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严厉镇压阶段(1950年6月至1951年3月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436
颗粒名称: (一) 严厉镇压阶段(1950年6月至1951年3月底)
分类号: D033
页数: 1
页码: 187
摘要: 本段介绍了严厉镇压阶段。
关键词: 兰州 政治 制度

内容

6月4日首批处决郭凯等反革命首恶后,广大群众热烈拥护,一致认为“杀得对,杀得应该!”“早就该这么办了”。
  7月26日,张德生同志在中共甘肃省第一次代表会议上作《关于传达西北局扩大会议决议的报告》时强调:“必须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加强侦察工作”,在镇反问题上,“坚持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不可偏废。该捉的要捉,该杀的要杀,该管训的要管训。但严禁乱杀乱捉,杀人一定要报告省人民政府批准”。省委负责同志的指示,对正确执行镇反方针、政策,统一行动步调,防止出现大的偏差,有着深远的影响。从9月1日至10月4日共宣判了 3批,判处抢劫杀人犯王锡铜和组织叛乱的祸首褚展国、高靖天3犯死刑,对主从犯14名,分别处以徒刑或教育释放。全年累计逮捕对社会危害很大的现行反革命分子和土匪430余人。
  中共中央“双十指示”下达后,中共兰州市委对照检査镇反工作,认为,我市虽先走了一步,判处了几批,但仍存在着“执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不够”的缺点,主要是打击还不够狠、不够及时,反革命的气焰没有完全压下去,决定加快清理积案,进行判决。
  年底前又判处了两批,处死13名,处无期、有期徒刑和教育释放28名。1951年1、2月又宣判两批,处死13名。3月,严厉镇压达到了高潮,分5批处决了反革命首恶180人,累计从上年6月至当年3月底,共宣判了 13批,判处死刑212名。
  成批严厉镇反的结果,“获得了很大的成绩,表现在正气伸张,大快人心,谣言减少,抢案再未发生。群众对反革命分子的检举大为增加,特务、反革命内部分化动摇,不少反革命分子投案自首,要求立功赎罪。事实证明,对反革命分子的严厉镇压是十分正确的,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与支持。”

知识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在国民党马家军留下的废墟上, 使兰州由一个经济凋敝、文化落后、交通闭塞、城市面貌破败不堪的烂摊子变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为支柱,电力、煤炭、建材、电子、轻纺等行业相配套的黄河上游新兴的工业科学文化城市。陇海、兰新等四大铁路干线交汇兰州,西兰、兰新等八条公路干线辐射全国,短波、 微波、光缆等多种通讯手段与世界沟通,兰州成为西北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量逐年增长,一大批名贵土特产享誉海内外;商贸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商业大厦及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市场一派繁荣;科技、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丝路明珠”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