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图书馆
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侯府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街巷旧事》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234
颗粒名称:
侯府宅
分类号:
U412.37
页数:
1
页码:
014-020
摘要:
鼓楼至辕门西栅子,明代称鼓楼东街。清初称侯府宅,或侯府街。侯府宅是由靖逆侯张勇的宅邸而得名的。
关键词:
城市街道
张掖路
兰州
内容
鼓楼至辕门西栅子,明代称鼓楼东街。清初称侯府宅,或侯府街。侯府宅是由靖逆侯张勇的宅邸而得名的。遗址在今张掖路中广大厦新世界商厦中部。张勇被乾隆誉为“有古名将风”的人。张勇,字飞熊,陕西洋县人。明末副将,降清后,因镇压米喇印、丁国栋反清起义,升甘肃总兵。后随洪承畴进攻云贵,破明军于七星关,迁云南提督。康熙二年(1663年)河西动乱,诏令张勇任甘肃提督,经营八年,“西疆安堵……耕获不扰,商旅流通”。康熙十二年,吴三桂等“三藩”叛乱,各地驻军叛清响应,张勇力战,收复兰州、巩昌(今甘肃陇西)等地,并固守巩昌、平凉,隔断陇、蜀两地与吴三桂军的联系,为平定“三藩”之乱建立殊勋,加靖逆将军,晋靖逆侯,进少傅兼太靖逆侯张勇子太师。自张勇任甘肃提督,甘肃始设提督,驻甘州(今甘肃张掖市)。提督为一省绿营兵的统帅,掌管全省的军政,与总督、巡抚并称封疆大吏,但受总督、巡抚的节制。张勇长年镇守甘州,那里有衙署,也有宅邸,何以在远离甘州一千多里的省城兰州繁华街道又建宅邸?这是因为张勇每年少不了到省城公干,那得有个住所,这是清代乃至民国时期外放高官的通例。乾隆三年(1738年),废临洮府,置兰州府,兰州降为皋兰县,将兰州文庙(今兰州二中址)升为兰州府文庙,靖逆侯宅邸遂改置为皋兰县文庙。新中国成立初期开设延寿巷幼儿园。2001年,拓建张掖路,拆除皋兰县文庙,迁至九州台重建。在这里建起中广大厦,入驻新世界百货。 皋兰县文庙西邻一座官产大四合院,一院两进,一砖到顶,方砖铺地。宣统元年(1909年),甘肃提学使王新桢将甘肃法政学堂移入此院,招收全省各府州县举人、贡生、生员100人,以培养各级官吏。宣统二年,法政学堂迁入甘肃举院。1913年,此院开办正本书局,由临洮牛厚斋经营。五四时期,出售《新青年》等杂志。1930年,临夏书商何全志在此院开设商务印书馆兰州经销处,因为不熟悉上海出版界的情况,货源不足,终至倒闭。何全志看到电影能挣钱,又投资在街对面大金台(原妇幼用品商店址)开办电影院,由上海提供影片。何全志不懂行情,被上海人耍了,订好的影片常常不来,即便逾期来了,也多为画面不清晰的影片,结果倒闭,血本全无。 皋兰县文庙往东就是道升巷北口,再东为五金商店、肉食铺、中华路小学、甘肃省工艺美术社,然后就到辕门(中央广场)了。 侯府宅街路北,兰州府城隍庙东临衙署,明代为肃藩淳化王府,明末被贺锦焚毁。康熙八年(1669年)建为甘肃布政使司署,简称藩署。民国初年先后入驻甘肃省财政司、甘肃省国税厅。1917年6月,郑元良处长改为甘肃全省警务处,改修砖砌大门,修葺庭堂、花园。1922年,省长潘龄皋改为甘肃省长公署。1932年改为甘肃省政府民政厅。抗战胜利后,改为甘肃省参议会。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兰州军分区、兰州警备区。