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变前甘肃的混乱局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801
颗粒名称: 事变前甘肃的混乱局面
分类号: K256.9
页数: 3
页码: 89-91
摘要: 在一九二九年元月西北军统治甘肃时期,将甘肃分建为甘肃、宁夏、青海三省。
关键词: 雷马事变 事变 甘肃省

内容

在一九二九年元月西北军统治甘肃时期,将甘肃分建为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分省之后,青海主席为孙连仲,宁夏主席为门致中,甘肃主席为刘郁芬。一九二九年六月,刘郁芬调陕就任西北军后方总司令职,八月,孙连仲调任甘肃省主席。到一九三〇年四月,由于冯、阎联合倒蒋的中原大战爆发,孙连仲又奉令率部东下,甘肃政权遂交由以王桢为首的省政府委员杨思、张维、裴建准、喇世俊、赵元贞、王廷翰、李朝杰八人主持;由王桢代行主席职务兼财政厅长,李朝杰任民政厅长兼交际处长和兵站总监,张维兼建设厅长,喇世俊兼印花处长,赵元贞兼教育厅长,主廷翰兼禁烟善后局总办。不久,冯玉祥曾有命令调马鸿宾
   (当时是宁夏主席)任甘肃主席,经王桢一再催请,马始终没有来甘就职。
   当时,省城防务,主要由西北军留甘的雷中田一个新编师负责。另外,还请来青海马麟的一个骑兵师驻防兰州,发表马为甘肃剿匪总司令,雷为副司令。自西北军东撤后,甘肃地方武力即开始抬头:马廷贤窜据陇南,号称一个军;陈珪璋称雄陇东,号称一个师,鲁大昌突起陇西,号称一个师;黄得贵独霸固原,也号称一个师。河西走廊,一直由青海的马谦甘肃(警备司令,司令部设张掖)、马驯(马步芳部团长,驻防武威)等部割据,形成半独立状态。由于这些地方武力争夺地盘,互不相下,逐致烽烟遍地,民不聊生。而省政府所能管辖的,只有兰州附近的皋兰等几个县。
   一九三〇年七月,以马廷贤为首的所谓四路联军——国民革命军甘肃联军陇南路总司令马廷贤、陇东路总司令陈珪璋、陇西路总司令鲁大昌、陇北路总司令黄得贵,先后两次发出通电(七月六日和八月二十七日),声讨王桢,并派马廷贤的总参谋长马建谟为前方总指挥,率部向兰州进攻,结果被马麟的骑兵在定西击溃。省政府在八月二十八日的新陇日报宣布了马廷贤的祸甘罪状;同时马麟又以宣抚使名义发表了“劝告天水马廷贤及告民众书”,指出民国十七年马廷贤、马仲英等在河州(今临夏)发动变乱,遗祸汉回人民的惨痛教训,劝告马部“幡然觉悟,改正归来”。
   同年十二月,随着冯、阎讨蒋战争的失败,以王桢为首的甘肃省政府委员,通电拥护南京中央政府。这时王桢坚决表示不再代理主席,并在城隍庙院内(今第一工人俱乐部)召开市民大会,向群众宣布放弃主席职权;从此省府事务,由各委员共同负责,发号施令,均联合署名。到一九三一年元月,南京中央政府又发表马鸿宾代理甘肃主席,希图借马的力量,收拾混乱局面。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出版地: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写的清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概略,清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起因,民初甘肃省临时议会琐忆,张广建督甘七年,凉州事变与马廷勷。

阅读

相关人物

孙连仲
相关人物
杨思
相关人物
张维
相关人物
赵元贞
相关人物
李朝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