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李氏祖脉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话说陇西堂》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692
颗粒名称: 陇西李氏祖脉源流
分类号: K820.9
页数: 17
页码: 031-047
摘要: 陇西李氏祖脉源流的简介。
关键词: 陇西堂 文化研究 家族

内容

一世始祖皋陶公佐为虞云舜南帝省为士生师子封一大理伯官益
  二世祖伯益公 相大夏师禹生王子后一启帝贞加封为
  三世祖贞 公生子一正
  四祖正 公生子一 徵
  五世祖征公 相西夏长少安康李帝树避波寒指避李乱为离姓云南生潜于隐一陕苞
  六世祖苞 公生子一 矫
  七世祖矫 公生子一 连
  八世祖连 公生子一 端全
  九世祖端全 公生子二 图之 勉之
  十世祖勉之 公生子一 和
  十一世祖和 公生子一 通
  十二世祖通 公生子一 重
  十三世祖重 公生子二 其野 其靖
  十四世祖其野 公生二子 耳 目
   字老 号伯阳隐 山修道
  十五世祖耳 公为老子道君生子一 造父
   周穆王封保驾大将军征东方侯偃有
  十六世祖造父 公大功封于赵为附庸 生子二 昔作 昔仁
  十七世祖昔作 公生子一襄
  十八世祖襄 公生子一 珉
  十九世祖珉 公生子一 洛
  二十世祖洛 公生子一 礼元
  廿一世祖礼元 公生子一 玖
  廿二世祖玖 公生子一 苏
  廿三世祖苏 公生子一 大齐
  廿四世祖大齐 公生子一 边
  廿五世祖边 公生子一 贾相
  廿六世祖贾相 公生子一 杰孤
  廿七世祖杰孤 公生子一 辽
  廿八世祖辽 公赵国将军大夫晋阳县 生子一 牧
  廿九世祖牧 公战国赵衰王封上将军 生子一 瑜
  三十世祖瑜 公生子一 斯
   秦始皇外丞相加二世仲父被阉臣赵
  卅一世祖斯 公高毁秦而父子诛于市得门客摧右车
   逃遁楚地生三子左东 左束 左车
  卅二世祖左东 公左束公随父尽忠
   左车公避秦二世乱居楚北先佐韩信于齐而
   灭项羽奂功臣汉高祖封都享侯生璇
  卅三世祖璇 公汉祭酒司尚书生子一 英山
  卅四世祖英山 公生子一 高
  卅五世祖高 公生子一 维
  卅六世祖维 公汉少卿工部尚 书生一子 忠
  卅七世 祖忠 公 左东汉光武帝灵台功臣封列侯
   生五子 周 广 钦 眉 熙
  卅八世祖眉 公生子一 索
  卅九世祖索 公生子一 明
  四十世祖明 公汉邑尉生一子 宇
  四十一世祖宇 公汉大史生三子 省 固 惠
  四十二世祖省公生子一 良
   固 公汉大尉遭梁翼奸赋谋诛
   生二子 养仲 养训
   惠 公失考
  四十三世 祖良 公汉祭酒司生子二 杨 恢
   养仲 公失考
   养训 公避梁翼害徙西蜀 失子一 严
  四十四世 祖严 公后汉秘书生子三 宫 殿 丰
  四十五世 祖丰 公生子二倩邀
  四十六世 祖邀 公生子二 家 蒙
  四十七世 祖蒙 公生子一 仪
  四十八世 祖仪 公生子二 宾 介伏
  四十九世 祖宾 公子生一 涯
   介伏 公生子一 芝
  五十世 祖芝 公生子二 暠 嵩
   东晋安帝封为大将军得兵权势力大
  五十一世 祖嵩 公
   据酒郡自称西凉国武昭王生子一酌
  五十二世 祖酌 公生子一 鏖
  五十三世 祖鏖 公生子一 琼
  五十四世 祖琼 公生子一 虎
   名克权霸四世兵权势衰归北朝西魏
  五十五世 祖虎 公为将有功封为陇西公娶周氏为驸马
   生子一
   (宋景年阅修辑族谱以公为第一始祖)
   事北朝西魏周帝有大功封为唐公周
   灭以后复事随炀帝仍爵唐公配陈氏
  一世少祖昞 公杨氏生子六渊源波涛海浪
