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第299等窟《睒子本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539
颗粒名称: 北周第299等窟《睒子本生》
分类号: K879.21
页数: 3
摘要: 北周时期还出现了一个完全以“孝道”为主题、与中国本土传统伦理思想吻合的故事画,即著名的《瞵子本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题材在北周时期的第299、301、438、461窟四个洞窟中同时出现,可见其受欢迎之程度(图28)。
关键词: 敦煌 石窟 艺术

内容

北周时期还出现了一个完全以“孝道”为主题、与中国本土传统伦理思想吻合的故事画,即著名的《瞵子本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题材在北周时期的第299、301、438、461窟四个洞窟中同时出现,可见其受欢迎之程度(图28)。 据佛经说,迦夷国有一对盲人夫妇,生一儿子取名睒子。睒子自幼便“至孝仁慈奉行十善”,“奉事父母如人事天”。睒子成年后随父母进深山修道,结草庐而居,采野果汲流水以供饮食。睒子“以蒲草为父母作屋施置床褥, 不寒不热恒得其宜”,父母饥饿时,便“取百种果窳”,父母口渴时,便“身着鹿皮衣提瓶行取水”。睒子还常常与“獐鹿众鸟” 一起嬉戏歌唱,“以娱乐盲父母”。但有一天,迦夷国王进山狩猎,追赶鹿群至溪边,正遇睒子披着鹿皮衣在溪边汲水,国王拔箭射鹿,误中睒子。睒子大呼:“谁持一毒箭射杀三道人? ”国王闻声,立即下马来到睒子面前。看见自己射的是人,又听睃子讲述了与父母在山中修行二十余年的经过,国王更是悔恨自责。睒子原谅国王,但说自己身命虽然不足惜,只是死后留下衰老且双目失明的父母无人照顾,甚是放心不下。国王长跪向啖子悔过,并说如果睒子命终,自己便不再还国,一定留在山中供养睒子的盲父母。睒子听国王话之后,释然闭目。国王随即入山向盲父母报告睒子被射之事,并引双亲到睒子处。盲父母见睒子已死,伏尸恸哭,痛不欲生。由于睒子孝顺父母, 感动天地,天神来到睒子跟前,以神妙灌入睒子口中,顷刻之间,毒箭自拔,賧子复活。同时,盲父母的眼前也呈现一片光明。显然,是睒子的至孝, 国王的仁爱,感动了上天,让睒子重生,父母复明。自此以后,迦夷国人“悉奉五戒修行十善”,该地区也风调雨顺,国富民安,昌盛太平。
  不仅敦煌石窟在北周时期绘有不少《睒子本生》故事画,新疆克孜尔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等地区在北朝时期也绘刻有不少《睒子本生》故事画。《睒子本生》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是佛教为了协调与本土统治者的关系,争取广大民众的支持,就从佛经中选择具有忠君孝道内容的故事,绘制、镌刻在佛教石窟中,大力宣扬,借此证明佛教也是主张忠君孝道的。佛经中,有关睒子的故事显然最具忠君孝道思想,故事表现了三种思想:其一,孝亲思想。睒子在深山中采果汲水,孝养盲父盲母二十余年。其二,忠君思想。国王狩猎,误中睒子,但睒子在临终前, 并不怨恨国王,只要求国王关照供养自己的父母。其三,仁爱思想。国王误射睒子,自责其罪,亲自到盲父母草庐前,忏悔谢罪,并愿把二位老人供养终身。
  入乡随俗,择有利而行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变则通,不变则休矣。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