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编体育
第一章机构
建国前,区内体育由教育部门管理。建国后,体育工作由专署教育科负责。至1954年3月,地区设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山东省菏泽专区分会”,始有体育工作专门管理机构。1956年10月26日,改设为菏泽专员公署体育运动委员会。1958年11月,菏泽、济宁两专区合并,菏泽专区体委与济宁专区体委合并。1959年6月菏泽、济宁两专区分设,次年1月22日恢复专区体育运动委员会。1961年8月25日,体委并入专署文教局。1971年12月13日,菏泽地区体委更名为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体育局。1972年12月20日,又更名为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1978年7月10日,又更名为菏泽地区行政公署体育运动委员会。1980年2月27日再次更名为菏泽地区体育运动委员会.1984年机构改革,菏泽地区体育运动委员会改设为地区体育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县级单位)。是年10月,又恢复为地区体育运动委员会。
第二章体育设施
建国前,全区体育设施十分简陋,几乎没有专用的体育场、馆等。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至1985年底,全区体育设施已初具规模,地区体委和各县(市〉都有了较好的体育运动场地。
第一节地区运动场馆
1965年,地委决定将菏泽市东关(今三角花园西北侧),南北长222.5米、东西宽200米、面积44500平方米的一片荒地,作为体委机关办公地点和体育场地。之后,体委相继兴建了游泳池、足球场、田径场、带看台的灯光篮球场、办公楼、宿舍、伙房、体育中学、简易游泳馆等。
田径场
1965年,地区体委在院内兴建了田径场,跑道周长400米。1982年,跑道铺上了煤渣,直道8条、弯道6条,外有铁围栏,内有足球场和标枪、铅球、铁饼、跳高、跳远区,南面建有主席台。游泳池1965年秋,地委为了响应毛泽东大力开展游泳活动的号召,决定兴建游泳池。山东省体委和菏泽专署分别拨给经费和用地(东关护城河外一片空地)。1966年7月16日建成一个标准的游泳池,8月1日开放J971年又修建了砖混结构的看台,容纳观众800人,装有灯光照明设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比赛标准。游泳池南北长50米,东西宽25米,深1.2—1.8米,总占地面积为2470平方米。
篮球场
带看台的篮球场于1970年筹建,1972年竣工,用款11万元,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有符合标准的灯光照明设备,下有砖铺地面,东西长32米,南北宽20米;北面建有裁判台,南面建有主席台。比赛场地四周建有砖混结构的椭圆形看台,容纳观众4000余人。
射击场
小口径运动步枪射击场于1984年建成,东西长50米,南北宽6米,四个靶位。气枪射击房4间,长15米,宽6米,4个靶位。
武术训练厅
在体育运动学校教学楼三楼设有武术训练厅,面积900平方米,其中铺地毯112平方米。
乒乓球训练厅
在体育运动学校教学楼三楼设有乒乓球训练厅,面积700平方米,有乒乓球台10副。
第二节县市运动场馆
体育场
菏泽市南华体育场:1970年建成,占地面积9636平方米,建筑面积902平方米,内设乒乓球房、篮球场。
定陶县体育场:原为活动中心,1978年更名。建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占地面积4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10平方米。
曹县体育场:位于城南,1976年建成,占.地面积38115平方米,建筑面积1311平方米, 内有田径场、轮滑场、举重房等。
成武县体育场:位于城南,1979年建成,占地面积32579平方米,建筑面积1872平方米,内有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射击场、武术训练房。
巨野县体育场:位于城南,1974年建成,占地面积2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37平方米,设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和田径场、足球场、射击场等。
郓城县体育场:位于唐塔路北,1979年建成,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70平方米。设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和田径场、射击场、训练馆、游泳池等,已达到“两场一池一房”的国家标准。
鄄城县体育场:位于建设路北,1979年建成,占地面积3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84平方米,设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内有田径、足球场。
东明县体育场:位于城西,1981年建成,占地面积6343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内有田径场、篮球场。
田径场
曹县田径场:1976年建成,占地面积19653平方米,跑道周长400米,跑道8条, 跑道面层结构为碱沙土。
成武县田径场:1979年建成,占地面积19012平方米,跑道周长400米,跑道7条,跑道面层结构为碱沙土。
鄄城县田径场:1979年建成,占地面积19712平方米,跑道周长400米,跑道8条,跑道面层结构为碱沙土。
巨野县田径场:1974年建成,占地面积19586平方米。跑道周长400米,跑道8条,跑道面层结构为碱沙土。
东明县田径场:1981年建成,占地面积19604平方米,跑道周长400米,跑道8条,跑道面层结构为碱沙土.
