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归义军政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506
颗粒名称: 曹氏归义军政权
分类号: E0
页数: 1
页码: 012-013
摘要: 五代时期,中原丧乱,敦煌归义军政权自立于西陲一隅。归义军政权于914年由曹议金掌握,此后曹氏统治敦煌长达120余年。这时的归义军政权面临东有甘州回鹘称雄、西有于阗强盛的形势,已失去河西广大地区, 只辖有瓜、沙二州和紫亭、悬泉、雍归、新城、石城、常乐六镇,人口不过万数,势单力薄。在这种形势下,生存于夹缝中惨淡经营的曹氏政权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维持其在瓜沙的统治。
关键词: 战争 历史

内容

五代时期,中原丧乱,敦煌归义军政权自立于西陲一隅。归义军政权于914年由曹议金掌握,此后曹氏统治敦煌长达120余年。这时的归义军政权面临东有甘州回鹘称雄、西有于阗强盛的形势,已失去河西广大地区, 只辖有瓜、沙二州和紫亭、悬泉、雍归、新城、石城、常乐六镇,人口不过万数,势单力薄。在这种形势下,生存于夹缝中惨淡经营的曹氏政权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维持其在瓜沙的统治。
  曹议金任节度使期间,在处理同中原和周边民族关系上,给后代子孙留下两个重要原则:一是无论中原政局如何变化,始终号称“归义军”, 奉中原为正朔,朝贡不断;二是归义军政权与境内各民族分掌政权。因此,图9晚唐第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 曹氏政权一直与中原保持密切的关系,始终使用中原年号,保持着中原的制度和文化。同时,曹氏政权东结回鹘, 西联于阗,用联姻通婚的办法与之修好。
  曹氏时期的敦煌,社会相对安宁,丝路畅通,商业繁荣,使者往来不绝,“自瓜沙抵于阗,道路清溢,行旅如流”,敦煌更是“六蕃之结好如流,四塞之通欢似雨”,曾一度出现“风调雨顺, 岁熟时康,道塞清平,歌谣满路”的升平景象。
  曹氏家族,十分崇尚佛教,开凿了一批规模巨大的洞窟,并且建置了隶属于官府的“画院”,大大促进了当时佛教艺术的发展(图10)。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