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疆(古丝绸之路北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087
颗粒名称: 一、北疆(古丝绸之路北道)
分类号: F329
页数: 6
页码: 327-3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北疆(古丝绸之路北道)的研究。
关键词: 北疆 屯垦 水利

内容

1.迪化(今乌鲁木齐)。
  迪化是新疆首府,丝绸之路重镇。杨增新主政新疆后,大兴屯垦,先从北疆入手,对迪化办水利,举屯政,尤为重视。
  迪化北郊60里的青格达湖,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泉水数处,自地涌出。1915年4月,派新队官马瑞珍及治安右营连长边永靖等带队前往,一面开渠,一面垦荒。对士兵于饷外日加津贴银1. 2钱,面粉1. 5斤,不交粮价。由于官兵努力,于11月竣工。大渠长2 000余丈,面宽5丈,底深4. 5尺不等。又开支渠两道,长2 400丈。渠成后,派兵屯田。
  迪化县北沙山子地方,土地膏腴,原有居民数十户,自战乱之后,逃亡殆尽,渠淤地荒。1918年派新兵步兵营长李寿福及定远营步队营长陕有才各率队兵250名,在头屯河下游挖渠400余丈(宽1. 2丈、深1. 8 — 1. 9丈不等)。在老龙河下游挖渠2 300余丈(宽2—3丈,4一5尺)。引水灌溉,屯田生产。这项工程,仅用四个月即完成,用银1.46万两,由杨增新捐助(《新疆风暴七十年》)。
  1916年派兵前往迪化南90里的柴窝堡地方,修复渠道,垦荒1.5万亩,招民屯田。
  2. 镇西、哈密。
  镇西即今之巴里坤,和哈密皆为新疆之要溢,东部门户,丝绸之路北道的重镇。1916年知事陈汝彬组织军民修筑乔家沟渠道,垦荒2 000亩,作为官地,招民屯垦,三年还清修渠费用后,作为该户私业。并规定此官地尽先由贫穷无业之人根垦佃种。
  1915年整修城西苏吉之乔家龙口、蒋家龙口,以引水灌溉。该处土地肥沃,安置旗民屯田。
  1918年知事李树荣督民修复旧渠,开垦地7 030亩,招民262户认垦,八年征半,九年全征,共应征正粮490石。
  同年,察哈泉亦仿用坎儿井,颇有成效。
  哈密属于哈密王沙木胡特封地,杨增新欲派兵屯垦,因哈密王反对而作罢。
  3. 奇台。
  奇台东北通乌里雅苏台,北与科布多、阿尔泰接壤。粮食岁多输出,粮价日涨。清代有地36万余亩,自遭兵燹,渠道淤塞,荒地14万余亩。1915年奇台知事郑有叙督民正修董子旧渠于八月完工,用银903两。又修中渠、西渠、吉布库、永丰各渠。开垦荒地,认民承垦。修渠费用主要由受益田亩按户酌量归还。
  4. 孚远(今吉木萨尔)。
  县属北乡四厂湖、五厂湖,水草肥美,土质良好,有可耕地万余亩。因渠道未修,积水为害,致土地荒芜。1916年知事陈宗器组织农民修渠,参将杜发荣带兵200名参加。干、支渠总长共100里,用工2 880个,花银2 177两,垦荒8 100亩,招民90户承垦。计亩升科,自1920年起全征,年科粮243石。
  1918年知事段永恩饬民在城北十里之小霜湖地方修渠一道,引水屯田,招民认垦,按亩升科。
  5. 阜康。
  该县知事王度对垦荒不积极,认为该县“高则乏水,低则卤泻,加之土著少而游兵多,未可遽言垦复”。杨增新严厉批评王知事:“深居衙署,不肯下乡,畏难自阻。”并警告说:“各县每年至少需招垦新地60户,以定知事考成,能招垦有效者,准其留任,否则,随时撤换。”之后,该县在六营湖之西渠地方修渠40余里,垦地四五千亩,招民50余户屯田。该工程共用银4 800余两,先由公家垫发,后酌收地价以弥补(《新疆风暴七十年》)。
  6. 昌吉。
  三屯河之十三户地方,荒地甚多。1915年知事匡时,招维吾尔族农民60名,将旧有渠道整修,渠长130—140里,荒地近2万亩,可安置垦民二三百户。并能将三十户海子(水库)开拓,以储余水灌下游之地。共用银2 069两。
  1916年知事张馨派警备队一营修筑沙山子十三户渠一条,长—百数十里,当年引水开荒种田,试种小麦。俟军队将地种熟后,再招承无业穷民租种。
  又重新正修被壅塞的北乡二十二户蓄山海子引水渠,东西干渠共长4 400余丈。海子堤长360丈,高及底宽各1. 5丈。上游引水渠疏通3 600丈。垦地3 660亩,招30户农民认垦。支银3749两,由垦民按户分期归还。一俟还清,从1924年起按亩升科。
  7. 呼图壁。
