③难③。 后来,善无畏经由那烂陀寺达摩掏多的指引,借道迦湿弥罗、乌苌、雪山出吐蕃,在玉门关受唐睿宗的诏迎而进人中土。他所途经的路线正是从西北印度开展出来的北传大乘佛教和密宗极度兴盛繁荣的区域,此地的密宗发展与禅观有密切关联,这可说是与他后来译介的《大日经》义理和他所传持的禅观法要,能作相当程度的地缘与法缘联系的考量。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