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第一中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唯一号: 151831020220000565
机构名称: 曹县第一中学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19/001
起始页: 0631.pdf
地址: 曹县城东关南环城路北
起始时间: 1949年春

机构描述

曹县第一中学位于曹县城东关南环城路北,原曹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基督教福音会的旧址。占地117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该校创建于1949年春。1949年5月,被南京国民政府携去的曹县各中学20余名教师、300余名学生由江南返回曹县,编为7个初中班,于曹县城内姜街建立了曹县中学。6月27日,冀鲁豫边区第五专署任命朱景汉为曹县中学校长,张馨斋为教导主任,周以林为总务主任。随后,学校由姜街迁至东门里天主教堂。8月20日,平原省建立后,改曹县中学为平原省立曹县中学。1952年7月,平原省立曹县中学与东关基督教福音会成立的曹县县立中学合并。合校后,大部分班级迁往东关,部分班级留在东门里天主教堂,仍称平原省立曹县中学。是年毕业的四个初中班全部被保送升学,年龄大的升入菏泽师范班,年龄小的免试升入平原省立菏泽中学。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平原省立曹县中学改为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195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曹县一中开始招收高中班,即高、初中同时招生,高中2个班,学生100人,初中8个班,学生400人。自此,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便成了具有高初中的完全中学。 1956年,曹县一中被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57年7月毕业两个高中班,学生100人,在高考中绝大部分升入了高等学校,升学率在全省中等学校中名列第三。1958年春,由于整风反右的扩大化,校长刘瑞呈及部分教师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师生日夜深翻土地,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致使教学质量下降,1963-1965 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教育质量得以回升和提高。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校师生停课闹革命,该毕业的未毕业,该招生的未招生。校内成立了几个“红卫兵”组织,教学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69年1月,根据省教育厅指示,招收春季始业的高中4个班,初中8个班。是年,改高、初中六年制为四年制,取消了校长制,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并废除了升学考试制度,改为推荐选拔相结合的招生方式。1974年,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在校生均顺延半年。1977年冬,恢复了高考制度。在这次高考中,曹县一中升入大学本科(理科)的6人,升入中等专业学校的1人。1978年,经过拨乱反正,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是年,升入大学本科理科的46人、文科2人,大学专科的16人,中专70人,军校1人,共计135人。升学率在全省中学中名列第一,山东省教育厅发电为之祝贺。 曹县一中不仅升学率高,在体育、卫生方面也名列前茅。1979年10月,在全国重点中学田径、通讯比赛中荣获第三名,国家体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奖给锦旗一面。1979一1984年连续受到省、地、县卫生部门的嘉奖,年年被县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