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策妄阿拉布坦崛起,康熙帝玄烨决定实行屯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99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策妄阿拉布坦崛起,康熙帝玄烨决定实行屯田
分类号: F329
页数: 8
页码: 181-188
摘要: 噶尔丹杀僧格次子而自立为汗时,其长子策妄阿拉布坦与僧格时的旧臣7人,率部5 000人逃居吐鲁番,遣使先降,清廷允之。
关键词: 康熙 屯田

内容

噶尔丹杀僧格次子而自立为汗时,其长子策妄阿拉布坦与僧格时的旧臣7人,率部5 000人逃居吐鲁番,遣使先降,清廷允之。
  策妄阿拉布坦乘噶尔丹南侵失败之际,迁回伊犁,游牧于博尔塔拉河。用其七友收集旧部,杜尔伯特台吉给予支持,势力渐振,辟地至额尔齐斯河,遂有准部大半。及康熙三十六年歼灭噶尔丹时,策妄阿拉布坦献噶尔丹尸,康熙以策妄阿拉布坦似“外驯昵”,遂划阿尔泰山以西至伊犁供策部统辖,于是成为西域大部落。
  策妄阿拉布坦既统准部,野心勃勃,欲思吞并四部。“先娶土尔扈特阿玉奇汗女,乃离间阿玉奇子携众万五千户而没入之。”“复娶和硕特拉藏之姊,而赘其子丹衷于伊犁。乃率师入藏,袭杀拉藏汗,并掩杀其次子之在青海者”(《圣武记》)。致使两部为其所并,杜尔伯特部久为所属,遂自立为汗。康熙以其“左右吞噬,驰突奔逸,将不可制”。公元1715年,准部骑兵2 000南掠哈密,清驻军200合回兵奋勇抵抗,准骑退去,清廷得报准噶尔部还要来侵扰。康熙怒,于是谕各大臣:“哈密编旗队无异内地,安可置之不问。”他紧急派员向哈密运送粮、米、牛、羊和银两,以资救济。随即遣大军屯巴里坤以防之。康熙五十八年,命皇十四子为抚远大将军,亲师青海;由两将军率军由川、青两路入藏,拥立达赖,破厄鲁特众,绝其南牧。遣两将军分屯巴里坤和阿尔泰,以震其西。但是要进兵新疆,彻底解决策妄阿拉布坦,关键是兵和粮,主要是粮。康熙说:“今欲用兵,兵非不敷,但虑路远,运饷殊难”(《清圣祖实录》)。京师距伊犁1. 6万里之遥,是远征昭莫多行程3倍以上,沿途沙碛戈壁,赤地千里,条件更加恶劣,若冒然进军,“米粮焉能接济”(《清圣祖实录》)。他把解决军粮的办法从长途运输转向屯田。
  康熙54年初,下令勘察可耕地亩,以备屯田。他谕大臣说:“今岁停止进兵,俟种地及一应事务予备完毕……再行定夺。”“若种地得收,则诸事甚易。”(《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
  屯田分为两路:北路屯田和西路屯田。
  一、北路屯田北路屯田创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该年春,策妄阿拉布坦进犯哈密并“侵略五寨”,清廷西北两路出兵征讨。七月,右卫将军费扬古率军进驻扎布罕河、特斯河一带。“以屯田事询喀尔喀土谢图汗,据称:苏勒图、哈拉乌苏、拜达拉克河、明爱、察罕格尔、库尔奇勒、扎布罕河、察罕瘦尔、布拉罕口、乌阑固木等处,俱可种地”(《清圣祖实录》)。经过勘察,相继在科布多一乌兰固木屯垦区、鄂尔斋图杲尔屯垦区、莫岱察罕瘦尔屯垦区;鄂尔昆一图拉屯垦区、额尔齐斯屯垦区,兴水利,驻军屯田。科布多-乌兰固木屯垦区该垦区在今蒙古国境内。见于记载的有乌兰固木、科布多、阿尔滚固哲、西巴里鄂希、那马尔济虎、勒尔察汗郭尔、特里、阿尔泰。
