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蒙元对西域的统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96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蒙元对西域的统辖
分类号: K247
页数: 4
页码: 138-1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成吉思汗到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对西域进行管辖的主要措施有:分封汗国、设置达鲁花赤、设置军政机构、建立驿站、组织屯田。
关键词: 蒙古 元朝 西域

内容

蒙元疆域,横跨欧亚,成吉思汗西征,西域是蒙军的前进基地。
  以后诸王为争夺大汗位而发动的叛乱,西域又是主要战场。对西域的战略地位,都异常重视。从成吉思汗到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对西域进行管辖的主要措施有:1.分封汗国。
  成吉思汗晚年,西征回到和林后,于1225年春,将其征服的土地形成的蒙古汗国,分封给四个儿子。
  钦察汗国,封给长子术赤,于里海之北,辖有原康里及钦察诸国旧壤。后来,其子拔都西征,被征服的俄罗斯诸国亦属于钦察汗管辖。建汗帐于萨莱,又称金帐汗国。
  察合台汗国,封给二子察合台。即原西辽之故壤,位于阿姆河以北,伊犁河流域,河中地区,葱岭内外,焉耆以西的塔里木盆地皆属之。汗帐建立于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
  窝阔台汗国,封给三子窝阔台。原乃蛮之故地,辖有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东南,阿尔泰山区域,包括塔城及阿勒泰地区和蒙古的西部,汗帐设在叶密立城(今额敏县东南)。
  伊儿汗国,宪宗蒙哥命其弟旭烈兀西征后,以其所征之地建立伊儿汗国。辖阿姆河以西南至于阿拉伯、小亚细亚之地,包括原波斯、大食等国。建都蔑剌哈(今伊朗阿塞拜疆马腊格)。
  四子拖雷,依蒙古风俗,称幼子为“斡赤斤”,意为“守灶”,即承袭家产之意,故封于蒙古本土,都于和林。
  高昌回鹘亦都护巴尔术阿尔忒的斤,由于及早降附蒙古,受到成吉思汗的特别优待,让“仍领其地及部民”。
  在封地中,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征收赋税。地方军政则由蒙古本部的大汗委派官员去治理。
  先后分封的汗国中,察合台和窝阔台汗国的大部,畏兀儿地的全部,均在西域。
  2.设置达鲁花赤。
  成吉思汗征服西域和中亚之后,就在这些地设置达鲁花赤(断事官),意即总辖长官,位居当地官员之上。由蒙古人(少数色目人)担任。以建立蒙古帝国的统治。
  据《元史》卷1记载:“太祖十八年(1223年)夏,避暑八鲁弯川。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及八剌之兵来会,遂定西域诸城,置达鲁花赤监治之,和田、喀什噶尔、叶尔羌、古先答邻勒(今库车)等城,设有蒙古人担任的达鲁花赤。最早归附成吉思汗的畏兀儿地,亦于太祖六年(1211年)“置达鲁花赤监之”(《新元史.地理志六》)。
  元朝建立之后,汉人不能任正官。多数行政机关及各路、府、县,均设有蒙古人充任的达鲁花赤,以掌印办事,握有实权。
  3.设置军政机构。
  蒙哥汗即位后,为了巩固帝国中央政府在西域的统治,于公元1251年,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执掌西域的军政事务。“宪宗元年六月,以讷怀,塔剌海,麻速忽等充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事,暗都剌兀尊、阿合马、也的沙佐之”(《元史•宪宗纪三》)。
  行中书省是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简称行省,《元史•百官志七》称:“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省都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至元二十四年,改行尚书省。”行省的主要官员有丞相一,平章二,左、右丞各一,参知政事二员。
  至元十二年(1275年),忽必烈为了对付海都的叛乱,设立了阿力麻里行省。
  设置宣慰司。“至元十八年(1281年),立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兼领哈剌火者。适公直入观,进辅国上将军,即拜别失八里都元帅”(《蒙兀儿史记.綦公直传》)。“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元史•百官志七》)。”可知宣慰司是行省和郡县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以后分别在和州(今吐鲁番)、斡端(今和田)设置宣慰司都元帅府,管辖各地的军政事务。
  在畏兀儿地还设立提刑按察司、交钞提举司等司法、财赋机构,计亩征税,发行交钞,一如内地。
  4.建立驿站。
  为了加强西北地区与中原的联系及军政上的需要,元朝在从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设置了新的驿站。北路以别失八里和彰八里(今昌吉)为枢纽之地,由当地官员负责管理。
  “至元十八年(1281年)立自太和岭(今山西省雁门以北)至别失八里三十处新站”(《元史.世祖八》)。“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立别失八里驿传”(《元史.世祖十》)。同年“置畏兀儿驿六所”(同上书)。
  南路通过塔里木盆地的南缘,一直到沙州,与河西走廊的驿站相连,设置了 13个水站和一些驿站。“至元十一年(1274年)立于阗、鸦儿看(莎车)两城水驿十三,沙州北陆驿站二”(《元史.世祖五》)。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立罗不(若羌)、怯台(且末西南),阇鄘(且末县)、斡端(和田)等驿”(《元史.世祖十一》)。马可•波罗就是从中亚经过这条路到达大都的。
  5.组织屯田。
  是元朝政府在西域进行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一,以解决军队的粮饷供应和恢复生产。
  第五节元朝在西域的屯田元世祖忽必烈十分重视屯田,大力倡导:“古者寓兵于农,汉魏而下,始置屯田为守边之计,有国者善用其法,则亦养兵息民之要道也。……海内既一,于是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军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系统地记述了新疆屯田的过程及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与探索上述诸问题.重点研究在西域兴屯田,西域安,丝绸之路畅通;相反,废屯田,西域乱,丝绸之路阻绝的历史规律。 在划分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申,近代屯田,本应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算起,但为了保持清代新疆屯田史的完整性,不致使其割裂开来,使读者能系统、全面了解清代新疆屯田情况,所以就把清代后期新疆屯田也列入古代屯田范围中一并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