  该县呼图壁河,水量充足,由天山直泻西北之芳草湖,因渠道被毁,河水漫野,纵横百里,膏腴之地,大都荒芜》1916年杨增新令昌吉营游击侯锦,县佐李继鸿组织军民,修渠垦荒,招民承垦。
  8. 绥来(今玛纳斯县)。
  1915年知事杨茂春招民正修新顺渠,在上游水势平缓之地压坝,修引水渠长20多里,垦田种植,招垦民100余户(按每户60亩计,共垦荒6 000余亩)。因龙骨河水流即在冬季犹湍急,春夏水势浩大,知事请改用水轮木槽法,仿内地之水车,此是北疆用水车的开始。
  9. 沙湾。
  沙湾原属玛纳斯县辖,为了发展屯垦,于1915年由省报请中央设县治。杨增新在给沙湾驻军营长杨修政、知事刘希曾的指令中说:“已呈中央设立县治,此缺之设专为办理垦务,将来应派队伍办理屯垦。”可见对发展屯垦的重视。
  县属大、小拐地方,原种地20余万亩,户民600余家。战乱后,渠道破坏。田园荒芜,户民逃亡殆尽。1915年派陆军三营营长杨修政率所部,新军哨马金元带新军一哨,并民夫四五十人赴小拐修移户渠,4月开工,8月竣工。渠长30余里,渠宽1.8丈,底深1丈。坝的质量坚实。经洪水冲刷无恙。开荒种田、招民承垦,70亩一户,并准酌量加给隙地。不论本籍客籍一人只准承领垦地两户,不得多领。除前修渠帮工之民夫40人,按人授地半户,不收地价外,其余不论上、中、下地,均每亩地价银三钱五分,三年分收,第四年按中地赋额升科。
  1919年8月,杨增新训令奇台知事称:“古城满营旗民,自改革以来,生计艰窘,有卖儿卖女,露宿丐食者,闻之恻然。着由该知事调査旗民中无吸食鸦片嗜好,能勤力稼穑者,招募40人。每十人放一能耐劳之人作为排长。俟招齐,由该知事点验成军,以新军章程支饷。并将年岁、姓名、斗箕造具成册呈报,以便到沙湾地方开垦。将来地亩成熟,即归该旗兵作为己业。不惟地边足悍卫,尤为该旗兵筹一永久立业之基。”10. 乌苏。
  县北之六十户、东三十户、西三十户,以及车排子、苏兴滩等地,土地肥沃,均有居民,后因奎屯河坝失修,河水泛滥,渠道淤塞,以致土地荒芜,户民逃亡。原该县知事崇本垫款3 012两,游击李福兴垫款2 111两,于1915年雇工整修河坝,并修筑车排子干渠—条,3月7日开工,4月竣工。河水入槽,垦荒6 880亩,招民334户认垦。每亩收地价银30两,按所招各户,计亩分摊,逐年催收,以还清垫款。从1919年开始升科,粮额275石。
  11. 伊犁。 ‘伊犁气候温和,土地肥美,水量充裕,是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原是新疆首府,清代伊犁将军所在地。后因沙俄侵占大片土地,伊犁成为边城,首府迁至乌鲁木齐。1912年伊犁革命后,北京政府任命广福为伊犁镇边使。1914年2月杨增新统一伊犁地区后,改镇边使为镇守使,命杨飞霞署理。辖一旅(步、骑、炮兵各一团),又兼辖锡伯、察哈尔、厄鲁特、索伦四大领队,皆旧时之携眷驻防兵。锡伯营驻伊犁河南,索伦营驻霍尔果斯,以农为主,屯垦戍边,厄鲁特营驻特克斯,察哈尔营驻博尔塔拉,以牧为主,边放牧,边守卡伦。与清代不同的是,此是以屯垦为主了。
  1914年7月,县属喀什河山洪暴涨,冲跨阿齐乌苏大渠40丈,并冲走渠口压坝木笼24个,沿渠农田无法灌溉。伊犁道尹许国祯派正农官额鸦斯、副农官色包克等负责组织户民抢修。共支用京斗小麦232石2头2升,支盐、茶、脚运等银336. 36两,迅速将渠修竣。
  12.塔城。
  塔城是西北重镇,但军民粮食甚缺,每年必由他处采运。1917年知事张景南督饬在南乡石厂地方的大河上游筑坝开渠,由驻军派兵兴建,月余竣工。引水开荒,招户民20余户认垦,计亩升科。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系统地记述了新疆屯田的过程及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与探索上述诸问题.重点研究在西域兴屯田,西域安,丝绸之路畅通;相反,废屯田,西域乱,丝绸之路阻绝的历史规律。 在划分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申,近代屯田,本应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算起,但为了保持清代新疆屯田史的完整性,不致使其割裂开来,使读者能系统、全面了解清代新疆屯田情况,所以就把清代后期新疆屯田也列入古代屯田范围中一并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