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汉庙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唯一号: 151835020220000057
作品名称: 好汉庙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534.pdf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057
主题词: 民间文学

作品简介

菏泽城内广福街北段原先叫好汉街,提起好汉街的来历,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曹州连年大旱,田土龟裂,颗粒无收,老百姓断绝生计。知府在衙前设粥棚赈济。四乡百姓闻讯纷纷赶来。可有的一连几天也难得一碗稀粥,不少老人和孩子昏倒、饿死在街旁。有的官员却借救济百姓之名填饱了私囊,富户官绅也乘机在这里争买奴婢,半斗米可换得一个姑娘,一升粗粮就可换得一童男。这时,有徐氏三兄弟,见此情景,义愤填膺,率领饥民闯入衙门抗议。知府避而不见,饥民们一怒之下砸了大堂,又冲到大户人家,开仓分粮。事后,官府抓捕了几百人,还放风说抓不到首犯,都要被处斩。在外地避难的徐氏三兄弟听说后,便自动回城自首,把“谋反”的罪名担在自己身上。三兄弟舍身成仁,饥民们避免了一场灾难。徐氏三兄弟被官府杀害后,人们怀念他们的义勇和恩德,便自动捐款,在他们就义的地方修建了好汉庙,为他们画象塑身,年年祭祀,这条街也就被人们叫做“好汉街”。故事至今还在流传。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