2000年以后,兰州军分区迁往安宁区,大门成为商场,门内为军分区家属院。 藩署自南朝北为大门、戒石坊、仪门、东西科房、左右广积库,中为紫微堂、宅门。宅门内为风云堂,堂左右为内库,堂北为迪知堂,迪知堂北为照房。风云堂东为仰山堂。迪知堂东北为乐寿堂,乐寿堂东南为升让堂。堂北为若己有园。大门内,东为关帝庙,庙东为新饷所,西为照磨署、库大使署。布政使掌管一省之行政,总司全省之钱谷出纳,并承宣政令,考核所属州县。 大堂即紫微堂,咸丰七年,悬挂楹联曰: “兰省喜轻重,六载复承新雨露;樗材惭莫补,寸心犹懔旧冰渊。”1925年,省长薛笃弼改建紫微堂为进思堂,并撰书两副楹联曰: “先进可师,读圣贤遗训千言,无非教忠教孝;慎思而动,本我辈良心一点,方能正己正人。”“步步进行,作事当顶天立地;时时思考,在官应济物利民。”薛还在堂内撰书两副楹联曰:“进一步算一步,勿躐等勿自封,这才是脚踏实地;思无穷事无穷,惟小心惟努力,方不负头戴皇天。”“君子秉廉耻,无廉则无耻,事事检点,休留下千古骂名;好官贵仁明,不仁由不明,时时省察,要知道百姓艰难。”这些官箴在潜移默化中提醒官员注意操守。 甘肃布政使署东有佛照楼,系晚清民初的高级旅馆。1931年“雷马事变”后,陕军十七师师长孙蔚如率师以宣抚使名义入甘平乱,他联合驻扎陇东的新编十三师师长陈圭璋,一路扫平国民军雷中田的阻击,12月11日进入兰州,遂代理甘肃省政府主席,派旅长杨渠统(即杨子恒。1898年—1961年)兼任兰州警备司令,接管城防。陈圭璋率部协助孙蔚如,冲锋陷阵,流血牺牲,占领兰州,居功自傲,不满对他的职务安排,多有怨言,孙蔚如遂动杀心。元宵节之夜,陈圭璋观赏街道迎春花灯、社火后,回到佛照楼旅社,与友人打牌赌钱,孙蔚如派杨渠统率兵包围佛照楼,抓捕陈圭璋,将其活埋在甘肃省长公署西花园(清代若己有园),收编其部队,铲除了异己,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事后,孙蔚如发表《为处置新编十三师叛变告陇东十三县民众书》,罗织陈圭璋的七大罪状,为自己的不义之举编造所谓正当理由,引起全省各界强烈不满,一致惋惜陈的冤死,谴责孙的阴险。 佛照楼后来改建为中华商场,实则一条弯曲小巷,上搭天棚,两侧为鳞次栉比的货摊,陈列各色布匹、鞋帽、针头线脑等小百货,人声鼎沸。拐几个弯北出,就是杨家巷,巷北为清藩署若己有园。1934年,甘肃省政府主席兼民政厅长朱绍良创建省民政厅附设初级小学,1936年,在花园南增设高年级,改称为甘肃省立侯府宅小学,即今通渭路小学。花园北为甘肃省图书馆,即今甘肃省群众艺术馆。侯府宅小学东拐就到励志路(今通渭路)了。 佛照楼东侧是清末民国时的大金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大金台旧址开办妇女儿童用品商店,老百姓径称为“妇幼商店”或“妇幼”。这是由上海迁兰的妇女儿童用品商店、泰昌公司与兰州的几家小商店组合而成的。1969年改建为二层楼,营业面积1200多平方米,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兰州为数不多的时尚商店。临街的五个玻璃大橱窗里,展示着上海流行的各种款式的女装,并且穿戴在美女模型上,随时更换,引领了兰州女士着装最新潮流,上海滩上的最新时装一周之后就会在兰州街头出现,可见兰州女士的审美感转换之迅速。其中好多是青年女工,靠着吃馒头就咸菜,省下来的钱购买的。 1955年前后,在中华商场西侧开设友谊商店,是为苏联专家购物专设的商店,中国人不能购物。