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图书馆
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辕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街巷旧事》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238
颗粒名称:
辕门
分类号:
U412.37
页数:
10
页码:
020-029
摘要:
今中央广场正北,元代为兰州知州衙,洪武二年(1369年)兰州降为兰县,遂为知县衙。
关键词:
城市街道
张掖路
兰州
内容
今中央广场正北,元代为兰州知州衙,洪武二年(1369年)兰州降为兰县,遂为知县衙。建文元年(1399年),肃王移藩兰县,将兰县移往内城西南(原大众市场),而将兰县县衙扩建为王府。明末李自成部将贺锦攻入肃王府,一把火烧为灰烬。康熙五年(1666年),析陕西省西部建置甘肃省,以兰州为省会,因无现成衙署,甘肃巡抚刘斗遂率先捐俸,巡抚以下各官员量力捐俸,在肃王府废墟上建成巡抚衙署,除购买木材等建材和雇用工匠外,还从废墟中拣出砖石,用于工程。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废甘肃巡抚,陕甘总督移驻。入民国先后为甘肃督军、甘肃巡按使、甘肃省长兼督军、甘肃督办、甘肃省政府等驻地。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甘肃省人民政府驻地。 清代巡抚掌管一省军政、行政,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的军政、行政,因此其衙署前均设辕门。辕门是古代帝王巡幸、田猎时,在临时驻地用车辆搭成的门。具体做法是在其出入之处,仰起两辆车子,将辕条相向交接,形成一道门,门的两侧用车辆围起来,作为屏藩,便于防守,以策安全。后来指军营营门,以及总督、巡抚等官署大门用木栅栏围成一圈的广场。 陕甘总督管辖的地域甚为广袤,管辖今陕西、甘肃、宁夏全境,及新疆乌鲁木齐天山以北地区与青海省河湟地区。陕甘总督署大门外,也设置一圈由“乂”形木架组成的木栅栏,开三处辕门。正对大门的辕门为三楹牌坊,高大气派,正中题额“宪纲文武”,宣示总督有“总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的职掌。此门通常关闭,只供总督出入,称之为大帅出辕或进辕。东西两侧各开一小门,供官员将弁书吏日常出入。木栅栏圈东西两侧各有一座辕门,亦为三楹牌坊,但较为卑矮。东辕门,俗称东栅子,位于中央广场东缘、张掖路口,题额“节制三秦”;西辕门,俗称西栅子,在广场西缘、张掖路口,题额“怀柔西域”;题额点明了陕甘总督管辖的地域,并提醒要对西北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栅辕内东西两侧各建一座乐楼,俗称吹响楼,为大帅出辕时奏乐之所。栅辕内外各树两根高大旗杆,上端有方斗,大如一间小房子,老鹰筑巢其中,顶端有锡顶,大似方桌,旗杆下部直径三尺,顶部直径八寸,高十来丈:栅辕内的在今省人民政府大门两侧;栅辕外的在今酒泉路北段东西两侧,东侧的在原邮局报纸杂志部,西侧在原市图书馆门口,用青砖砌成高大砖墩,用以加固。 古代马厩豢养猴子,认为可使马匹避瘟疫,故以谐音称之为“弼马温”。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 “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宋人朱翌《猗觉寮杂记》亦载:“养马家多畜猴,为无马疫。”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则进一步指出: “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都说明古人有在马厩畜猴以避马瘟疫的习俗。现代医学经试验证明:母猴尿液散发出的气味,有预防、抑制马匹瘟疫的作用。当然,猴子天性活泼好动,养在马厩里上蹿下跳,引得马匹随猴起舞,亦能起到锻炼马匹体能的作用。因此,清代兰州军营像全国各地军营一样,马厩均豢养猴子,以预防瘟疫。