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东汉初年与西域的关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87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东汉初年与西域的关系
分类号: F329
页数: 2
页码: 49-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汉初年与西域的关系,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哀、平间自相分割为五十五国。王莽灭西汉称帝,对西域各国王贬称侯,由是西域各国生怨,焉耆先叛,数国响应,复依附匈奴。
关键词: 东汉 西域

内容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哀、平间自相分割为五十五国。
  王莽灭西汉称帝,对西域各国王贬称侯,由是西域各国生怨,焉耆先叛,数国响应,复依附匈奴。匈奴逐步略有西域,“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后汉书•西域传》)。
  时有莎车王延,抵抗匈奴,不肯附属。延曾在汉元帝时做过侍子,久居长安,与汉友好。常常告诫自己的儿子们说:“当世奉汉家,不可负也”(同上书)。公元18年延死,其子康立为王,“率傍国拒匈奴”(同上书)如故。并保护了故都护吏士妻子千余口。东汉建立之后,康写信到河西问讯中国动静。并说:“思慕汉家。”建武五年(29年),河西大将军窦融以汉廷名义封康为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以统辖西域五十五国。
  公元33年康死,弟贤立为国王。贤虽仍称忠于汉朝,但野心勃勃,四处扩张,不再率傍国抗匈奴,而是攻灭拘弥及西夜国,并杀其王。公元41年(建武十七年),贤复遣使奉献,并请任命他为都护。
  大司空窦融向东汉光武帝刘秀建议:“贤父子兄弟相约事汉,款诚又至,宜加号位以镇安之。”帝即命贤为西域都护,派使者持都护印绶及车旗黄金锦绣赴西域。敦煌太守裴遵上书:“夷狄不可假以大权,又令诸国失望”(《后汉书·西域传》)。汉光武帝又改变主意,收回都护印绶,改发大将军印。由是贤始恨东汉,而犹称大都护,移书诸国,各国均听其号令。
  公元45年(建武二十一年),车师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国俱遣子入侍,献其珍宝。及得见,皆流涕稽首,愿得都护”。光武帝刘秀借口 :“中国初定,北边未服,皆还其侍子,厚赏之”(《后汉书•西域传》)。诸国大为失望。是时贤自恃兵强,知都护不出,欲兼并西域,对各国攻击日甚。送书鄯善王安:“会绝汉道。”攻杀龟兹王,并兼其国。鄯善王复上书,愿复遣侍子,更请都护。光武帝不耐烦地回答:“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同上书)。鄯善、焉耆不得已,复附匈奴。
  贤知汉光武帝无心经营西域,愈加骄横,灭伪塞国,攻大宛。杀于阆、姑墨、拘弥、子合等四国国王,遣将镇守其国。
  明帝永平三年(60年),于阗国人鉴于贤派的将军君得,贪婪残暴,攻杀之。贤两次派重兵攻于阗,结果大败而归。公元61年,于阒王广得将兵3万攻莎车,贤被捉杀。
  匈奴乘机遣五将发3万人攻于阗,广得乞降。
  西域内乱,东汉不问,匈奴坐收渔人之利,重新占有西域。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系统地记述了新疆屯田的过程及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与探索上述诸问题.重点研究在西域兴屯田,西域安,丝绸之路畅通;相反,废屯田,西域乱,丝绸之路阻绝的历史规律。 在划分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申,近代屯田,本应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算起,但为了保持清代新疆屯田史的完整性,不致使其割裂开来,使读者能系统、全面了解清代新疆屯田情况,所以就把清代后期新疆屯田也列入古代屯田范围中一并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