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活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425
颗粒名称: 三、生活故事
分类号: I057
页数: 5
页码: 85-89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丝路生活故事,又称“写实故事”或“世俗故事”。它与前面我们讲到的魔法故事与动物故事有较大的不同,即在故事叙述中幻想成分较少或根本没有幻想性,是一种写实性很强的故事。
关键词: 民族 神话

内容

丝路生活故事,又称“写实故事”或“世俗故事”。它与前面我们讲到的魔法故事与动物故事有较大的不同,即在故事叙述中幻想成分较少或根本没有幻想性,是一种写实性很强的故事。
  丝路生活故事大都产生于西域各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之中。故事的创作者和讲述者是普通的农牧民和其他劳动者,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在丝路生活故事中主要歌颂、同情的对象是各民族被压迫、受歧视的劳动者,揭露抨击的是汗、大臣、巴依以及其他统治阶级、剥削阶级集团中的人和他们的帮凶。揭露阶级社会的丑恶,反抗阶级统治与压迫,是丝路生活故事最突出的主题;歌颂劳动与创造,是其最基本普遍的主题。此外,丝路生活故事寄托着各少数民族普通劳动者的社会理想,述说着他们的道德标准、生活准则、是非观念,表现着他们的好与恶、褒与贬、爱与憎、亲与仇的民族情感。丝路生活故事中所叙述的人物、事件和环境大都是普通农牧民日常生活里的事实和经历,但它又不是真人真事的照搬,而是根据一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趣味,对现实生活现象有选择地提炼、概括,并通过想象和虚构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和生活画面。这类故事不仅现实性强,而且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特色。
  在丝路各少数民族生活故事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当属生活斗争类故事。这类故事大体含有百姓与国王的故事、牧工与牧主的故事、农民与巴依的故事等。这些故事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广大劳动者被剥削、被奴役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国王、汗、牧主、巴依及反动官吏等凶残、强暴、贪婪、愚蠢的嘴脸,表现了丝路各族劳动人民鲜明的爱憎、顽强的斗志和超人的聪明智慧。丝路各民族生活斗争类故事主要有:维吾尔族的《桑树荫影的故事》、《富人和仆人》、《艾山、喀孜和巴依》、《聪明的姑娘和残暴的可汗》等;哈萨克族的《三个吐塔姆兄弟》、《机智的孜牙坦》、《阿比孜牙》、《聪明的牧羊人》等;柯尔克孜族的《自作自受》、《聪明穷姑娘》、《把大臣当马骑的穷孩子》等;塔吉克族的《忠贞的友谊》;塔塔尔族的《金鱼》、《穷人和巫女》;蒙古族的《马头琴的故事》;俄罗斯族的《非凡的纺织工》;锡伯族的《章京和他的女婿》、《鹦哥的故事》;乌孜别克族的《糊涂国王》、《三兄弟》、《塔伊尔与佐哈拉》等。在以上这些生活斗争故事中,维吾尔族的《桑树荫影的故事》⑦颇具代表性。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从前,在一个村庄里有一位吝啬贪婪的色来巴依。在他家门前,通向巴扎(集市)的路边有一株高大的桑树。桑树的荫影随日月出没而移动:上午它可以遮住一大截道路;下午正好罩住整个院子;晚上月亮出来荫影正好覆盖色来巴依的整个屋顶。每逢集日,人们到桑树下歇凉,色来巴依总跑出来将人们从荫影下撵走。有个年轻人十分憎恨巴依的吝啬行为,和大伙凑足了四百块钱要惩治一下巴依。在一个大热天,青年人来到巴依的桑树荫影下休息。色来巴依跑出来吼叫着要青年人离开,否则只有出钱才可以在荫影下坐一坐。青年人花了四百元钱买下了桑树荫影。春去夏来,天气越来越热。青年人和大伙儿逛巴扎来回总在大桑树荫影下乘凉、弹琴、歌唱,色来巴依看到无可奈何。有一天,青年人和朋友们赶着毛驴走进巴依家院子。巴依气得吼叫,年轻人说,我们的桑树荫影跑到你家院子里,我们只得跟着它进来。说完大伙拴好毛驴,躺下休息,巴依气得无话可说。又一天,色来巴依请了许多客人来家作客,客人们纷纷到凉台桑树荫影下休息。正在这时,一群人赶着毛驴进来,在树荫下拴了驴,睡起觉来。客人们吵闹起来,弄得色来巴依丢尽了丑,成了整个巴扎上的奇闻。又有一天晚上,巴依正在睡觉,被房顶上唱歌、跳舞声惊醒,出来一看,年轻人和大伙在屋顶荫影处弹着琴、唱着歌,玩得正起劲。巴依实在忍不下去了,只好花了四百块钱把门前和房顶上的荫影买下来。从此,老婆孩子埋怨他,左邻右舍耻笑他,巴依只好搬到很远的地方去了。此后,这桑树荫影永远成了大伙的。这则故事在情节上虽然有些夸张,但对巴依的吝啬、虚伪揭露得入木三分,热情歌颂了维吾尔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斗争精神,充满着讽刺力量。
