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性的发髻式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546
颗粒名称: 唐代女性的发髻式样
分类号: K879.41
页数: 4
摘要: 敦煌壁画中唐代女性的发髻式样繁多,是当时女性追新求异、热爱生活的真实体现,其式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椎髻”;抛家髻;半翻髻;双丫髻;双垂鬟髻;.双鬟望仙髻。
关键词: 敦煌 壁画 中国

内容

敦煌壁画中唐代女性的发髻式样繁多,是当时女性追新求异、热爱生活的真实体现,其式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椎髻”,初唐第329窟中的女供养人和晚唐第196窟中的魔女的发髻,便如《汉书•李陵传》中所说的“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图38)。椎髻也可以谓作高髻,即高耸头顶之髻,是古老式样的一种新发展。据《后汉书》卷二十四记载,汉代就有“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的说法。敦煌藏经洞出土的P.4638《孔公浮图功德铭》中有“盛杰临图38初唐第329窟女供养人段文椎髻而孤标”之语,另外在西安、洛阳、太原、新疆等地出土的初唐墓壁画和陶俑中,多有此种不插花钗的椎髻,可见这是一种流行时间长、地域广的时妆。
  2.抛家髻,是开元、天宝时代的新妆,两鬓抱面,余发束于头顶,作各式朵子。据《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 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又世俗尚以琉璃为钗钏,近妖服也。抛家、 流离,皆播迁之兆云。”隐喻安禄山叛乱之后,唐王室流离失所,百姓抛家外逃之意。唐段成式《髻鬟品》也有记载:“长安城中有盘桓髻、惊鹄髻,又抛家髻及倭堕髻。”抛家髻在壁画中颇多,盛唐第130窟都督夫人及其女儿、初唐第205窟女供养人、盛唐第445窟《弥勒经变》中的一些宫女,发式便是抛家髻(图39)。这种不插或者少插花钗的头饰,大约就是敦煌曲子词《倾杯乐·窈窕逶迤》中所说的“素绾乌云髻”。
  3.半翻髻,发髻高耸如翼而向一边倾斜。半翻髻又叫“单刀髻”或“刀形半翻髻”,按其形状、制法可能属于假髻。唐初时流行于宫中,唐段成式《髻鬟品》里有“高祖宫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之语。莫高窟初唐第375窟南壁下层女供养人中的主人都头梳半翻髻,榆林窟中唐第25窟北壁《弥勒经变》中的劳动妇女亦头梳半翻髻(图40)。
  4.双丫髻,又称之为“双角髻”或“双童髻”“总角”等。顾名思义,这种髻式即是将发在头顶两边各扎成一个小髻而得名。这种髻多为侍婢、童仆或男女儿童常梳的发式,未婚的青年女子也有梳这种发髻的,但一般为贫家女儿,如“江头女儿双髻丫……插髻烨诛牵牛花”,便是北宋诗人陆游《浣花女》一诗中对渔家女儿发髻的生动描写。敦煌壁画中也多为侍婢梳双丫髻,如初唐第375窟南、北壁下层女供养人中的侍女或梳双丫髻,或梳椎髻,身穿窄袖衫裙,或持扇,或捧物,或合十, 跟随在主人身后。晚唐第156窟中抱奁侍女也是或梳双丫髻,或梳椎髻(图41)。
  5.双垂鬟髻,将头发分成两部分,在头的两侧各盘卷一髻垂下的发式。有鬟而下垂者,叫作双垂鬟髻;无鬟而又不下垂,并梳于头两侧的发式,则直谓曰双髻。一般未婚女子或侍女、婢伎、童仆等都梳这种发式,自汉至明在民间较流行。 唐杜甫《负薪行》诗云:“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说唐代女子“至老”还没出嫁,仍“双鬟垂颈”(双垂鬟髻)。如盛唐第130 窟《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中的四个侍女便鬓垂双鬟(图42) 敦煌藏经洞出土 S.1441曲子词《柳青娘·青丝髻绾》云:“青丝髻绾脸边芳”, 正是对双垂鬟髻的形象描写。
  6.双鬟望仙髻,流行于初唐及盛唐时期,梳结方式是由正中分发,将头发分成两股,先在头顶两侧各扎一结,然后将余发弯曲成环状,并将发梢编入耳后发内。
  梳这种形式的发髻,以少女为多,中年以上的妇女似不多见。敦煌壁画如中唐第 154窟北壁《报恩经变》“树下弹筝图”中公主的头饰,以及榆林窟中唐第25窟南壁西端“未生怨”中韦提希夫人和北壁 《弥勒经变》中的玉女便头饰双鬟望仙髻 (图 43)。
  这些各具特色的发髻式样,反映了当时不同阶层或不同年龄女性所追求的不同情趣。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