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赶庙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644
颗粒名称: 熙熙攘攘赶庙会
分类号: K892.1
页数: 3
页码: 300-302
摘要: 古代敦煌寺庙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近代敦煌历年补修、重修和新建寺、宫、观、庙、堂祠者,达127座之多。其中城镇(含郊区)33座,农村94座,庙宇之多亦是河西诸县之首。
关键词: 敦煌 风俗 节日

内容

古代敦煌寺庙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近代敦煌历年补修、重修和新建寺、宫、观、庙、堂祠者,达127座之多。其中城镇(含郊区)33座,农村94座,庙宇之多亦是河西诸县之首。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一) 清雍正三年(1725年)始,甘肃五十六州县迁户敦煌垦荒,随之便带来了各地的寺庙之神。五十六坊移民,在所居之地各建庙宇一座,有的坊不止一座,坊坊有庙,庙庙供神。而且他们带来了故乡特有的神,如金花仙姑 (亦称金花娘娘)就是兰州移民到敦煌修建的一座庙宇,他们还把故乡特有的文化娱乐活动如长腿、旱船、灯笼、大头和尚、天平楸等也带入敦煌。 (二)敦煌悠久的历史。莫高窟以其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而闻名于世, 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虽有起落。但仍是陕、甘、宁、 青、新、藏等数省的交通要道,特别是临近青、藏地区,佛道教信徒每年农历四月八都要来莫高窟焚香朝拜,商旅及工匠们受此影响,行善积德,也在敦煌修建起敬奉神像的庙宇。(三)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各地供奉、 崇拜神像者渐多,寺观庙堂也由此相继增多,于是供神建庙风气盛行。(四)与民间宗教信仰有关。人们祭祀以实用、功利为目的,敬神是为了要有所得, 如财神、龙王、土地神、牛王、马王等,多为乡民所敬奉,这是农村建庙之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敦煌庙宇有其自身的特点:城镇内的庙宇寺院规模宏大,多是官吏、学士文人、商贾、各类工匠、市民集资所建;农村寺庙规模小,各坊移民多是希望通过供奉获得庇佑和帮助,得到美好的结果,或使已得到的美好结果不再失去,故集资建庙。
  有庙必供神,也自然有庙会活动。 庙会,敦煌人俗称“赶庙会”,也叫 “逛庙会”(图17)。庙会是我国集市商贸活动的一种形式,在寺庙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庙会期间。流动的小商贩届时赶来。席棚布帐,鱗次栉比,摆摊设点,销售各种货物。城乡人民不分年龄、不分行业、不分阶层前来逛庙会,选购各自所需货物。 农历四月初八和五月端午节是敦煌人两个赶庙会的重要日子。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敦煌莫高窟举行盛大的浴佛节庙会,从四月初一开始,男男女女便陆续上山,到四月初八达到庙会高潮。庙会期间,九层楼大佛殿里洪钟齐鸣,和尚手敲木鱼,口诵佛经,香客游人熙熙攘攘来到大佛前敬香献贡,叩头还愿,默念心中的祈求,虔诚地沐浴佛恩。商贩、艺人则在树荫下、小溪旁演唱敦煌曲子戏、秦腔或敦煌民歌。在端午节,敦煌老百姓要赶月牙泉庙会。这天大清早,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在门上插柳枝、香艾,然后全家老小穿上新衣,提上粽子、油饼、雄黄酒来到月牙泉边,青年女子身戴亲手刺绣的香包,小孩的手腕、脚腕、脖子上系着用红、黄、绿、蓝、紫五色线合成的彩绳。大家围泉而坐,吃着香甜爽口的粽子, 一边讲着五色沙、七星草、铁背鱼等有关月牙泉和鸣沙山的美丽传说。所以,从七八岁的孩童到七八十岁的老人没有一个不喜欢逛庙会的。庙会的实际价值在于起到信息交流、商贸流通的作用。所有寺庙,每月朔望及佛道教纪念日均开庙,供善男信女烧香还愿,即所谓“初一十五庙门儿开,烧香祈祷还愿来”(图18—图20)。
  敦煌一年四季都有庙会,正月庙会为最多。从正月初九开始,“上九会”在大佛寺举行;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城隍庙会和岳王庙会,分别在城隍庙和靖远庙同时开庙;二月二龙抬头,是龙王庙会等。其次是秋季,秋收后的庙会称之为秋台子(庙会),其特点是农忙务农,农闲便集会欢庆自乐。城陸庙会多演大戏(传统秦腔,当地人叫“大戏”),农村各坊唱小戏(敦煌曲子戏,当地人叫“小戏”开庙会演戏大都是民众自筹资金,自娱自乐,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好的民俗文化娱乐活动。
  敦煌现在的庙会主要指的就是千佛山 (又称千佛洞、莫高窟)传统庙会,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办一次。自改革开放后,每年举办两次,农历四月初八一次,公历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一次,以五月一日最盛。
  敦煌千佛山庙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信仰佛教的香客和群众,趁春种结束后空闲时间,来到千佛山聚会,众人祭祀佛祖、菩萨,主要目的是为了祈福禳灾,求子嗣、祛病痛、求吉样、保平安。
  敦煌是一片戈壁绿洲,生活在绿洲上的人们将四月初八千佛山庙会视为本地最重要的庙会之一,无需组织,无需号召,群众自发地来千佛山赶庙会。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