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解放忆当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474
颗粒名称: 兰州解放忆当年
分类号: D61
页数: 3
页码: 322-324
摘要: 今年8月26日是兰州解放50周年。回想当年彭德怀大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攻克兰州,建立了人民政权。攻打兰州,是一场艰苦的城市攻坚战,也是解放西北五省区的最后一场恶战。
关键词: 中国 兰州 建设

内容

今年8月26日是兰州解放50周年。回想当年彭德怀大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攻克兰州,建立了人民政权。攻打兰州,是一场艰苦的城市攻坚战,也是解放西北五省区的最后一场恶战。
  彭总在西北战场和朝鲜战场,两次临危受命。入朝战役整整三年,他于1953年回国,当时,陈煦同志任中宣部办公室主任,住中南海,他带我和女儿到中南海永福堂拜望彭总。他住的是个小院,他住北屋,任弼时夫人住南屋,院子有几棵果树。进屋后,彭总热情地接待我们,问我们吃过饭没有,要给我们吃饭。他特别爱小孩,拉着女儿问这问那。陈煦介绍我说,她出身不好,彭总说,出身不由自己,重在自己努力。我看到他的西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军用朝鲜地图,不禁想起彭总在朝鲜战场上,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付出了无尽心血和汗水,对他伟大的人格力量,内心由衷的崇敬。
  1959年4、5月间,我俩已调甘肃工作。彭总来到兰州,在甘肃考察民情。那时,甘肃农村十分穷困,又遇春荒,不少农户饿肚子,小孩没裤子穿,光着屁股。彭总见此情景,十分不安。最后,彭总在当时兰州最大的民族学院大礼堂作报告,全场坐无虚席。彭总的讲话,至今想起的几句是:要大家深人群众,重视调查研究,不要搞高指标、高征购,搞得农民没饭吃;要象部队领导爱士兵一样,爱惜民力;要敢讲真话,实事求是,绝对不能虚报浮夸……。彭总语重心长的讲话,体现出彭总和甘肃人民心连心。但是,绝没想到这年7月庐山会议上,彭总由于说了真话,坚持了真理,却受到严厉的批判,与此同时,全国党内掀起了“反右倾”和对彭总的批判另外,彭总曾为兰州华林山烈士陵园书写过“光荣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墓志,镶嵌在华林山上竖起的高耸入云的墓碑上,以后也被铲除了!1979年,我在省广播事业局任局长,为了纪念兰州解放30周年,为了纪念“文革”中被残害致死的彭德怀元帅,我发起搞一部电视记录片,便和电视记者访问了当年参加兰州战役的军、师、团、营干部。首先到麻家寺,那儿当时有不少指战员的土墓,介绍人说,我十九兵团在这一带作战,伤亡较大。之后,我找到副师长、当年六军的团长马宜之,他带我们登上营盘岭,这儿有一座现仍存在的巨大水泥碉堡,构筑在崖畔上,碉堡炮眼在纵深处,两侧较开阔,视野很亮。马师长说,摧毁这座居高临下的碉堡,十分艰苦,攻击数次,伤亡很大,指战员怒火冲天,以不怕牺牲的精神,接连猛攻顽敌,终于取得胜利。后来,我特邀当时的四军十师师长、建国后任兰空司令员的刘懋功和当时的四军副军长高锦纯等十数人登上沈家岭。刘师长年事已高,柱着拐杖,沿路不断指划着当时的战况,还指点着与敌拼搏的经过,指点团长王学礼、团政委李锡贵、副团长马克忠先后以身殉职、光荣牺牲的地点。沈家岭在皋兰山以南,一片平地。驻扎在这里的一个高炮营,指战员看到我们,才知道这里是打兰州的战场。刘司令员等从这里下到狗娃山,来到七里河说,在这里开始和敌人巷战,狼狈逃窜之敌见大势已去,纷纷挤向黄河铁桥,企图逃往宁夏,有的敌兵干脆跳进黄河想游到彼岸,情景活象在大锅里下饺子。他说,正在这时,铁桥南头突然被炸起火,彭总下令找我地下党负责人罗扬实等迅速寻找地下党员工程师(建国后是我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建筑学家)任震英,任听到彭总找他,立刻赶到,领导军民很快修复了铁桥。兰州终于成为人民的天下。我们根据实地考察和采访,组织了一次纪念兰州解放30 周年座谈会,邀请兰州军区政委肖华主持会议,宋平、王世泰同志参加,座谈会预定十几人,肖华说,这是一次亮相会,他亲自用车接来了打兰州的预备队三军师长杨嘉瑞、老红军将领梁兴初,以及“文革”中尚未作结论的部队同志,共2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那时,广播局还没有彩色录相机,首次拍出一部黑白电视记录片,在电视台直播给观众,以志纪念。
  兰州战役中,共歼敌27000人,我军伤亡8700人。彭总在三爱堂召集了团以上干部总结会,悼念英勇牺牲的将士们。彭总讲话中提到有个团,原来有1500人,战斗结束后,只剩下几百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50年过去了,今日的兰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教、城市建设等,更是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兰州已步入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切都说明,只有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只有捍卫祖国神圣疆土的人民解放军,才能建设新中国,建设新兰州。
  兰州啊!你象雄鹰,继续展开改革开放的翅膀,飞翔吧!

知识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在国民党马家军留下的废墟上, 使兰州由一个经济凋敝、文化落后、交通闭塞、城市面貌破败不堪的烂摊子变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为支柱,电力、煤炭、建材、电子、轻纺等行业相配套的黄河上游新兴的工业科学文化城市。陇海、兰新等四大铁路干线交汇兰州,西兰、兰新等八条公路干线辐射全国,短波、 微波、光缆等多种通讯手段与世界沟通,兰州成为西北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量逐年增长,一大批名贵土特产享誉海内外;商贸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商业大厦及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市场一派繁荣;科技、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丝路明珠”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屺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