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丝绸之路民族的民间谚语和谜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481
颗粒名称: 第七章 丝绸之路民族的民间谚语和谜语
分类号: I057
页数: 24
页码: 276-299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丝路民族民间谚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反映了西域各民族对自然与社会,对劳动与生活富有智慧的理解和思考,闪烁着民族的睿智的光芒。与谚语相关连的还有流传生存在丝路各民族中的民间谜语。它虽小却不失之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在丝路民族民间文学的大花坛上,生长着根深叶茂花艳的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叙事诗及民歌等,也有谚语和谜语,似雏菊点点,点缀其中,分外醒目。收集、整理和研究丝路民族民间谚语和谜语不容忽视,它已成为丝路民间文学研究系统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分支。
关键词: 传说人物 民间歌谣 民间故事

内容

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一种形式短小,含有丰富生产生活经验和某种哲理教训意味的民间文学体载。对此,我国古人曾作过多种解释:“谚,俗语也。”(《礼记》)“谚,传言也。”(《说文解字》)“谚,俗所传言也。”(《汉书·五行志》)“谚,俗之善谣也。”(《国语·越语》韦注)“谚,直语也。”(《文心雕龙·书记》)这些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谚语在语言上的特点,认为谚语是一种广泛流传的俗语。在国外,学者对此也有所描述,认为“谚语为日常经验之女儿”,“谚语为街上的智慧者”①等,已经开始触及到谚语的内容和某些本质。在我国西域丝路古道流域,自古以来生活和劳动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在这些民族中流传着大量的内容丰富的谚语。他们从独特的民族思维出发,以自己的表达方式对谚语进行着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表述;维吾尔人说:“男人脸上最美的是胡须,语言中最美的是谚语”;哈萨克人说:“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炼的话是谚语”;乌孜别克人说:“好的引言,好比宝石镶嵌的指环”,谚语是“先辈的遗言,智慧的双腿”,②等等。这些丝路民族民间谚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反映了西域各民族对自然与社会,对劳动与生活富有智慧的理解和思考,闪烁着民族的睿智的光芒。与谚语相关连的还有流传生存在丝路各民族中的民间谜语。它虽小却不失之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在丝路民族民间文学的大花坛上,生长着根深叶茂花艳的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叙事诗及民歌等,也有谚语和谜语,似雏菊点点,点缀其中,分外醒目。收集、整理和研究丝路民族民间谚语和谜语不容忽视,它已成为丝路民间文学研究系统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分支。

附注

①转引自钟敬文的《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②转引自陶立璠的《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基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出版者:乌鲁木齐

出版地:1994.11

本文讲述了“丝绸之路”是对远古以来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东西交通道路的雅称。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通商之路,而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动脉。世界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就发生在这条道路上或其周围地区。几千年来,它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将继续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丝绸之路”具有数条干线和许多支线,但大致可以分作四条:(一)草原丝绸之路,指横贯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带的交通路;(二)绿洲丝绸之路(也有人称作沙漠之路),指经过中亚沙漠地带中片片绿洲的道路;(三)海上丝绸之路,指经过东南亚、印度,到达波斯湾、红海的南海路;(四)西南丝绸之路,指经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而到印度、东南亚以远的通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