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聪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牡丹区政协志》
唯一号: 151830020220001065
人物姓名: 李凡聪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20/001
起始页: 0294.pdf
性别:
出生年: 1928年4月
籍贯: 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

传略

李凡聪,政协牡丹区(菏泽县、市)第五至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李凡聪,1928年4月生,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化学系,次年7月入台湾大学化学系读研究生。1950年,国民党在台湾 “大清洗”,被划为赤色分子,是年5月被迫从舟山返回大陆,在曹县任教。其半生坎坷,历经磨难,命运曲折。1973年回到家乡。 1975年到沙土公社北沙窝,创建土洋结合的氮磷钾复合肥料厂。正是依靠这个小厂生产的肥料,使这几百年寸草不生的土地,长出绿油油的庄稼。此举轰动全省,诸多报刊竞相报道他的事迹。随后,他又采用传统酿造工艺和生物工程,选用优质大豆、小麦作原料,研究出多菌种发酵酿制的特鲜酱油(富含18种氨基酸和核甘酸助鲜成份,氨基酸总量达3.15%),经国家科委和国家商检局鉴定,已超过国际老牌瑞士“美极”鲜酱油0.75%,超过日本“万字”牌酱油1.35%,《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称赞“沙土特鲜酱油超瑞士,小厂也能为国增光”。故李凡聪被誉为“中国酱油大王"。1988年他引资创建山东裕鲁实业集团总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由29个公司组成,占地1.2平方公里的外向型企业;其中有与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国和台湾合资的7家公司,开发出罐头、脱水蔬菜、速冻保鲜菜、调味品等十大系列产品;先后开发出66种新产品,创18种优质产品出口,荣获省、部级以上金、银、铜牌及其他荣誉奖118项;并通过以资源为基础、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带动战略,带动了沙土镇和周边她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农业向市场商品经济转化,向创汇、高效方向跨越该企业于1994年被国家统计局命名为“中国100家最大食品制造业企业”和全国同行业“十强”之一,1988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独获全国“三龙奖”;李凡聪本人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科技实业家”、“食品工业家”、“国家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李凡聪曾任政协山东省第六、七届委员会委员,县级菏泽市工商联合会会长。

知识出处

牡丹区政协志

《牡丹区政协志》

《牡丹区政协志》在各级领导和老同志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编纂人员和机关同志的共同努力,终于出版面世了。这是我区政协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我区人民政协史上一件具有纪念意义的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