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蒙古族医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750
颗粒名称: 3.蒙古族医学
分类号: R-091
页数: 5
页码: 312-316
摘要: 公元10世纪末,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公元13世纪初由成吉思汗统一了大漠南北,并于公元1206年在斡难河畔建立了蒙古帝国,推动了蒙古社会的发展。随着国内各兄弟民族之间科学文化和医药卫生的交流,与欧亚非各国之间的贸易交往也更加频繁。
关键词: 蒙古族医学 医药学 文化交流

内容

公元10世纪末,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公元13世纪初由成吉思汗统一了大漠南北,并于公元1206年在斡难河畔建立了蒙古帝国,推动了蒙古社会的发展。随着国内各兄弟民族之间科学文化和医药卫生的交流,与欧亚非各国之间的贸易交往也更加频繁。在这样的形势下,处于萌芽时期的蒙古医药学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蒙古医药学临床医疗经验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并不断地总结和提高,从而产生了初步的医学理论,逐渐形成了富有蒙古族和蒙古草原疾病特点的蒙古族医药学。
  蒙古医药学在初级阶段以蒙医的正骨疗法、蒙古针疗法、蒙古灸疗法、刺血疗法、外伤疗法、饮食疗法、马奶酒疗法以及动物药疗法等医疗技术为特点,经验丰富,但理论缺无。同时,此期的蒙古医药学尚未与巫医巫术决裂,在一般人民群众中,甚至在最高统治阶层,巫术和祈祷在人们的意识和日常生活中仍然占着重要的地位。
  例如“太宗(公元1229—1245年)不豫暴瘠,六月疾甚,师巫言:‘全国山川神以我杀戮过多为祟,非牺牲所能攘,惟子弟可以代之’,拖雷乃褥于天,请以身代,取衅祓之水而自饮焉,数日太宗疾果瘳”58。如此求病愈者在大臣及皇族之中屡见不鲜。
  蒙古医药学在公元13世纪以后已逐步形成,临床医疗经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并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提高,产生了初步的医疗理论。元代蒙古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几个方面内容。
  对解剖学的深入研究。古代蒙古族劳动人民在狩猎宰杀牲畜的实践中,积累了初步的解剖知识,后来由于战伤骨科发展的需要,又开始了尸体解剖学方面的研究。据《元史》记载,公元1262年,蒙古军厘剌在战场上被“矢镞中左肩不得出,钦察惜其骁勇,取死凶二人,刲其肩,视骨节浅深,知可出,即为凿其创,拔镞出之,厘剌神色不为动”59。这是在外伤治疗观察中进行的对人体解剖的研究。虽然这种实验研究性的手术是很不人道的,但为了搞清局部解剖,探索剔除矢镞的可靠方法和技术,不能不说是一项非常可贵的实验研究,而且对指导正确进行手术和总结出科学的经验很有必要。这种对解剖学的研究,促进了骨伤科的发展。
  在骨伤外科方面的成就。由于元代蒙古人善骑,将士征战多骑马,骨折战伤者居多。因此,元代医学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创伤外科的经验,使骨伤外科发展成为一门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学科,以后又出现了不少的正骨伤专家。据《元史》记载,公元13世纪,蒙古族医学家已使用了皮疗术,即剥取动物的皮,披在患者身上或者裹在患者患病部位,以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我们举《元史》中的几个事例,介绍一些蒙古医学家治疗外伤、骨伤以及由此引起的休克抢救技术,这些疗法有着十分浓厚的蒙古族地方特色。据《新元史•布智儿传》卷二十六记载:“布智儿从征回回干罗斯等国,每临敌必力战,尝身中数矢,太祖亲视之,令人拔其矢,流血闷仆几绝(外伤过多引起的休克)。太祖(公元1162—1227年)命取一牛,剖其腹,纳布智儿于牛腹,浸热血中,移时遂苏”60。又据《元史♦李庭传》卷四十九记载:“进攻沙洋新城,炮伤左胁,破其外堡”,“复中炮,坠城下,矢贯于胸,气垂绝。伯颜(公元1237—1295年)令剖水牛腹,纳其中,良久乃苏”61。在《元史•谢仲温传》卷五十六中也有关于抢救外伤休克的记载:“从攻西京,睦欢力战先登,连中三矢,仆城下,太宗(公元1186—1241年)见而怜之,命军校拔其矢,缚牛剖其腹,裸而纳诸牛腹中,良久乃苏”62。以上三个病例,都是对因为外伤、箭伤所造成的休克进行急救的如实记录,而且都是使用剖牛腹,将休克患者纳入牛腹的方法。这种方法确定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在战场上,将休克患者立即放入温度适宜的牛腹内,避免了寒冷和过多移动患者可能造成的刺激,对复苏是非常有利的。令人感兴趣的是,这种急救技术在当时蒙古族可能已是相当普及的急救常识。这三例患者的抢救,一则是在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建议下采取的急救方法,一则是在元太宗窝阔台的建议下采取的急救措施,一则是在元代著名大将伯颜的建议下采取的急救技术,虽然各出于不同时期,不同人,不同地点的患者,但其方法和内容几乎完全相同,这足以说明战场上休克的急救方法和技术,已为蒙古族最高统治阶级所普遍掌握了,其普及的程度已可想而知了。这种战伤休克急救方法,从文献记录看,在蒙古族医学史上至少应用了四五百年之久。
