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元朝在西域的屯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96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元朝在西域的屯田
分类号: F329
页数: 21
页码: 141-1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元朝在西域的屯田,平叛战争长达40余年,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的战役。最后大败叛军,实现统一。元代西域的屯田,就是在战争中进行的,是为平叛战争服务的。
关键词: 元朝 西域 屯田

内容

元世祖忽必烈十分重视屯田,大力倡导:“古者寓兵于农,汉魏而下,始置屯田为守边之计,有国者善用其法,则亦养兵息民之要道也。……海内既一,于是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饷。”“天下无不可屯之兵,无不可耕之地”(《元史.兵三•屯田》)。由于中央政府将屯田当作“养兵、息民、守边”的重要任务来推行,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空前的。
  元代西域的屯田,是在平叛战争中进行的。屯田是为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服务的。时间虽短暂,但其意义却十分重大。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即大汗位后,积极主张改革。
  蒙古军队在攻金的战争中,每占一城,即进行残酷的屠杀。如在攻陷保州(河北保定)、密州(山东诸城)、卫州(河南汲县)时,除工匠留下,其余一律进行屠杀。还大量掠夺“驱口”,即奴隶,“掠者私其主”。蒙军所过,人被杀,城被毁,财物一空,禾苗践踏,耕畜抢走,改农田为牧场。甚至有人主张:“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元史·耶律楚材传》)。忽必烈称帝前,曾受命管理漠南汉地的军政事务。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延揽汉族知识分子作幕僚、谋士,逐渐认识到“杀人夷城,毁农为牧”的办法是野蛮落后的。主张“改汉制、用汉法”。即大汗位后,下令停止毁农改牧,把许多牧场重新还作农田。用租佃的方式招募农民耕种,有些土地则退给了农民。还下令停止掠人为奴,把一些掠夺来的“驱口”,释放为良民。提倡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为此设立了司农司和营田司等机构。这些改革的主张,显然是进步的,是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但是却遭到了守旧派贵族的强烈反对,他弟弟阿里不哥主张要“坚守祖宗之法”,逐水草而居。1260年5月,起兵进攻忽必烈。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
  1268年窝阔台汗海都发动叛乱。海都是窝阔台的孙子。1269年在塔拉斯召开的西北部蒙古诸王大会上,宣称“以汉化为异”,决定“要保持传统的蒙古生产方式,继续游牧在草原上”。并举海都为盟主,与察合台汗都哇(察合台之孙)相勾结,发动叛乱。叛军所至,大肆劫掠,滥杀无辜,毁农为牧。元军平叛,每克一城,则兴水利、举屯田、恢复生产。平叛战争长达40余年,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的战役。最后大败叛军,实现统一。元代西域的屯田,就是在战争中进行的,是为平叛战争服务的。其分布地区分述如下。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系统地记述了新疆屯田的过程及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与探索上述诸问题.重点研究在西域兴屯田,西域安,丝绸之路畅通;相反,废屯田,西域乱,丝绸之路阻绝的历史规律。 在划分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申,近代屯田,本应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算起,但为了保持清代新疆屯田史的完整性,不致使其割裂开来,使读者能系统、全面了解清代新疆屯田情况,所以就把清代后期新疆屯田也列入古代屯田范围中一并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