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458
颗粒名称: 发展壮大
分类号: F570.6
页数: 2
页码: 235-236
摘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过拨乱反正、总结经验,公交企业获得了新生,进入了发展壮大时期。
关键词: 兰州 公交 发展

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过拨乱反正、总结经验,公交企业获得了新生,进入了发展壮大时期。
  1981年6月,兰州市汽车修理厂并入兰州市公交公司,并人职工347人,干部66人,固定资产184万元,公共交通的保养、修理力量得到了加强。
  1984年,省、市政府为公交公司制订了“盈余留用,亏损不补,一定三年不变”的经济政策。1.987年,又将此政策延续到1990年,同时决定1987、1988两年减半征收营业税、免征车船税和房地产税;调整了月票和部分票价。“七五”期间,市政府投资60%,企业自筹40%,每年新建职工住宅5000平方米,购车50台。在省市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坚持两个基本点,不断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职工队伍不断壮大,从1979年的547人,发展到1990年的5825人;车辆总数增加,从1979年的424台,增加到1990年的827台;出租车从无到有,发展到1990年共有多种轿车120辆;车辆维修技术状况改善,从1979年以来完成大修车辆1176台次,试制出奔马牌LG643、菱箭牌LG644等客车28辆,并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基本建设得到加强,建成了现代化的西关什字交通枢纽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1979年运营线路21条,总长211公里,1990年33条,总长524.8公里;客运人次从1979年的1.87亿人次,1990年增加到2.72亿人次;1984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00万元,1985年达303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0年是兰州市公交公司发展壮大的时期,发展迅速,变化巨大,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公交企业面临着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探索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严峻考验。

知识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在国民党马家军留下的废墟上, 使兰州由一个经济凋敝、文化落后、交通闭塞、城市面貌破败不堪的烂摊子变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为支柱,电力、煤炭、建材、电子、轻纺等行业相配套的黄河上游新兴的工业科学文化城市。陇海、兰新等四大铁路干线交汇兰州,西兰、兰新等八条公路干线辐射全国,短波、 微波、光缆等多种通讯手段与世界沟通,兰州成为西北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量逐年增长,一大批名贵土特产享誉海内外;商贸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商业大厦及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市场一派繁荣;科技、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丝路明珠”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