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牡丹志》
唯一号: 151830020220000667
人物姓名: 孙景玉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213.pdf
性别:
出生年: 1935年

传略

孙景玉(1935—),牡丹乡“百花园”创始人之一,他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以个人名字给牡丹品种命名的老花农。他出身贫寒农家,自幼从祖父、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了种花接木的真实本领,也产生了对家乡牡丹的酷爱。 1954年村里成立初级社时,孙景玉担任了特产队队长。由于政治动乱和自然灾害,菏泽牡丹品种流失严重,许多品种濒临绝迹。为了挽救和整理品种,他开始了艰难的品种收集。有时为了一个品种,不知要跟人家说多少好话,托亲戚,找朋友,想方设法给人家要,即使能要一个枝或一个小芽,他也如获至宝。当时岳楼花园有一个优良品种“金玉玺”,为了能得到一株小苗,他用家中珍藏的一块“大洋”去跟人家换(当时一块大洋能买50斤小麦)。还有“万花首”,为了出售一棵小苗,人家给他搭配了30多棵其他品种。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除了整理了全村的品种外,他还在外村收集了80多个优良品种。 20世纪60年代初期,牡丹品种资源保护进一步得到重视,多年来收集整理品种的工作,使这位酷爱牡丹的有心人逐步产生了发展繁育新花名品种的想法。那时牡丹生产以药用为主,不让牡丹开花,寻找种了非常困难。他一遍又一遍地趟遍牡丹地,一粒一粒地收,才好不容易弄到不足 一千粒的自然杂交种子。孙景玉满怀美好的希望,第一次在菏泽播下了牡丹种子。翌春出苗一百余棵,他像照看婴儿一样,拔草施肥,天天看,夜夜盼。三年后的春天,这批小苗终于开了花。这批花中有几个品种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轰动了牡丹界人士。山农大教授喻衡先生亲自为它们命名为“曹州红”、“珊瑚迎日”、“满犬星”、“墨玉生辉”、“桃花飞雪”等。与此同时,他除了每年利用自然杂交种子繁育新品种外,又开展了定向杂交课题的研究,利用人工授粉、罩袋管理的办法采收种子。“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年复一年,儿十年来他先后选育出新品种四百余个,前來观赏的中外人士,无不为之倾倒。日本、美国、英国、德国客商看到,多次签名要购买新品种,并提出不管要多少钱都行。中国花协夏佩染看过后,写下了“百花牡丹冠群芳”的题词。1996年《中国牡丹品种图志》登录了他选育的新品种53个,其中有一种就是取之孙景玉先生的名字——“景玉”。这些新品种多次获得姝荣,先后被省、地科委授予科技进步奖,有的还在全国花卉博览会上荣获“金杯奖”和科技一等奖。

知识出处

菏泽牡丹志

《菏泽牡丹志》

出版者:银河出版社

《菏泽牡丹志》是专业志,也是特产志,更是一部文化志。它的 诞生标志着我市牡丹研究发展到了 一个新阶段。 牡丹是我国的独特资源,也是全世界的名贵花卉。它花大色艳,芳香浓郁,雍容华贵,富丽端庄,素有“花中之王”之美誉,象征着富贵、吉祥,向为国人所珍爱。早在公元七八世纪的唐代,就有“惟有牡丹真国色”的诗句。后来,人们又以“国香”、“国貌”、“国艳”来歌颂牡丹。至明清时期,就有“以牡丹为国花” 之说。1994年12月23日,全国国花初选的结果之一,就是一国一花 为牡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