   荫袭父唐公位事隋炀帝为司马都护
   征伐有功封丞相进爵为唐王后授隋
  二世祖渊 公恭临帝老禅附位为大位高与祖世建民都为长太安宗国皇号帝大渊唐公
   为太上皇配窦氏生子四
   建成世民元吉元霸
   源 公未及封卒
   波 公未及封卒
   涛 公未及封卒
   海 公受虎高公祖之封祀陇配西钱侯氏居生陕二西子南爵郑文陇右爵祀英
   浪 公封彭城侯居北齐
  三世祖爵敬 公字建成 殁于王事
   爵攻 公字世民 为太宗皇帝
   爵政 公字元吉 殁于王事
   爵枚 公字元霸 力抗各路反王殁于王事
   登进士第知鄂州太守配萧氏生三子
   爵文 公位川位山位治
   爵英 公朔州节度使配殷氏生子一 位俭
  四世祖位川 公配陈氏生子二 登仕 登林
   位山 公配郭氏生子一 登维
   位治 公字定淳台风历太宗时官至太史尽知删
   位俭 公失考
  五世祖登仕 公配张氏生子一 元黝
   登林 公知沁州太守配王氏生三子 元益 元 元冰
   登维 公子一 元尹
  六世祖元黝公字生守子素一通宰姓蜚氏之学为大学士
   元益公字生子君一虞进宰士□第堕兵部尚书配周氏
   地畂 公配贺氏生子一 宰白
   元冰 公配秦氏生子一 宰依
   定远将军配苏氏生子一
   知行御阳立县信令配立王果氏生四子
   宰白 公别号述含象享学生一子 立浔
   宰依 公配辛氏生子一 立司
   宰易 公配麋氏生子二 立宰 立彦
  八世祖立言 公配祝氏生一子 光孟
   立行 公配徐氏生一子 光颜
   立信 公武镇铜关配吴氏生子一 光弼
   立果 公配马氏生子三 光奇 光雅 光召
   立浔 公配秦氏生子 光皇一
   立司 公配毛氏生子 光汉一
   配王氏生四子光占 光伸
   立幸 公 光对 光畴
   立彦 公配陈氏子 光碧
  九世祖光孟 公配高氏子 天涵
   光颜 公配王氏子 天尧
   名孟唐肃宗时初授朔州节度使之职
   威令严束边寇不患疆界召入朝为大
   光弼 公保堕司空居相位秉心清正朝野太平
   封临准王被口臣夺取,罢王位为临
   准侯徙居金陵乌衣巷汾阳王郭氏婿
   生子一 天员
   字太白号青莲又曰谪仙唐明皇时大
  十世祖天尧 公学士回番书帝旨命贵妃捧砚高力士
   捧靴生二子 大德 小德
   天员公配朱氏生子五 金德 木德
   水德 火德 土德
  十一世祖大德 公迁居别县
   小德 公迁居别县
   金德 公居宣兴县
   木德 公配周氏生二子 居宣兴县
   水德 公居少安府
   於福建上坑胜运里丰朗岗头辛山兼
   酉分金蟹形安葬妣伍氏於公坟左角
   庚山甲向安葬次妣陈氏於丰朗岗头
   溪背田里卯山兼乙分金名为乌鸦
   火德 公落洋形安葬嘉应州城新南门内有祠
   每年限冬至日合族致祭 生三子
   长三一郎 次三二郎 三子三三郎
   女二 贵英 淑英
   土德 公失考
  十二世祖 晟 公封平酉平徒居江西吉安府谷村
   旻 公迁居云南
   配邱氏田氏生五子百一郎 百十
   三一郎
   郎百十一郎 千三郎 四郎
   三二郎 公配范氏生子一 百十二郎
   配郑氏夫妇骨骸俱失招魂合葬官田
   三三郎 公胜金运康里熙张坑里五十六余姓屋年九月十角丙山九日兼午分酉时重
   修灰坟生二子 四六郎 八郎
   配陈氏夫妇骨骸俱失用银牌在於三
  十三世祖四六郎 公三十郎公坟下丙兼六年九月十九午分安日重修金灰葬康坟生熙子五一
   千八郎
   四八郎 公生二子 万一郎 万二郎
   於上坑胜运里霸头未山兼丁分金蜘
   蛛结网形安葬妣陈氏上坑蔡坑水源
  十四世祖千八郎 公头石坡坑未山兼坤分金安葬生四子
   念三郎 念四郎 千二郎 千三郎
   万一郎公
   万二郎公
   於上坑胜运里蔡坑水口苦竹山头辛
