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与欧洲诸国的医药学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795
颗粒名称: 3.中国与欧洲诸国的医药学交流
分类号: R-091
页数: 2
页码: 445-446
摘要: 在药物学方面,公元1643年波兰传教士卜弥格来到中国,他在华期间选译了一部分中医理论、脉学与药物学知识书籍,在欧洲陆续出版。
关键词: 医药学交流 医药学 文化交流

内容

在药物学方面,公元1643年波兰传教士卜弥格来到中国,他在华期间选译了一部分中医理论、脉学与药物学知识书籍,在欧洲陆续出版。他的第一部译著《中国植物志》(拉丁文)是公元1656年在维也纳出版的68,书中选译了部分中药,这是目前所知介绍中国本草知识到欧洲的最早专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约在公元18世纪先后被摘译成德、英、法文,公元1812年法国学者勒牡萨发表了以《本草纲目》为主要对象论述中国医药的论文,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不少西方国家的学者先后介绍并研究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不仅使西方医药界大开了眼界,还对公元19世纪的科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奠定的生物进化论中,也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吸取了思想养料。
  在脉学方面,公元1680年波兰传教士卜弥格用拉丁文译述的《医钥与中国脉理》一书在德国法兰克福出版69。在此之前的公元1671年,法国人哈维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出版的法文版《中医秘典》中70,有他所译述的卜弥格的中医脉学文稿。公元1682年Cleyer • A在德国法兰克福出版了拉丁文的《中国医法举例》71,书内也包括了卜弥格译述的中医脉学,同时还介绍了中医舌苔以及二百八十九种中药的内容,并附有经络与脏腑的插图六十八幅。公元17世纪末,英国医生弗洛伊尔将卜弥格关于中医脉学的译述转译成英文,连同自己的著述合为《医生诊脉表》一书72,于公元1707年在伦敦出版发行。全书共三篇,其中第三篇就是有关中医脉学的论述。弗洛伊尔以研究脉搏计数和呼吸来诊断疾病而闻名于世,是欧洲最早发明脉搏计数器者。他在书中谈到,中医脉学的论述,对他的发明曾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在针灸方面,我国的针灸术早在公元17世纪就被介绍到欧洲,公元1676年在德国和英国有两本关于灸术的著作出版,一部著作的作者为Geilfusius B . W,另一部著作的作者为Busschof •H。公元1683年荷兰医生赖尼在伦敦出版了一本《论关节炎》73,书内有一节为应用针刺治疗关节炎的内容,这是介绍中国针刺术到欧洲的最早文献之一。同年,Gehema • J • A,在汉堡也出版了《应用中国灸术治疗痛风》一书74,其中谈到中国的灸术是当时治疗痛风的最优良、迅速、安全和合适的方法。公元1684年Blankau-rt • S,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痛风专诸》一书75,也介绍了中国的针灸术治疗风湿病的效果。其后,我国的针灸术先后传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比利时等国家。尤其是法国,到公元19世纪初,一些大医院也开始采用针灸疗法。
  在公元19世纪以后,欧洲的学者对中国医学史也进行了研究。Remusat • A,于公元1813年在巴黎出版了《关于中国医史研究》一书(法文)76。公元1820年Pearson在伦敦出版了英文《中国医学史》一书77。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4年12月

“丝绸之路”是对远古以来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东西交通道路的雅称。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通商之路,而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动脉。世界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就发生在这条道路上或其周围地区。几千年来,它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将继续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