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18日长东黄河铁路大桥兴建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唯一号: 151832020220004118
事件名称: 1984年2月18日长东黄河铁路大桥兴建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18/001
起始页: 0233.pdf
事件类型: 社会事件
起始时间: 1984年2月18日
结束时间: 1984年2月18日
发生地点: 菏泽市

事件描述

1984年2月18日长(垣)东(明)黄河铁路大桥开工兴建,1985年9月20日架通,国家投资2.45亿元。大桥穿过河南长垣县至山东东明县之间的黄河地段,西接新(乡)焦(作)、太(原)焦(作)线,东连菏(泽)兖(州)、兖(州)石(臼)线,是晋煤外运的咽喉。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主持了大桥竣工仪式。该桥共有296个墩台,300孔梁,全长10.282公里(桥上建有1.242公里长的双轨会让站),比南京长江大桥长3510米,是目前我国最长的铁路大桥,居亚洲铁路桥梁第一位,世界第8位。根据设计,当黄河流量为9000立方米每秒时,桥底至水面仍留有10.5米的通航净空;即使遇上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桥底仍有8米以上的净空,确保大桥安全行车。1999年11月15日,新菏铁路复线长东黄河二桥正式开通。该桥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 投资7亿元,全长13.013公里,与长东黄河铁路一桥并行,比一桥长2.73公里。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菏泽黄河大事记》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菏泽黄河大事记》是《菏泽市黄河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记述菏泽黄河治理开发过程中的大事、要事和新事,努力向人们勾勒一幅简明、生动、真实的治黄画卷。本书采用“记”、“图”和“录”三种志书体裁,以记为主,辅以照片,欲收图文并茂之功,并附录1855〜1945年菏泽黄河大事。为方便排版和印刷,所收照片均集中于书前,每幅照片都配有精练准确的文字说明。本书编纂以编年体为主,全部条目均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同时辅以本末体,即对持续时间较短的同一事件的始末,都写在同一条内;对于持续时间过长的事件,则按其不同阶段进行分条记述。日期不详的,记于月未;月份不详的,记于年末。为方便检索,个别变动频繁的人事任免条目没有完全按时间编排,集中收录在同一条目中。从便于阅读和检索着眼,在每条大事之前都冠一简明标题。为保持所录事件的准确、完整和简要,原则上只记述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事件梗概及结果。本书从国民党政府堵复花园口、欲使下游黄河回归故道的1946年写起,下限断至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统一规定的2005年,共收录与荷泽黄河有关的大事约1600余条。由于菏泽黄河早在解放战争之初就基本上属于解放区的版图,所以这段历史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黄史。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