  十五世祖念三郎 公山向兼安戊葬安生葬五妣五子刘氏万於一公郎坟万侧酉山二郎卯
   万三郎万四郎万五郎
   念四郎 公生二子 贵山 伸山
   千二郎 公生一子张叔
   千三郎 公生三子 玉山 春山 茂山
  十六世祖万一郎 公失考
   万二郎 公配邱氏生三子 子华 子贵 子仁
   万三郎 公
   万四郎 公
   配林氏夫妇合葬於官田胜运里霸头
   万五郎公丙兼午生三子 大一郎 大二郎 大三郎
   (至此兄弟三人各分居住,各为一世祖。)
  贵山公 伸山公 张叔公
  玉山公 春山公 茂山公
  十七世祖大一郎 公迁居江西
   居广东嘉应州李坑开基为始祖妣池
   大二郎 公氏成氏阳氏子二判院,省注,宋元
   时移居李坑
   大三郎 公迁居他乡未详
  广东
  罗定
  春吴公始祖族谱派字
  春道秉植永万常子岸
  英佳兆和步浩维荣
  广东
  罗定
  常进公支派家谱序
  福毓财超万世大光中
  广西
  北流
  李氏宗祠派字
  肇涛公 毓元公 日魁公
  世代英雄文章开景运
  诗书礼乐锦锈振家声
  春树发荣成世德
  范枝毓秀肇家巫
   另一支派
  诗书传家光世业
  广西
  容县
  黎村温泉派字
  蓬恒绍枝 秀衍英才 家兴尚义
  敏民公
  德显 贻代 宏开世泽传
  广西
  茂名
  李列公派字
  由十世起
  元德开基业 全巫郁旋良
  宗支传富贵 荣华世大昌
  广西
  岑溪
  李氏族谱派字
  倍基嘉树秀 俊德启文明
  庆余才善积 奕世毓繁英
  广东
  高州
  成栋公派字
  成君影上炳天南 维昌德光世可延
  时隆运泰如能茂 长发其祥永有年
  广东高州
  信宜三南
  兼三祖祠达明公派字
  胜达梅儒苑 绍家荣秀芳
  树芬崇高大 英明标华邦
  广东高州
  马贵
  李氏族谱派字
  崇高广大可观光 华国文章庆有常
  世德作求宜耀祖 贤才丕显永传扬
  广东高州
  马贵鸡坑村
  启候公派字
  经瑞金全德 昌启和超荣
  广开显贵基 文武达朝廷
  支派字
  仕崇高广大荣华富贵山
  支派宇
  君雪祖先照恒荣 昌裕长大启汝宗
  广东
  惠阳
  李氏族谱派字
  长房
  英滋华茂达 培毓永劳者
  勋德宜鸿俊 思维世衍昌
  广东惠州
  海陆丰
  联安咸泥村李氏族谱派字
  良宜成世昌 荣茂振宗祥
  根深培作用 应兆必奂唐
  广东
  惠州
  增城奂宁派字
  开世常昌 万代永祥 运际光明
  家传显章 以承丞绪 克绍书香
  咸康公揭阳西门外廖东
  钦明皇上茗 狄训朝如先
  以上云仁连 日光照九天
  积勋创业永 世德运荣昌
  广东
  大埔
  乐雅公 文明公派字
  六世以下派字
  华臣德玉 顺正捷敏 峥荣喜怒
  福善传芳 千秋永茂 万世隆奂
  永罗公
  落藉
  高州信宜金洞万安派字
  由十一世起派字
  东树徽扬光世业 宗中进立志乾坤
  松口
  溪南
  六世笃公 衍白公派字
  派天下大埔唐溪由十三世开基
  子若崇材立 裔犹巨派长
  传家惟孝友 奕世庆荣昌
  广东
  揭阳
  龙溪公派字
  天钟清华懿德长 文开景运唤星劳
  兴隆海代成洲赶 琴瑟家邦作汉梁
  琼州
  文昌
  宾日祖派字
  由福建莆田甘庶园迁来
  廷开声大进 世泽运之兴
  文士振鸿犹 垂统昌万年
  另一支派
  丕显世裕蕃 昌克勤忠厚
  盛公落籍琼州乐会新科村
  由廿四家起谱派字
  大业居家 昭成宪成 国振鸿友
  另一支派
  运延洪徽瑞
  广东东莞
  凤凰园乡
  伯祥公派字
  祥端云堕泰 高品登忠敬
  昌华发桂音 树达显贞传
  另一支派
  大昌华发贵音
  福建永春
  太平里
  斌公 赫斯 肇永派字
  由四世清公起
  汉子恩启仲 子世迪可诒 奕克俊载振
