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庆班”和“东盛班”的出现原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501
颗粒名称: “福庆班”和“东盛班”的出现原因
分类号: J825
页数: 2
页码: 1-2
摘要: 然而,当时的兰州却出现了两个历史悠久、技艺超群的秦腔剧社“福庆班”和“东盛班”。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穷苦的艺人为了不致饿死,只有精研剧艺,求得生存和发展;二、当时的兰州虽只有三、四万人,但历来为西北各省皮毛输出必经之道。
关键词: 地方戏 戏剧艺术 秦腔

内容

然而,当时的兰州却出现了两个历史悠久、技艺超群的秦腔剧社“福庆班”和“东盛班”。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穷苦的艺人为了不致饿死,只有精研剧艺,求得生存和发展;二、当时的兰州虽只有三、四万人,但历来为西北各省皮毛输出必经之道;而京、津、沪、汉的百货,亦需通过兰州向青海、新疆等地销售,故往来客商云集;加上当地的挑贩、市民、近郊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及封建官僚醉生梦死的玩乐等等,因而秦腔戏曲艺术的对象是广泛的,成为各阶级、各阶层和各行业唯一娱乐的 “宠儿”。这样就涌现出了象元官、福庆子和十娃子(陈德胜)等著名秦腔演员。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地:1984.4

本书主要介绍了甘肃秦腔述略、秦腔戏在甘肃各地的演变、甘肃秦腔剧作家李道真、陇剧的诞生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兰州的话剧、关于《甘肃军统特务组织》的补充和订正、关于《东乡族近百年大事记》的订正、关于《宁夏和平解放亲历记》的订正、关于《兰州保干事训练班》的订正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象元官
相关人物
福庆子
相关人物
十娃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