  这里地方辽阔,开垦之处颇多,原系厄鲁特等耕种好地(《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五年初(1716年)清廷“令付尔丹率善种地之土默特兵一千人携种籽、农具前往耕种”(《平定准噶尔方略》)。以后增派绿营兵丁,开渠引水。乌兰固木之特里河畔“每种麦一斗,收麦二石有余”。收获粮食,“以骆驼运至乌巴萨池,再以渡水小船运过特思河至营,不至劳费,而于兵饷大有裨益”(《清圣祖实录》)。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总理屯田事务苏永祖呈称:“……在科布多,乌兰固木等处开垦耕种,因土沃水裕,今年所得麦子,一倍收有六倍,爰清明年添种千石”(《清圣祖实录》)。千石种子,可种万亩。这仅是屯地一处,可见科布多一乌兰固木屯垦区规模是不小的。
  鄂尔斋图杲尔屯垦区这一屯垦区,“居喀尔喀游牧地方之中”(《清圣祖实录》),距杀虎口 36站。“田地沃饶,四时寒暑与内地相同”(《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振武将军付尔丹奏请筑城驻兵屯田。至此,屯田迅速发展。六十一年(1722年),付尔丹奏报:“鄂尔斋图杲尔等处地方,屯田收获糜子、青稞、麦子共一万二千石有奇”(《清世宗实录>)。屯田面积当在万亩以上(以亩收一石计)。
  莫岱察罕瘦尔屯垦区位于今蒙古国乌里雅苏台南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将军付尔丹奏称:“莫岱察罕瘦尔与鄂尔斋图杲尔二处,各筑一城,每城宜盖房两千间。自鄂尔斋图杲尔至莫岱察罕瘦尔,宜设立十一站”(《清圣祖实录》)。康熙六十一年因该区欠收,清政府决定将屯卒、农具“移至科布多、乌兰固木地方耕种”。原屯垦区交由发遣罪犯耕种(《清圣祖实录》)。雍正十年(1732年)上谕云:“察罕瘦尔城甚小,止可屯积粮石,是以顺承亲王,又修木城”,因该城是为屯积军粮而建,故又称粮城(《蒙古游牧记》卷10,札萨克图汗部)。
  鄂尔昆一图拉屯垦区垦区位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省相邻处,地处河谷地带,宜于农业。雍正三年(1725年)振武将军穆克登奏呈:“鄂尔昆一带尚有昔人耕种及灌水沟渠旧迹,图拉等处,现有大麦、小麦,并非不可开垦之所”(《清世宗实录>)。四年(1726年)试种麦糜、青稞,俱可成熟。五年(1727年)屯区产瑞麦,“有一茎至十五穗之多”。(《清世宗实录》)由大同总兵官马觌伯进献。七年(1729年)“鄂尔昆,集尔麻泰、图拉三处屯田,收获大麦、小麦、糜子共七千五百五十石有奇”(《清世宗实录》)。十三年(1735年)鄂尔昆修筑大城,“周长一千八十丈,四面开三门,……南门设银库,米仓”(《清高宗实录》),屯积粮饷,鄂尔昆屯垦区年收粮高约达二万石(《清世宗实录>)。以亩产石粮计,面积在2万亩左右。
  额尔齐斯屯垦区屯田于伊苏图、铿格尔地方。
  二、西路屯田西路屯田,开始于康熙五十五年初(1716年)。康熙五十四年,清准战事再起,清军进抵哈密。右卫将军费扬古奏称:“哈密地方,亦可耕种,应行文将军席柱、尚书富宁安,将西吉木、布隆吉尔等处勘明具奏”(《清圣祖实录>)。五十五年初,户部尚书富宁安査勘后认为“巴里坤以东,肃州以西,俱有可耕地亩”。奏准开屯耕种,从此时起自巴里坤至河西凉州陆续广开屯田,输粮供西路军需。
  西路屯田有军屯、民屯两部分。
  军屯在新疆境内的有巴里坤、吐鲁番、哈密三处。
  巴里坤屯垦区巴里坤是新疆的东大门,“险扼全疆、路达南北”,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西路军屯兵要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春,清廷派绿营兵500名专事耕种(《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尚有满州绿旗兵丁 750名,尽可足用”(《清圣祖实录))。当年所种的青稞、大麦均获丰收。秋末玄烨派员亲赴巴里坤军前“阅视满汉官兵,共立二十三营,周围二百余里,军势雄壮,首尾相应”(《清圣祖实录》))。巴里坤屯田主要在杜尔博尔金、哈喇乌苏。康熙五十七年,在杜尔博尔金等地所种之青稞,运至军营500余石。“杜尔博尔金因离营近,是以将历年所收之谷,派令满洲、蒙古、绿旗官兵,以己力运至营中,并未动用钱粮雇运”(《清圣祖实录》)。康熙六十一年,巴里坤屯田收获的青稞达到15 070石。