时值中苏蜜月时期,有许多苏联专家在西固援建兰炼、兰化等石油化工企业。每逢星期天,他们举家乘华沙小轿车,来到张掖路,男士高大健壮,戴礼帽,打领带,穿西装、皮鞋,他们的太太及儿女一律穿花色鲜艳的布拉吉(俄语裙子的音译),数步之外都能嗅到浓烈的香水味。他们笑谈着进入商店,尽情购买市面上见不到的紧俏商品,有瑞士名表、时装,法国香水、葡萄酒、进口罐头、进口咖啡、外国名牌香烟,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妇幼用品商店再东为宝生照相馆,蒋信庭所开。 房顶的前半部及立面安装玻璃,采用自然光,房内悬挂白布,学徒听从师傅指挥,拉动白布,调节光线的强弱,师傅则将头钻入黑色幕布覆盖中的相机对焦,来回移动带轮子的大座机,使之聚焦,然后将镶嵌在木盒的胶卷,装入相机,拿着一个橡皮球,指挥顾客处于最佳状态,捏橡皮球曝光。 通渭路南口为天生园,前店后堂,东邻玉盛祥眼镜店。再东为中华书局兰州分局,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新华书店。再东为庆仁堂中药店,三开间两层木楼,东西两侧为玻璃橱窗。西侧装置一只白额吊睛老虎,是虎皮所制标本,虎头微偏,眼窝嵌入电灯泡闪闪发光,血盆大嘴咧开做呼啸状,虎牙锋利森白;东侧装置一只用梅花鹿皮所制标本,鹿茸分杈,嘴衔一支灵芝草,引得小孩围观。中间二层有阳台栏杆,悬挂“庆仁堂”木匾。1974年年末,在庆仁堂和新华书店旧址,建起四层新华书店大楼,为全省图书发行中心。 再东到西栅子,就是雅园浴池。雅园浴池开设于1912年。晚清河州秀才蒋步颖,于民国初年,约几个朋友在雅园洗澡,赋《与诸友雅园洗澡》七绝两首: “习罢兰亭字一张,墨精着纸淡飘香。有朋宣究卫生法,惹我肩随上浴堂。”“沂水未能远浴身,雅园结伴两三人。扣盘恍解汤铭意,就算吾曹尚日新。”第二首诗说孔门弟子曾皙,暮春结伴沐浴的沂水远在山东,只好结伴在雅园沐浴。后二句语出《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扣着茶盘,似乎理解了商汤盘子上的铭文:过去的日子,是新的;当今的日子,是新的;未来的日子,是新的。我们也要不断更新思想,修身积德。1956年,上海登记理发店迁到兰州,与雅园合并,称登记理发店。1964年,改称人民理发店,为甲级理发店。 辕门以西街道几乎集中了兰州城的全部银楼,西大街有林生昌、天一恒,侯府宅有长盛裕、元恒泰,西栅子有仁和永。虽然全国各地都称银楼,但是东南各大城市的银楼金银首饰兼营,工艺精良,款式新颖,而兰州的银楼只制作、出售银首饰,顶多能在银首饰上包金,20世纪30年代尚未掌握镀金技术。所制银质簪子、镯子、戒指、长命锁、耳坠子,主要供外县及农村人购买。而制作的实用性银器,如餐饮具酒壶、酒提子、酒盅子、筷子、勺子、蘸池等,生活小用具,如挖耳子、刮舌子等,顾客多为城里人。刮舌子长条状,长约20厘米,宽约1厘米,两边稍窄,薄如牛皮纸,极富弹性,每晨刷牙漱口后,用以刮舌苔,1960年以后逐渐消失。如果要买金首饰,则要去金店购买。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7.2
本书以城关地区老路老街老巷地名为切入点、出发点,通过探寻它的由来、含义、沿革,侧重搜寻这些地名的今世前身,以及人物、事件、社会百相,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