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与中西亚诸国的医药学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670
颗粒名称: 1.中国与中西亚诸国的医药学交流
分类号: R-091
页数: 2
页码: 37-38
摘要: 我国新疆各族人民很早就和中亚各国人民有着密切的友好往来,张骞出使西域,使我国和中亚、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张骞出使中亚,曾经到达大宛、大月氏、康居等国。张骞的副使还到达过大夏、安息等国。以后汉武帝的使者还到达奄蔡、条支、犁轩等国。中亚、西亚等国也派遣使者东来访问和通商。
关键词: 医药学交流 医药学 文化交流

内容

我国新疆各族人民很早就和中亚各国人民有着密切的友好往来,张骞出使西域,使我国和中亚、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张骞出使中亚,曾经到达大宛、大月氏、康居等国。张骞的副使还到达过大夏、安息等国。以后汉武帝的使者还到达奄蔡、条支、犁轩等国。中亚、西亚等国也派遣使者东来访问和通商。
  自张骞通西域后,中西交通日见发达,除了外交活动外,商业贸易也日益频繁。那时,商人们除了将中国的丝织品运往西方外,我国的冶铁技术、铁器、井渠法等也传入大宛、安息等国。据《史记♦大宛传》记载:“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皆无丝漆,不知铸铁器。”他们的漆器和冶铸技术都是从中国传去的,而且通过大宛等国,往西传至更远的罗马等地。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与此同时,中亚、西亚等地的特产如毛布、毛毡、汗血马以及大夏的石榴,大宛的葡萄、苜蓿、芝麻,安息的胡桃等植物也相继传入中国。此外中亚的琵琶、胡笳、胡角、胡笛等乐器和乐曲、舞蹈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
  东汉时,班超曾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国,一直到达条支海。甘英这次出使,虽然没有直接开辟与大秦国通商的道路,但也反映出东汉要与欧洲建立贸易关系的愿望。公元166年,大秦商人来到中国,以大秦王安敦的名义,赠送汉桓帝一些礼物,从此汉与罗马的贸易关系更为频繁。
  两汉时期,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的医药学交流也很频繁,中亚诸国的很多药材通过丝绸之路输入到中原。如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罽宾有苜蓿、大宛马,武帝时得其焉,汉使采苜蓿种归。”;据《陆机与弟书》记载:“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苜蓿归。”;据《本草纲目》记载:“苜蓿原出大宛,汉使张骞带归中国。上述史料均说明,中原地区的苜蓿一药系从大宛国引种而来。据《史记》记载大宛以葡萄为酒,……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据《齐民要术》记载:“汉武帝使张骞,至大宛,取葡萄实于离宫别馆旁尽种之……”以上史料说明,现中原到处栽种的葡萄这种食品兼药材也引种于中亚的大宛国。据《开宝本草》记载:胡桃系“张骞从西域带来”;苏颂《图经本草》记载:胡桃“此果木出羌胡。”说明胡桃一药来自中亚地区。据《本草纲目》记载:“胡麻是由汉代中亚细亚输入,最初记录中亚细亚大宛产。” 说明胡麻这味药也是从中亚地区引种到中原地区来的。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公元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从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据史学家考证,象牙、玳瑁并非欧洲产物,或系当时商人假借罗马皇帝名义,企图获得汉朝政府给予商业上的优待。
  总之在两汉时期,中亚、西亚诸国通过丝绸之路与汉朝政府在政治、外交、经济、贸易、科学文化、医药卫生诸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这些国家的红花、葡萄、胡桃、胡麻、大蒜、苜蓿及其他地道药材不断地输入到中国来,丰富了我国中药学的内容。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4年12月

“丝绸之路”是对远古以来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东西交通道路的雅称。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通商之路,而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动脉。世界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就发生在这条道路上或其周围地区。几千年来,它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将继续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