  反映西域各族人民的家庭生活和爱情类故事在丝路生活故事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作品主要通过家庭各成员间的伦常关系,且与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交织在一起,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另外在爱情故事中,表现出各民族青年男女对自由婚姻的热烈追求。家庭、爱情类故事主要有:维吾尔族的兄弟俩互相关心帮助的《兄弟俩》;父亲教育儿子勤劳致富的《三条遗嘱》,歌颂忠贞爱情的《可汗与卖酥糖的》、《农家姑娘》等;哈萨克族的揭露封建家长制陋习的《迷信天赋的汗》、《九个叫汹汹的和一个哭泣泣的》,暴露私有制给人际关系带来的冷漠无情的《艾比和泰比》、《无情无义的兄长》,以及“智男智女型”故事《公公聪明还是儿媳聪明》、《机智的少女》、《可汗和哈拉莎什》等;塔吉克族反抗封建专制,争取爱情自由的《开不败的玫瑰花》、《热娜古丽》等;柯尔克孜族的歌颂妇女聪慧、坚贞的“巧女型”故事《聪明的姑娘》、《牧童汗王和他的妻子》、《三儿媳》、《坚贞的妻子》;在回族中有赞美团结互助的《薛大和银铃》、《玉雕茶碗》,批评婆婆虐待儿媳的《兽面人身画的由来》,反对重男轻女的《五只小花鹿》,歌颂爱情的《麦燕》等;锡伯族的谴责后娘虐待前妻之女的《孤女和黑牛的故事》;达斡尔族的《聪明的媳妇》、《伊玛迪》等;塔塔尔族的《失去亲妈的姑娘》等。
  在丝路生活故事中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故事。如各民族中流传的生产能手和能工巧匠的故事。哈萨克族中诉说冬不拉乐器来历的《冬不拉和阿肯》,叙述了阿肯制作冬不拉的智慧和才能以及精湛的手艺;强盗与强盗伙的故事,《七个强盗和莫门拜》表现了哈萨克牧民对存有强盗这种丑恶现象的憎恨;懒汉故事,维吾尔族《四个抽麻烟的懒汉》讽刺了好逸恶劳的生活现象,令人可气可笑。
  最后,我们在结束丝路生活故事叙述时不能不提及到一部重要而有价值的故事集,即流传在丝路南端的喀什、和田一带的维吾尔族民间故事《鹦鹉的故事》。这部作品由三十五个小故事串连而成,集中而较全面地阐明了维吾尔族人民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鹦鹉的故事》深受印度民间故事《五卷书》的影响,在内容与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开头和结尾所设置的规定情景:到外地经商的马衣木乃的妻子海吉斯太受不住王子的引诱,动了邪念,在夜里要去与王子幽会。鹦鹉巧妙地在她要去幽会时用讲故事拖住她。接连三十五个晚上,鹦鹉讲了三十五个故事,拖住海吉斯太,使她误了约会时间。最后,在第三十五夜故事讲完之后,海吉斯太思想发生转变,打消了去和王子幽会的念头。
  《新疆民族文学》选择了其中二十四个小故事,大体含有这样一些思想内容:颂扬美好的道德标准,谴责不道德的行为(第一夜故事、第三夜故事、第五夜故事、第六夜故事、第七夜故事、第十一夜故事、第十五夜故事、第十七夜故事、第十八夜故事);赞美智慧、团结、虚心和力行(第二夜故事、第二十二夜故事、第二十三夜故事、第三十二夜故事、第三十三夜故事);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恶人(第三十四夜故事、第十三夜故事、第三十夜故事)等等。《鹦鹉的故事》大约产生于伊斯兰教传入丝路维吾尔族地区的9世纪以后,处于兼有汉民族和西域特点的回鹘文化高度发展时期。作品充满着比较浓厚的宗教观念,主要是伊斯兰教观念,如它所颂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准则与伊斯兰教教义中的“公正”、“行善”、“践约”、“恕人”等一脉相承;也有一部分佛教观念,如自我净化,以德报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心肠不好财产就会得而复失等。其中,会讲故事的鹦鹉,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众多听众和读者心目中,这不再是一个关在笼子里、红嘴绿羽的鹦鹉,而是一个头缠白布、身穿宽大袷袢、充满智慧和热情的先知形象,是一个真理探求者的形象。
  总之,《鹦鹉的故事》凝聚着丝路维吾尔族人民的传统美德和人生哲理。它所赞美的那种真诚、智慧、团结、虚心、克己、力行、慎独、自我牺牲,它所反对的那种淫乱、欺诈、自私、贪婪、缺乏自知之明等,不仅真实地表现了那个历史时期人民的思想感情,即使在今天的社会也富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附注

⑦见《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选》上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出版者:乌鲁木齐

出版地:1994.11

本文讲述了“丝绸之路”是对远古以来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东西交通道路的雅称。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通商之路,而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动脉。世界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就发生在这条道路上或其周围地区。几千年来,它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将继续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丝绸之路”具有数条干线和许多支线,但大致可以分作四条:(一)草原丝绸之路,指横贯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带的交通路;(二)绿洲丝绸之路(也有人称作沙漠之路),指经过中亚沙漠地带中片片绿洲的道路;(三)海上丝绸之路,指经过东南亚、印度,到达波斯湾、红海的南海路;(四)西南丝绸之路,指经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而到印度、东南亚以远的通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