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夹弦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唯一号: 151834020220000757
专题名称: 两夹弦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19/001
起始页: 0671.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产地: 菏泽

专题描述

两夹弦:是流行在鲁西南的一种民间地方小戏。它是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逐步形成的。因为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一一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弓上所系的一股马尾拉奏而得名,群众也称它为“二夹弦”或“大五音”。 两夹弦的唱腔是板体腔,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板、三板、北词,另外还有娃娃、山坡羊、堤子、赞子、砍头檄、栽板、哭迷字等。传统剧目近百出,多为“三小”戏,如《大帘子》、《二帘子》、《站花墙》等。在表演方面,除个别剧目仍保存着载歌载舞的花鼓表演动作外,一般都是以唱为主,有时站着不动稳唱百多句。后来,受柳子、梆子等剧种的影响,学习了跑圆场、甩水袖等基本功以及武打表演艺术。 建国后,两夹弦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不少地方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仅菏泽区内就有菏泽县新艺剧社(后为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巨野县新艺剧团、单县新民剧团、定陶县两夹弦剧团。1959年11月,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由著名演员黄云芝主演,在济南为毛泽东演出了古装戏《三拉房》。接着,参加山东省联合演出团,晋京汇报演岀,曾三进国务院。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两夹弦剧团演出的《三拉房》剧目,并与演员合影留念。 四平调: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省接壤地区的一个年轻地方剧种,由一种民间演唱艺术一一花鼓演变而成。它以花鼓为主,吸收了豫剧、评剧、京剧的曲调而形成,开始叫“四拼调”,后改为“四平调”。1930年,由花鼓艺人王汉臣、邹玉振、甄友明等自发成立了花鼓“大兴班”。1933年进入济南大观园演出时,租赁了大戏服装,起角登台演出,由曲艺形式发展到半曲半戏的形式1945年春,开始了上弦伴奏的尝试工作。他们以花鼓的“平调”作为唱腔改革的基础,剪头去尾,留其精华,去掉不必要的虚字、虚词,保留了“平调”的板式结构的艺术特点,用京剧反二簧的一个乐汇作为男唱腔的头句腔,把评剧的一个乐句略加修改,作为女唱腔的煞腔。这样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改革,艺术形式逐渐完善,形成了独立的地方剧种。建国后,成武、曹县、单县、鄄城先后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演出范围遍及城乡。 四平调的剧目,反映男女爱情、家庭伦理的“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较多。建国后,又移植和编写了一些现代戏。经过加工整理的《陈三两爬堂》、《三告李彦明》是该剧种很有特色的传统剧目。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