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与须弥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524
颗粒名称: 大千世界与须弥山
分类号: K879.21
页数: 3
摘要: 莫高窟第303、304、305窟这几个洞窟相邻,并且都开凿于隋代初年, 然而洞窟的建筑形制却颇不一样,各具特色,从中可以看到隋初那种竭力追求变革、刻意创新的探索精神。
关键词: 敦煌 石窟 艺术

内容

莫高窟第303、304、305窟这几个洞窟相邻,并且都开凿于隋代初年, 然而洞窟的建筑形制却颇不一样,各具特色,从中可以看到隋初那种竭力追求变革、刻意创新的探索精神。
  当人们从北朝洞窟走进隋代洞窟,特别是进入宽3.6米、深4米的第303窟中,看到那造型奇特的须弥山形中心柱,立刻会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图9)。这里的中心柱,虽然仍位于主室正中稍偏后处,虽然其下半部仍保留方形四面龛的北朝模样,虽然其柱顶也连通窟顶,但中心柱的上半部却改作须弥山状,为上大下小的圆形七级倒塔,上面六级尚存残损的影塑千佛,最下一级塑仰莲及四龙环绕。
  形状不同,功能自然也不同。北朝在窟内设中心塔柱,主要是利用塔柱与南、北壁后部及西壁形成的通道,作为一种“绕行”“礼拜”的殿堂式空间;而隋初的这种须弥山形中心柱窟,虽然也有可 “绕行”“礼拜”的殿堂式空间意味,但更多的是在展示一种宇宙观念,即展示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佛教宇宙观。
  佛教的宇宙观,是以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绕之,再以铁围山为外郭,此为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合此小千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为大千世界;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即十亿个小世界。
  第303窟的须弥山形中心柱,即暗示这个洞窟是一个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小世界。中心柱代表须弥山,窟顶周围的圆形垂幔和中心柱座沿所绘水纹,可能表示“七山八海”,窟顶垂幔周围的垂角纹,可能表示铁围山;南、 北、西壁的天宫栏墙、飞天及窟顶千佛等,可能表示须弥山顶上的三十三天;四壁的千佛画,可能暗示十方诸佛并意味大千世界的无限性;四壁下方的供养人和山林,及中心柱座四面所绘供养人,可能表示世人所处的阎浮提世界;中心柱座下方所绘药叉,可能暗示阿鼻地狱,也可能表示药叉在须弥山间守护诸天城门;窟顶前部人字披所绘《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与佛教宇宙观有一定关系,因为如果有人书写《法华经》,“是人命终”时,即可上生到须弥山顶的“忉利天上”。
  第304窟是主室平面为各宽约1.6米的小窟,其洞窟的建筑形制和北周第296、299窟大体相同,为西壁开圆券形大龛的覆斗顶式殿堂窟。信徒在这里面不再进行绕塔回行的礼仪,只是面朝西壁的佛像作供奉礼拜。
  第305窟主室平面为各宽3.8米的正方形,其窟形既继承了北周第 296、299等窟的覆斗顶和平面呈方形的特点,同时又将第303窟中的须弥山形中心柱,改造为方形中心佛坛,另外又在西、南、北三壁开圆券形小龛。 如果说第303窟的中心视点是窟中的须弥山形中心柱,那么第304窟的中心视点是西壁圆券形大龛,而第305窟则有两个中心视点,一是窟内中心佛坛,二是西壁圆券形小龛。中心佛坛上的佛、菩萨像,给观者一种亲近感,而西壁龛内的佛、菩萨像,则给观者一种距离感,有“若即若离”的效果。由此可见,第303、304、305窟的不同洞窟建筑形制,正体现了隋代初年力图变革创新的探索精神。所以,在参观佛教石窟时,既要观察窟群所在的周边环境,也要注意单个洞窟的外景和内景,并与其他洞窟一起进行纵横比较,如此必然会有更多、更有趣的发现。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