  蒙古医学中除上述外伤急救外,正骨技术也是比较进步的。一般认为,《回回药方》中之正骨、骨伤科手术等,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中的正骨、脱臼的治疗原则等,李仲南《永类钤方》中的骨伤科处理措施等,都或多或少地吸收和总结了蒙古族医药学中正骨的经验和技术。
  在饮食疗法方面,远古时,蒙古族劳动人民就发明了用饮食治疗某些疾病的简单方法。到了元代,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对食疗加以总结和提高,使其发展成为古代蒙古医学中的饮食疗法,并有饮食营养专著的出版。公元1330年,元太医忽思慧用汉文编写了《饮膳正要》63一书,书中记载了许多饮食营养品,如马奶、奶食、牛羊肉、牛骨髓等;还有应用于治疗的药物,如用蒙文译音书写的“八儿不汤”(羊腿肉汤)、“阿八儿忽鱼(鱼名)、“赤赤哈纳”(酸刺)等。马奶酒疗法在这一时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饮膳正要》记载:“马乳性冷,味甘,止渴,治热。”国内各民族医药学交流。公元13世纪,蒙古族在同国内各民族和阿拉伯及欧洲诸国的通商和文化交流中,使中原和国外药物源源不断地进入蒙古地区。公元1292年,内蒙古多伦有“回回药物院”的建立,专售阿拉伯药物,后来锡林郭勒盟学者关布扎布所写的《药方》一书中就收入了印度、西藏、回回、汉族中医使用的药物和验方。同时,蒙古族医学家也越来越多地攻读和研究中医药学与藏族医药学,他们的著作虽以汉藏医学为其基本内容,但同时也反映出浓厚的蒙古医学的特点。例如忽公泰,字吉甫,元翰林学士,著有《金兰循经取穴图解》一书64。该书绘有脏腑前后图,手足三阴、三阳图,以及十四经络流注等,各为注释,并附图,对元代针灸学家及后世针灸学家有过不少的影响。忽思慧著《饮膳正要》三卷,从该书之进书序可知,作者还著有《常普兰溪》一书,其内容包括有蒙、汉、回、维吾尔、藏等各族人民常用食物和食谱。该书分为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聚珍异馔、五味偏走、食疗诸病、服药食忌、食物利害、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等专门章节,而且还插入很多精美图画。细读之,如马思哥油(白酥油)、西蕃茶(酥油茶)、回回豆子(豌豆)、阿拉吉酒、塔剌不花、阿八儿忽鱼、哈者泥……等,明显地反映出该书与蒙、藏族饮食营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沙图穆苏,一称萨德弥实,曾撰有《瑞竹堂经验方》十五卷65,从辑佚本可知其内容丰富,而且也很富有北方各民族的用药特点。
  蒙古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医学家在元代任职回回药物院、广惠司、太医院、御药局、官医提举司者也很多,他们大都精通医学。例如田阔阔为尚药奉御,齐揖为太医,野里牙为太医院使,答里麻授御药院达鲁花赤。又如刘哈喇八都鲁,“河东人,世业医,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世祖驻跸北海,以近臣言得召见,……初赐名哈喇斡脱克赤,擢太医院管勾”66。该人以弓法和为王妃疗疾得愈,升任长史。
  此外,蒙医药学中还有特殊的“脑震荡”疗法,并且有了“以震治震,震静结合,先震后静”的辨证学说67。
  元王朝统一中国后,在医疗卫生管理上采取了较宋代更为完善的机构和管理制度,这是适应各民族和内外医学交流需要而涎生的,此刻已不能称之为蒙古族医药卫生了,这是很易明了的道理。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4年12月

“丝绸之路”是对远古以来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东西交通道路的雅称。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通商之路,而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动脉。世界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就发生在这条道路上或其周围地区。几千年来,它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将继续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