但是,百密总有一疏,话说晚清,在兰州城隍庙北部的后营马厩,一只猴子逃逸,饥渴时流窜民宅,偷吃偷喝,毁坏东西,惊吓妇孺,绿营兵勇合力捕捉,它像飞檐走壁的侠客,在屋顶墙头,奔跑跳跃,攀缘辕门旗杆,躲藏在木斗里,爪子搭起凉篷,做着鬼脸,嘲笑束手无策的兵勇,过后,依然骚扰市民。最后,兵勇求助一位架鹰猎兔的驯鹰手,他将驯鹰放空,盘旋数圈,奋爪猛扑猴子,猴子四肢扑打,驯鹰无法下嘴。驯鹰手将驯鹰架到黄河边,让驯鹰先在水边扑腾扑腾,再往沙滩上扑腾,蘸上沙粒,最后放鹰搏猴,猴子龇牙咧嘴胡乱扑打,驯鹰鼓翼俯冲,沙粒落入猴眼,乘猴子揉眼之际,利爪攫起猴子,将其半空抛下,可怜顽猴肝脑涂地,一命归西。 最高旗杆上悬挂绣有督署、省署最高长官全衔的旗帜:清代绣有陕甘总督全衔,入民国绣有甘肃都督赵维熙、甘肃督军兼行政长张广建、陆洪涛全衔。这种旗老百姓称之为“帅旗”,因为他们都统帅军队。帅旗飘扬,尽显封疆大吏威仪。张广建虽为民国的省级高官,但清代官僚气息很浓,坐绿呢大轿,扈从簇拥,与清代的督抚无异。然而风起风停之际,帅旗往往会夹在木斗与旗杆之间,很不好看,那些武艺高强的兵勇,只能看着,毫无办法。清代是如何扯旗,恢复飘扬的,史无记载。晚清民初,一遇夹旗,兵勇往往请求放午炮的炮手杨聋子,此人身手矫健,手脚并用,甘肃督军张广建三下五除二就能攀缘到14丈高的旗杆上端,把帅旗从夹缝中扯出,哗啦啦飘扬,他出溜一下滑下旗杆,脸不红心不跳,这是吸引市民观看的绝招。 督署大门正南中心部位,即今中央广场花坛中部,凿有一个月牙形深池,青砖砌就内壁,名叫月牙池,池正中建一座石拱桥,称月牙桥,桥正对辕门。月牙池是“要要吃” (乞丐)头头的栖息之地,也就是丐帮头头的居所。他们多为官商富贵人家的子弟,因家道中落,房地产卖尽,身无谋生之技,又不屑于沿街乞讨,就以月牙池为栖息之地,总督出辕,都要奏乐,鸣炮开道,令百姓人等肃静、回避。这时,要要吃套上黄夹夹,举起“肃静”“回避”的虎头牌,在八抬大轿前充当临时仪仗,高呼“嗷……”,为之开道,事竣,得点赏钱,用以糊口。另外就是凑在“红白事”上,混吃混喝。他们常在麻衣铺(租赁孝衫和喜轿的铺子)打听消息,丧事上烧几张往生钱,磕几个响头,则可混顿酒席吃,有的大户还会赏几个“盘” (顶端镶一枚红枣的白面馒头,为祭品)、一碗“碗儿菜”(糟肉、扣肉之类的蒸菜)。喜事上送一副红纸喜联,说些大吉大利的吉祥语,也能吃酒席,恭维到位,则能得点赏钱,临走将喜联收回,上面未曾写字,以备下次再用。毕竟是脏兮兮的“要要吃”,大户人家特为他们设席于门道内,决不令他们与贵宾共席。 过月牙桥向南有一条甬道,路基略高于广场,通过辕门,向南延伸到今道升巷金石巷与黄家园玉石巷一线,就被一座东西的照壁所阻挡。照壁北面绘有一匹形似麒麟、狮子的怪兽,名叫“贪”。它张开血盆大嘴,意欲吞食一轮圆月,称为《戒贪图》,隐喻“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用以警诫官员戒贪廉政。 辕门与照壁之间,即今酒泉路北端至金石巷段,东西两侧建有几十间平房,称为朝房,出售成衣和文武官员的官服、顶戴花翎、宝石、翡翠、朝珠、扳指、鼻烟壶等。入民国朝房成为估衣铺,主要经营旧衣物和寿衣、寿鞋。紧挨甬道两侧,是热闹的地摊,无外乎铜器铁货、旧衣杂货、古董什物。甬道上摆满小吃摊,有牛肉面、肥肠面、水晶包子、糖油糕、油茶。因此,辕门成为兰州城里最有人气的大众市场,所以有“乡里人进城,离不了辕门,隍庙会馆,月牙桥上一缓(休息)”的谚语。 辕门白天是杂货摊、小吃摊,傍晚小贩收摊回家,昏市又开始了,虽然只有两个钟头左右,但充满了活力,卖汤面条、烂者香(羊杂碎)等便宜小吃,是单身穷人填饱肚子的地方。还有说书的、打拳卖艺的、打着梆子唱秦腔的,是民众劳作一天晚饭后,享受文化生活的地方。民众听了说书的评说《三国》《水浒》《七侠五义》等,对历史文化有了粗浅的了解,无形中受到了忠君爱国、仗侠行义等传统伦理道德的熏陶。 1927年,甘肃督办刘郁芬彻底改造辕门,拆除栅辕、乐楼、照壁,填平月牙池,建一座八面讲演亭,并设立一座大时钟,供市民把握时间。还在甬道两边盖起两排木房子,租给摊贩使用。不久,传闻国民军首脑的老婆咽喉害病,阴阳说盖木房子坏了风水所致。一夜之间,拆除木房子,次年又拆除四个大旗杆,将辕门市场迁入普照寺。因为冯玉甘肃督办刘郁芬祥笃信基督教,1927年在河南废寺逐僧,将大相国寺改成市场。刘郁芬紧跟长官不迟疑,遂将普照寺改为中山市场。 刘郁芬虽然将封建的清代辕门拆除了,把杂乱的地摊市场迁走了,但有一样封建的物事未曾废除,这就是清代的放炮报时制度。至迟到清代兰州就有在辕门放炮报时的制度,俗称“放午炮”。