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破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513
颗粒名称: 白俄破坏
分类号: K512.51
页数: 1
页码: 017-018
摘要: 1922年,在“十月革命”中战败的白俄军官阿连阔夫率残部五百余人逃至敦煌后,被当地官员拘押在莫高窟。
关键词: 革命 历史 苏联

内容

1922年,在“十月革命”中战败的白俄军官阿连阔夫率残部五百余人逃至敦煌后,被当地官员拘押在莫高窟。这些白俄官兵在莫高窟驻扎的5 个多月中,莫高窟惨遭蹂躏和破坏。这些白俄心理极度扭曲,他们将洞窟和寺院中的木质门窗、牌匾尽行拆卸,刀砍斧劈,当成烧火的木柴,在洞窟内架锅、生火、做饭,烟熏火燎。这些形同丧家之犬的白俄,将潦倒绝望、几近疯狂的心情全发泄到壁画与塑像上,还将大量泥塑断手凿目,挖心掏腹,对壁画则胡乱涂抹,乱刻乱描,在莫高窟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印痕(图 17)。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