  雍正元年(1723年)收获青稞21 060石,连年屯种得收。雍正四年(1726年)清准(即准噶尔部)议和,巴里坤屯田一度放弃。雍正七年(1729年),清、准关系再度紧张,清军再次进驻巴里坤。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率军8 000人二次进疆,驻巴里坤,于当地筑城兴屯,边屯田边戍边。八年,“巴尔库尔、图呼鲁克等处屯田收获青稞三万六百八十石有奇”(《清世宗实录》)。九年,岳钟琪奏呈云:“至于各营屯田,亦俱在军营以东,联络不远,现在播种,共拨兵丁 5 000余名”(《清军机处副录奏折》)。十一年(1733年)青稞收获多达46 100石。若以每丁20亩计,屯地约在10万亩左右。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准议和,巴里坤屯田再次中断。
  哈密屯垦区哈密是汉唐屯田基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哈密伯克额贝都拉归附清朝,次年被清廷封为哈密王。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上谕:“哈密所属布鲁尔、图呼鲁克接壤之处……俱可耕种,应各令派人耕种,给予口粮、牛、种”(《清圣祖实录》)。随即命副都统苏尔德领军在哈密、巴里坤等地募兵屯田。这年十月“图呼鲁克、哈喇乌苏等处,所种之地,俱已收获”。康熙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等年,官种所收之谷,俱用官驼轮流运至营中。康熙五十八年十月,图'呼鲁克所种青稞,原想雇运至营,但图呼鲁克处于旷野之地,难以觅雇夫骡车辆。考虑到兵丁急需,用官驼将3 100余石青稞运至营中(《清圣祖实录》)。雍正二年(1724年)哈密屯区收粮1 746石。雍正三年(1725年)清准议和,清军撤走吐鲁番和巴里坤的屯军。在哈密留军一千余人,屯田戍边,以观察准部动向,防止其侵犯。当年塔勒纳沁、图呼鲁克等处屯田收获青稞8 932石,雍正四年高达11353 石。
  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二次进驻新疆东部巴里坤,清军在哈密东200里的塔勒纳沁(今哈密沁城乡)开始屯田,当年收粮4 000石。雍正七年(1729年)“议垦哈密及塔勒纳沁地。八年,获麦、青稞6 400石”(《新疆识略.哈密屯务》)。
  雍正十二年(1734年)副将军张广泗奏明:“于哈密蔡把什湖地方,勘得荒地,由榆树沟水口开渠引灌,可垦荒五万亩,建议派军屯垦”(《新疆识略.哈密屯务》)。十三年(1735年)哈密屯军开始在蔡把什湖屯田。当年,宁远大将军査郎阿等奏:“留哈密兵二千,以屯田则不敷”,“应以留驻巴里坤兵二千,再增一千,悉驻哈密,合兵五千,则兵力不分巡防、屯牧,咸可办理”(《清世宗实录》)。五千屯军,分驻四处屯田,即哈密西的三堡、沙枣泉、哈密东的塔勒纳沁,各驻军一千屯田,哈密东南的蔡把什湖,驻军二千人,开垦荒地1万亩,熟地3 000亩,每年收获小麦、糜子、粟谷共8 000石。
  塔勒纳沁在哈密城东北200余里。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由哈密额敏伯克命维吾尔农民在此耕种,称为回屯(清代称伊斯兰教为回教,称维吾尔人为回民)。但规模很小,次年才收了 608石。哈密至巴里坤中隔天山库舍图岭,因清兵运粮,往来人马车辆增多,驻军便在沿途安设台站。