炮是一尊铸铁筒,高约40厘米,直径约10厘米,内装火药,上填黄土,炮手点燃粗香,插入炮眼点燃火药,快速转移,数分钟后,发出巨响,震天撼地,屋瓦撼动,声传周围十多里。清代一天放五次炮:傍晚七点放一炮,称“头炮”;夜十一点放两炮,称“二炮”;子夜零点放一炮,称“子炮”;凌晨五点放一炮,称“醒炮”;正午十二点放一炮,称“午炮”。清代,炮手点香计时,晚清已用怀表。民国时,炮手是个头发花白,高个子,背微驼的老人,人称张聋子,盖常年放炮,震聋耳朵之故。张聋子住在旗杆墩子旁的炮房里,在原市图书馆址。到民国,一天放三炮:黎明五六点放“醒炮”,有唤醒功能,亦即起床炮;中午十二点放“午炮”,是下班进午餐的号炮;入夜八九点放“二炮”,是夜禁的号炮,当时满城四关设城门,各街巷口设木栅门,二炮一放,城门、木栅栏门一律关锁,人们就要吹灯睡觉。每年元宵节及其前后共三夜,取消夜禁,各门敞开,普天同庆闹元宵,所谓金吾不禁。新中国成立以后,只放午炮,1955年移至白塔山放午炮,1957年废除。 抗战时,日寇轰炸兰州,辕门周边建筑物多被炸毁,当局遂将原栅栏圈地皮拍卖,令拍到地皮的商家按统一标准建二层楼,青砖立面,砖券窗户,一圈二层楼圈为一个椭圆形广场。1941年,当局将辕门中心的八面讲演亭迁至中山林山坡上,并将大时钟拆除,由此兰州市第一处广场出现了,以地据兰州内城中心部位而得名中央广场。 中央广场西南有生活书店,店主张子杰,山西猗氏县人。出售开明书局、生活书局的进步图书,善于跟各地各界名人打交道,求得萨镇冰、高一涵、老舍等人的书法。新生书店代售航空奖券,雇洋操鼓号队吹吹打打,吸引行人购买奖券,但看热闹的多,购买的少,以至奖券积压得很多,不料新生书店广告开奖时,里面有头奖,获奖金巨万,一夜暴富。张子杰凭借杰出的社会活动力,竞选为兰州市参议会参议员,为兰州市的市政设施、文化设施建设提出许多好的提案。1945年,张子杰提出《建议请市府从速在中央广场树立标准钟以授人时案》,称: “方进化百业日繁,时间正确与一切工作极有关系,若时稍差一分,则全市工作上之损失迨难数计,是以繁荣都市较大教堂工厂均有标准钟之设置,本市从前在中央广场设有大时钟一座,因讲演厅被拆,钟亦拆去。”建议: “拟将旧钟制置中央广场或电厂三层楼上,俾市民确知时间。” 1946年,兰州市市长孙汝楠为改良社会风气,开展守时运动周:要求机关团体及市民开会、宴客,准时参加,不得任意迟到。为顺应民意,拟在中央广场中心建造四面标准钟一座,由上海震旦大学土木建筑系毕业的柴应龙设计。不意开挖地基时,甘肃省主席谷正伦忽患喉病,风水师说有人在您门前插了一箭!谷正伦命令孙汝楠停建。孙汝楠、柴应龙向谷正伦反复解释,谷正伦命令降低高度。四面钟建在圆形花坛中心,高两三米,四面体,自下向上逐渐收缩,每面上部各置一面大钟,其下各刻一幅标语: “遵守时间”“把握时间”“爱惜时间”“利用时间”,以提醒市民珍惜时间。花坛内设置喷泉,种植花草,成为当时兰州的第一处街心小花坛。 张子杰还提出《中央广场交通马车、汽车两站地区实行夏令清洁,力谋公共卫生案》,称:中央广场为交通马车、公共汽车站,骡马粪尿遍地,臭不可闻,汽车站垃圾堆积,苍蝇为害。建议车户清除骡马粪便,违者罚款;汽车站人员清洁站前卫生。 1959年拓宽中央广场时,将四面钟拆除,立建一旗杆,并将省人民政府门前的一对石狮,移至五泉山公园“乐到名山”门前。 从新中国成立初到1958年,每年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都在中央广场召开庆祝大会,举行群众游行。主席台搭在省人民政府大门口,一般用拖车搭拼而成,上铺木板,再铺红地毯,摆一溜桌子,上铺单子,正中放麦克风。还要用三合板搭一座彩门,横额是会标,两侧是标语,红底金字。届时,省市党政军领导坐主席台,苏联专家站在观礼台上,由兰州市长主持典礼,省上领导讲话,游行开始,在音乐声中,穿过主席台,接受领导检阅。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广场东南部为食品店、石华治印社、北京包子馆;西南部为糖果商店、钟表铺、唱片社、线铺子、马保子牛肉面馆。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7.2
本书以城关地区老路老街老巷地名为切入点、出发点,通过探寻它的由来、含义、沿革,侧重搜寻这些地名的今世前身,以及人物、事件、社会百相,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