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海经》与其他古籍中有关“鲧”的记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564
颗粒名称: 一、《山海经》与其他古籍中有关“鲧”的记载
分类号: K210.7
页数: 2
页码: 86-87
摘要: 《山海经·大荒北经》鲧攻程州山:“有榆山,有鲧攻程州之山。”尧时洪水滔天,尧求治水者,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这“负命毁族”是否指“鲧攻程州山”之事无考。但有据可考的“虞夏”之间的斗争可能即始于此。
关键词: 历史文化 研究 山海经

内容

《山海经·大荒北经》鲧攻程州山:“有榆山,有鲧攻程州之山。”尧时洪水滔天,尧求治水者,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这“负命毁族”是否指“鲧攻程州山”之事无考。但有据可考的“虞夏”之间的斗争可能即始于此。 《海内经》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陻(yā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夏本纪》曰:“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而举兵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吕氏春秋·行论》:“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于尧曰:‘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对于“杀鲧于羽山”之说,典籍大意同。“羽”即鸟之长毛,这一点不当含糊。对于羽山在何处,当以《山海经》为准。《大荒南经》:“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有卵民之国,其民皆生卵。”《海外南经》:“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比翼鸟”就是伏羲女娲合体图的喻名词,并证明二人同根同源,共同参与管理和治理国家事务,相得益彰。所以说“不比不飞”。《史记正义》曰:“鲧之羽山,化为黄熊,入于羽渊。下三点为三足也。”此有几分神话成分。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本书共分二十七章,包括:八卦与六十四卦,关于《山海经》的若干问题,关于《水经注》的若干问题,昆仑,悬圃,流沙,开明兽,雷泽,华胥与西王母、雨师妾,嶓冢山,崦嵫山,梁集寨庙堂寺,西王母,天地之中,盘古之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