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洞窟建筑艺术赏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521
颗粒名称: (二)洞窟建筑艺术赏析
分类号: K879.21
页数: 9
摘要: 以莫高窟为主体的敦煌石窟,其洞窟建筑形制,一般首先分洞窟前室和洞窟主室。
关键词: 敦煌 石窟 艺术

内容

以莫高窟为主体的敦煌石窟,其洞窟建筑形制,一般首先分洞窟前室和洞窟主室。
  洞窟前室形制大致有三种:敞开式(不完整式)、封闭式(完整式)和甬道式(厚前壁)。
  洞窟前室,是外部空间与洞窟空间之间的过渡,人们从人的世界进入到佛的世界的时候,在这里产生情绪上的转化。
  洞窟主室形制主要有六种: 1.中心塔柱式。又称“塔庙窟”,其形制为:平面作长方形,前部有“人字披”屋顶,后部平顶中心凿留一方形塔柱,塔柱的左右形成通道。
  2. 毗诃罗式。意译为“精舍” “僧院” “住所”,主要是供僧侣坐禅修行用的,因此这类洞窟又叫‘‘禅窟”。其形制为:在主室两侧对称各开小窟(四个、八个不等),小窟一般见方一米余。
  3. 覆斗式。又称“佛殿窟”,其形制为:平面呈方形,覆斗顶(即窟顶为倒“斗”形),后壁(西壁)开龛造像。
  4. 涅槃窟。将涅槃像作为洞窟的主体,前面没有遮挡而使卧像赫然横陈在观众面前。该形制平面一般都作横长方形。
  5. 大佛窟。容纳大佛的洞窟是一个高耸的空间,下大上小,下部平面呈方形,石窟向上弧转收小。窟底佛像前的地方并不宽阔,人在窟底仰视大佛。
  6. 背屏式。四壁都不开龛,而将佛、菩萨等造像安置于窟内中央靠后的坛上,坛四周与四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作通道。所谓“背屏”, 是凿窟之时在坛后沿正中留出的一面石壁,石壁由坛上直通窟顶。 除上述六种主要窟形外,另有一些次要的形制,如第275窟平面纵长, 顶作左右双披盝顶形。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