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存款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唯一号: 151834020220000749
专题名称: 储蓄存款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19/001
起始页: 0460.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清末,全区私人银钱业兴盛,部分钱庄银号争相开展储蓄业务,集聚资金,发放给个体工商业者,从中牟取厚利。抗日战争前夕,美国储会东明代理处开办的储蓄业务有定期、活期、存本付息等,参加储蓄的多为地主、商人。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开展了储蓄存款工作。瑞华银行1946年7-9月份吸收存款6310.4万元,据冀鲁豫分行1948年存款明细表记载,在菏泽专区开展了定期、活期储蓄业务,郓北县定期存款7.98万元,活期存款0.1万元;单县定期存款33.5万元;菏泽办事处定期存款0.07万元,活期存款171.12万元。1949年按照区分行制订的储蓄存款暂行章程,部分县支行积极开展了储蓄存款工作。 建国后,党和国家对人民储蓄实行鼓励和保护政策。各县银行于1950年开展保本保值定期储蓄,后改为货币储蓄,种类有活期、定期、有奖储蓄。1954年为配合粮食统购工作,举办了优待售粮储蓄,利率比一般储蓄利率高一档次。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和收入增加,加之认真贯彻“存款自愿,取款自由,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储蓄余额逐年增加。1956年为741万元,是1951年的26.46倍。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银行开展大收、大存和大放,在农村掀起了实物存款高潮。仅单县一地,就开展一亿元的实物存款。城乡储蓄余额大量增加。1958年底为2385万元,比1957年增加1694万元。1960年由于农业减产,市场供应紧张,社会上货币流量较多,部分职工和群众持币待购,加之宣传服务不够,代办机构少等原因,1961年底储蓄下降为841万元,比1960年减少591万元。1963—1965年经济形势好转,市场供求缓和,物价下跌,全区储蓄岀现“存款上升”的新局面。城市的储户增加7084户,储金会达1700多个,参加储蓄的职工占75%.1966—1976年,由于左倾错误影响,放松了对城乡储蓄工作的指导,有的县开展了“无息储蓄”,这种做法极大地挫伤了群众存款的积极性,储蓄存款徘徊不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居民收入增加,结余增多,为集聚更多资金,支援工农业生产,增设了储蓄机构1985年,农行、工商行共设立储蓄所72处,农村信用社除本身设立储蓄所277处外,还大力发展代办业务,信用站发展到3628个,代办协储员3628名。到1985年底储蓄存款余额71768万元,比1977年净增67925万元。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