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乾隆、嘉庆时期新疆的屯垦戍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006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乾隆、嘉庆时期新疆的屯垦戍边
分类号: F329
页数: 49
页码: 191-239
摘要: 公元1745年(乾隆十年),噶尔丹策零死,其内部互争汗位,相杀伐,准部乱。内讧持续近10年,最后准部遣贵族达瓦齐在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的支持下,当上了四部总台吉。乾隆十九年(1754 年)阿睦尔撒纳与达瓦齐又发生火并,达瓦齐率兵3万由伊犁进至额尔齐斯河,又命骁将玛木特领乌梁海(今阿尔泰以东)8 000兵两路夹攻,阿睦尔撒纳不能敌,遂与杜尔伯特部台吉纳默库、和硕特台吉班珠尔等率2万人、2 000兵马投奔清朝。
关键词: 清代 屯田 研究

内容

公元1745年(乾隆十年),噶尔丹策零死,其内部互争汗位,相杀伐,准部乱。内讧持续近10年,最后准部遣贵族达瓦齐在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的支持下,当上了四部总台吉。乾隆十九年(1754 年)阿睦尔撒纳与达瓦齐又发生火并,达瓦齐率兵3万由伊犁进至额尔齐斯河,又命骁将玛木特领乌梁海(今阿尔泰以东)8 000兵两路夹攻,阿睦尔撒纳不能敌,遂与杜尔伯特部台吉纳默库、和硕特台吉班珠尔等率2万人、2 000兵马投奔清朝。玛木特看到达瓦齐不可辅,准噶尔事不可为,也毅然归顺清朝。此前,准噶尔部宰桑萨拉尔率千余户,杜尔伯特部大台吉车棱、车棱乌巴什、车棱孟克 (史称三车棱),率3 000余户,数万人先后归附清朝。乾隆悉其内乱,知准部已众叛亲离。于是决策平定准部,统一西域。一面封降人,恤部众。一面调集西北两路军屯边。阿睦尔撒纳入觐热河,进言“可取伊犁”。乾隆大喜,封阿为亲王,其二台吉皆封郡王。“至是准部心腹爪牙尽至”,对伊犁情况了如指掌,议定明秋大举进兵。阿睦尔撒纳与玛木特建议:“塞外秋狝时,我马肥,彼亦马肥,不如春月乘其未备。且不能远遁,可一战擒之,无后患。又准部东境额尔齐斯河……可屯田备饷”(《圣武记》》)。乾隆采纳了这个方案。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系统地记述了新疆屯田的过程及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与探索上述诸问题.重点研究在西域兴屯田,西域安,丝绸之路畅通;相反,废屯田,西域乱,丝绸之路阻绝的历史规律。 在划分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申,近代屯田,本应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算起,但为了保持清代新疆屯田史的完整性,不致使其割裂开来,使读者能系统、全面了解清代新疆屯田情况,所以就把清代后期新疆屯田也列入古代屯田范围中一并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