  兴隆延功懋 德口口咸缓 孝友传家政
  诗书育后贤
  潮州
  东湖
  李氏家谱派字
  御运文名显 明廷相业隆
  茂崇公派字
  孟仲淑李 腾蛟启风 宏文加长 世载和秦
  昌记口选 万贞禄振 启祖先志
  福建
  泉州
  南安十六都芙蓉乡派字
  汝子延字 必世为宗 有建于国 引成斯志
  用保孙贻 英贤鼎起 翼赞鸿基
  福建
  晋江
  南门外池店乡派字
  尔孙昭孝悌 公侯驸马伯
  广东
  东莞
  牛湖宏基公派字
  宏永唐朝群方定锡肇
  余间尚茂腾德进遐龄
  广东
  新会
  河村伯俊公派字
  以仁茂积崇伟业成声工
  经犹相济美时代永兴隆
  广东
  中山
  明祖派字
  万安徽犹允绍鸿禧
  补裕德荣廷燕易祥
  福建金门
  古宁头
  浦园始祖公派字
  应以仕德存洪甫端均
  维尚永隆懿
  滋森炎增锡
  沃根焕培钦
  泽梁炳基钰
  治栋口坦铨
  福建
  德化
  龙浔奎兜李氏族谱谱派字
  名行 由三十世起
  甲第夸口占登联喜鹿鸣贤能昭祖德荣耀著家声
  字行
  东壁图书府西园宗行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广东
  揭阳
  灰寨乡老宫林派字
  天钟清华懿德长 文开景运唤星芳
  兴隆海代成洲赶 琴瑟家邦作汉梁
  福建
  永春
  社前乡派字
  诗书礼乐光文章
  广东
  潮安
  砂陇乡派字
  绍运光前程
  广西
  容县
  龙江李氏族谱派字
  霈白芳枝叶子蕃昌宗柱史
  连科学士文章锦绣振家声
  广东
  台山
  李氏族谱字派
  由修字十三世始
  修文宏道宗圣希贤祖南来
  长发其祥济美多士奕世永昌
  福建
  莆田
  江口、郊上,新墩乡字派
  斯尧禹周,振立允嘉、扬名为贵
  广东
  新会
  七堡侃翁长房族谱派字
  毓云启应 夫宜奕正 履秩秉睿
  允昌会成 修道立德 象贤希圣
  学宗孔孟 儒绍周程 扬名上国
  建绩大廷 联芳济美 世口诒荣
  广东台山
  筋竹坑落籍
  栋翁次子佁翁二房派字
  广远云盈 显耀文章
  量明经国 悦世荣昌
  广东台山
  唐美村落籍
  栋翁三子旬翁三房派字
  由十一世开枝
  树德须尚厚 守业期崇仁
  殷勤能芳裕 和睦永昌隆
  另支得宜祖派字
  本毓裔联英,金歧向日荣
  广东
  揭阳
  龙约坑乡派字
  钦承皇上命,特训朝儒生。
  亿万廷文联,日光照九天。
  积勋创业永,世德云仍昌。
  孝友芳名重,忠廉美誉长。
  英华拔萃发,福泽派盆绵。
  广东
  揭阳
  甘坑乡派字
  坤道广生胜,承天色配浓
  仅防清日照,枝叶向秋风
  广东
  揭阳
  老宫林村派字
  天钟清华懿德长,文开景运唤星劳。
  兴隆海代成洲赶,琴瑟家邦作汉梁。
  (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整理)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话说陇西堂》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出版地:2017.12

本书以探究陇西李氏文化为中心,汇集了数十位专家、学者关于李氏文化源流、沿袭脉络、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学术界研究李氏文化的资料内容,对于保存李氏文化资料、深入研究陇西李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研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