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唯一号: 151830020220000042
人物姓名: 汲黯
人物异名: 字:长儒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716.pdf
性别:
卒年: 前112年
籍贯: 西汉濮阳

传略

汲黯(?〜前112年),字长儒,西汉濮阳(今菏泽白虎乡汲堂村)人。景帝时官洗马。武帝即位,为谒者(官名)。一次,他奉旨至河内(汉时黄河以北地区)视察时,以皇帝的名义开仓放粮,赈济饥民。回朝后请求武帝以假传圣旨而治他的罪。武帝赞扬了他的做法并宽恕了他。后来,因屡次向皇帝提意见而被调岀朝庭,贬为东海太守。不几年,东海郡大治,又召为主爵都尉。这时,天子正招试文学(官名。汉置宋废),常说:“我想怎么样怎么样”。汲黯对皇帝坦率地说:“陛下这样做不行。你内心多欲,只是表面施以仁义,怎能效法唐尧虞舜之治呢!”武帝很恼火,退朝后,对人说:“汲黯真戆呀!” 大将军卫青在宫中值班时,武帝有时坐在床上见他(这是不礼貌的举动);丞相公孙弘在公余进见时,皇上有时连帽子也不戴(衣冠不整为不礼貌)就接见他。到汲黯时,皇上不衣冠整齐,他就不去进见。 他直言敢谏,不畏权势。后来,卫青的权势益重,人人畏惧,但汲黯却敢与他抗礼。他骂廷尉、御史大夫张汤为刀笔吏,不能做公卿;斥责丞相公孙弘内心奸诈,只会逢迎取悦皇上。结果遭到张汤、公孙弘的忌恨,连皇上也不太高兴。淮南王谋反时,非常害怕汲黯,说:“这个人直言敢谏,是个宁死不屈的人;至于公孙弘等只不过像个刚发蒙的小儿,是容易对付的。” 他极力反对汉武帝反击匈奴贵族的战争。当匈奴浑邪王来降时,他又屡次提出与皇上不同的意见,但均遭武帝拒绝。不久,因犯小错而被免官。几年后,又起为淮阳太守。十年后卒于淮阳。 汲黯去世后,皇上怀念他的功劳,官其弟汲仁至九卿(朝内的高级官员),子汲偃至诸侯相(辅佐诸侯的官)。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专题

太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