  吐鲁番屯垦区吐鲁番位于乌鲁木齐以东,“服属于准噶尔,岁有纳输”(常钧《敦煌随笔》卷上回民五堡)。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清将军席柱在进军乌鲁木齐战役计划中提出:“吐鲁番与哈密接壤,且系策妄阿拉布坦咽喉要地,不可不先取”(《清圣祖实录》)。康熙六十年(1721年)七月,散秩大臣阿喇衲率军进驻吐鲁番,十二月,康熙帝谕:“吐鲁番现驻官兵,其可种之地甚多,总督鄂海、按察使永泰,在大将军处无甚事务,着前往吐鲁番地方,种地效力”(《清圣祖实录》卷295)。六十一年(1722年)正月,清廷从巴里坤调绿营兵五千赴吐鲁番“筑城、种地、驻防”(《清圣祖实录>)。雍正元年收粮9 330余石(《清世宗实录》)。雍正二年(1724年)收粮5 540石(《新疆识略.吐鲁番屯务>)。雍正三年(1725年)清、准议和,清军主力东撤,但“将种地兵—千名,暂留彼处,交于副都统克什图管辖”(《清世宗实录》)。当年收糜麦6 090石,不久便放弃了。
  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再次进驻吐鲁番,在当地维吾尔人的支持下,屯田戍边。九年,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奏称:“吐鲁番地方饶沃,宜广为屯种……屯种之农具、种籽,宜预为办运”(《清世宗实录>)。噶尔丹策零不断派军袭击围攻吐鲁番各城,巴里坤数次驰援。雍正十年(1732年)十月,清廷将吐鲁番人迁往瓜州。清军撤,吐鲁番屯田放弃。
  雍正五年(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
  噶尔丹策零黩武好胜,图谋向喀尔喀扩展,胤祯决定西北两路大军从科布多(今外蒙古科布多省会布扬图河畔)和巴里坤出兵会击伊犁。噶尔丹策零表示愿与清朝修好,缓兵期间,准噶尔出兵2万突袭西路清军,清与准部关系进一步恶化。
  雍正九年(1731年)六月,准噶尔派人到科布多清军北路大营诈降。说噶尔丹策零先遣部队不过1 000,现在科布多以西的博克托,不堪一击。清将贸然遣兵4 000奔袭,途中被早已埋伏在山中的准噶尔军队包围。清军的援军大部被紧紧包围在科布多以西200里的和通泊。这一役,北路清军损失惨重,一万多清兵,逃回科布多者仅2 000人。噶尔丹策零乘胜挥军突袭喀尔喀。喀尔喀亲王额附策零英勇善战,率蒙古兵2万夜半间道,黎明时分突自山上大呼压下,两军相遇于鄂尔浑河畔的额尔德尔尼昭(即光显寺)。激战3日,准噶尔大败而逃。光显寺一战,准噶尔部损失惨重,元气大伤,遣使请和。遂划定牧区界限,准噶尔部在阿尔泰山以西放牧,不得越过界东,而喀尔喀部在阿尔泰山以东放牧,不得越过界西。局势暂时得到缓和,以后维持了将近20年的和局。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系统地记述了新疆屯田的过程及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与探索上述诸问题.重点研究在西域兴屯田,西域安,丝绸之路畅通;相反,废屯田,西域乱,丝绸之路阻绝的历史规律。 在划分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申,近代屯田,本应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算起,但为了保持清代新疆屯田史的完整性,不致使其割裂开来,使读者能系统、全面了解清代新疆屯田情况,所以就把清代后期新疆屯田也列入古代屯田范围中一并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