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爷庙湾西普墓与娃娃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602
颗粒名称: 佛爷庙湾西普墓与娃娃鱼
分类号: K86
页数: 4
页码: 200-203
摘要: 敦煌地区汉唐间的古墓群,遗存数量众多,分布范围极广,据初步统计主要的分布点有十余处。
关键词: 敦煌 文物 研究

内容

敦煌地区汉唐间的古墓群,遗存数量众多,分布范围极广,据初步统计主要的分布点有十余处。
  佛爷庙一新店台墓群:是敦煌古墓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位于今敦煌城东南安敦公路南侧的戈壁上,西起佛爷庙,东至新店台,延绵20公里, 北自安敦公路,南至文化路口 5公里处,宽约5公里,在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汉唐以来数以万计的古墓葬。其中除零星埋葬者外,有许多聚族葬。聚族葬周围有坟圈,用沙石围成,略呈方形,并留一开口处, 作为坟圈门,极少数的坟圈门侧尚存有用土坯砌成的双阙。
  祁家湾墓群:位于七里镇和孟家桥乡以西的戈壁滩上。墓地分布较广, 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尤以祁家湾附近遗存较多,部分墓葬有坟圈和土阙。其中“双墩子”墓群是祁家湾墓群中较大的一组。墓葬外围有石围墙及走道,还有土阙建筑,墓围墙方形,约200米见方,方向正北,其南面有围墙走道,宽26米,长125米,是用砂砾石块堆成的南北两条平行沙脊。在围墙与走道出口处,筑有东西两土阙,相距11米, 围墙内有大小墓23座。除“双墩子”外,还有两组墓葬结构与此相同。
  敦煌地区除上述两处较大墓葬群之外,还有位于敦煌南湖乡汉唐时期的南湖墓群和山水沟墓群,七里镇汉代的铁家堡墓群,五墩乡唐以来的镇原梁墓群和苏家堡墓群,转渠口乡汉晋以来的五圣宫墓群,安西县境内锁阳城东戈壁黑水故道旁汉唐时期的黑水河墓群和城南沿山戈壁上唐代以来的锁阳城南戈壁墓群。
  这些古墓群中的内容都非常丰富,其中尤以佛爷庙湾西晋墓中的彩绘砖画特别引人关注。这些彩绘砖描绘的内容既有表现古代神话和传说故事中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托山力士、李广射虎、伯牙抚琴等,也有反映墓主人生活情景的屋舍、牛车、鸡群、验粮、射猎等画面。如第36号墓中有一幅描绘儿童骑竹马的砖画,画面中间一个3岁左右的孩童身着圆领短袖衣,下身全裸,作弓步(骑马)状,一根竹马弯在胯下,右手扶竹马,高兴地转过头来用左手去拉母亲的右手。孩童右侧立一身穿长袍的男子,或许是孩童的父亲。画工还有意绘出男孩的生殖器,大概想借此强调孩子的天真无邪。整幅画面非常富有生活气息(图18)。
  特别令人惊奇的是,其中一块距今1600多年的西晋墓画像砖上,居然生动形象地彩绘了一条被当代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珍稀鱼类动物——娃娃鱼。画面中,一个婴儿的头部,高高昂扬,连接在一条肥壮的带鱗的鱼身前部,鱼身后部是一段似乎正在摇摆的鱼尾,加上鱼身上那几片动感很强的鱼翅,仅用十几根简洁的弧线和直线便将一条娃娃鱼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图 19)。
  娃娃鱼又叫大鲵,是日渐稀少的国家保护动物,一般在南方的山涧溪河中才能见到。那么,古代敦煌人民怎么会将娃娃鱼描绘进戈壁滩中的墓室中呢?
  从当地和附近出土的其他画像砖所绘内容来看,几乎都和当时墓主人的生活状况有关,各种生产场面如耕地、采桑、放牧,各种动物形象如鸡、 兔、牛、猪,以及各种生活场面如杀鸡、杀猪、蒸馒头、宴饮等,都是当时的现实生活情景,难道这娃娃鱼也是敦煌地区常见之物?
  假如这西晋墓中的娃娃鱼形象,确系当时敦煌人根据当时生活环境所描绘,那这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太可怕了。
  根据古生物专家研究,远古敦煌地区的大漠戈壁在亿万年前是一望无际的绿洲沃野,是恐龙生活的乐园。1992年,中日考察队在这一带发现的鸟龙类恐龙种类,除已记述的马鬃山鹦鹉嘴龙外还有棱齿龙、禽龙、新角龙类等。其中棱齿龙可能是一种会爬树的恐龙,而禽龙类的化石经常发现在低地、沼泽或者河口地段,好像它们是生活在水分比较充足的低地。另外, 发现盘足龙牙齿的嘉峪关戈壁滩,曾经也是湖泊。
  由此可见,古代敦煌地区的环境,应该是有鱼生存的,附近的山溪中也可能有过娃娃鱼。据《甘肃风物志》中记载:“娃娃鱼学名大鲵,是我国现存两栖类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在天水、武都地区的溪流中,曾发现体长一米半、重七十斤左右的大鲵。……它头部宽阔而扁平,躯体粗而扁, 尾以下部分侧扁。吻长而圆,眼位于头背。四肢短而粗壮,前肢各有四趾, 后肢各有五趾。体色呈棕褐,背上有黑色斑块。……现在大鲵也数量稀少, 被列为国家保护的动物之列。”敦煌佛爷庙西晋画像砖上所描绘的娃娃鱼与该记载中的娃娃鱼特征很接近。虽然天水、武都属于甘肃东部地区,气候较湿润,但问题是这些地区“现在大鲵也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敦煌等地区在一两千年前,其气候、环境也可能适合大鲵生长。
  甘肃曾是娃娃鱼的主产地之一。在甘肃省甘谷县西坪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石岭下类型(距今约5200年)彩陶瓶的腹部上(图20),绘着鲵鱼的单独纹样。鲵鱼纹的头部似正面人脸,脸下部有用直线绘出的像胡须的纹样,头顶有一对节肢状的鳃。身子向右侧折曲,尾翘而接近头部,好像鲵鱼爬行时摆动身子的姿态。只画了一对上肢,肢端为四指,与鲵鱼上肢着四肢的特征是相符的。鲵鱼的面部与人面相似,并且长着胡须,身上还有鱼鳞纹。
  在敦煌现在已看不见娃娃鱼的踪影,但其他天然鱼类还是偶尔能见到,如在著名的月牙泉,20世纪80年代能看到一种小小的“铁背鱼”,在泉里成群地游来游去;到了 20世纪90年代,泉水下降,鱼儿越来越少,现在也很不容易见到了。没有人考证这种“铁背鱼”在月牙泉内的历史究竟有多长,但最少也有好几十年。这一现象提醒我们:20世纪80年代在敦煌月牙泉里成群游来游去的铁背鱼,到今天已寥寥无几,或许若干年以后,便会在月牙泉绝迹。
  敦煌佛爷庙湾西晋墓画像砖上所描绘的娃娃鱼,很可能便是1600年前敦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