梁山县田径场:1984年建成,占地面积19705平方米,跑道8条,跑道面层结构为碱沙土。
篮球场
郓城县灯光球场:1979年建成, 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0平方米,其中看台为砖混结构,观众座位400个,看台下房屋面积446平方米。
梁山县工会灯光球场:1983年建成,占地面积18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72平方米,看台为石质结构,观众座位1500个。
巨野县灯光球场:1985年建成,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其中看台下房屋面积700平方米;看台砖石结构,观众座位3200个。
射击场
定陶县射击场:位于城东北1公里,1978年建成,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6平方米。有靶位40个,靶蓬木质结构,靶档土质结构,高度6米,附设房屋面积516平方米。
成武县射击场:1985年建成,建筑面积900平方米,靶位10个,靶档砖木结构,靶档高7米。
训练房
菏泽市乒乓球训练房:1976年建成,建筑面积422平方米,比赛场地长26.4米,宽16米。
曹县训练房:乒乓球训练房1978年建成,建筑面积210平方米,比赛场地长21米,宽10米。举重训练房于1981年建成,建筑面积408平方米,看台结构为木行架,比赛场地长20米,宽11米。
定陶县前沙海武术学校训练房:1985年建成,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屋架为砖木结构, 房架跨度8米,室内高4米,场地长30米,宽8米。
郓城县育英武校训练房:1985年建成,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屋架砖木结构,跨度14米, 室内高6米,场地长20米,宽14米。
定陶县训练房:1983年建成,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屋架结构为木质,跨度18米,室内高8米。场地长32米,宽18米。可设乒乓球台4个,举重台4个。
曹县魏庄寨武术训练房;1985年建成,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屋架为砖木结构,跨度7米,室内高3米,场地长14米,宽17米。
第三节器材
建国后,区内体育器材很少,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器材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至1985年,体育器材主要有如下种类。
田径训练器材:铅球、铁饼、标枪、手榴弹、实心球、杠铃、跳高架、跨栏架、起跑器、跑
鞋、肋木、海绵垫等。
球类训练器材:篮球架、篮球,乒乓球、拍,排球架、网、球氛
举重训练器材:杠铃、联合训练器、举重台等。
游泳训练器材;打水板、水线、浮标等。
武术训练器材:枪、刀、剑、戟、棍、匕首、双圈、双钩、九节鞭、绳镖、流星锤、服装、地毯等。
射击训练器材:小口径运动步枪,小口径标准步枪,小口径手枪、气手枪、转轮手枪、标准手枪、子弹、靶子等。
选才科研器材:10毫安X线机、黑白监视器、180P计算器、节拍器、肺活量计、电子计算机、常用形体机能测试设备等。
第三章武术
第一节起源与发展
菏泽地区的武术活动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武术就与狩猎、格斗等结合在一起。春秋时期,孔子设私学,境内就有人向他学习“射”术。秦汉之后,便与宗教、会党及武举紧密相连。
东汉至南北朝,道教和佛教开始盛行。南宋末年,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人之一的丘处机创立龙门派。1220年(金兴定四年),李志常随其师丘处机启行赴西域谒成吉思汗,往返约4年,归后就途中见闻,撰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九李志常是观城(今属河南范县)人。观城时属濮州(治今鄄城县旧城),后属曹州府,所以,道教系统的武术流派在菏泽得以流传。
明嘉靖年间,佛教信徒梁山法兴寺主持西竺禅师在梁山一带广授少林拳法,曾亲率僧兵3000余众开赴胶东支援戚继光的抗倭斗争。至今梁山山寨东北麓尚保存着记载他率僧抗倭事迹的墓碑。少林派洪拳在清末经任恒太(河南清丰县人)传给菏泽西北朱楼村人朱孝章、朱凤君,至今已传至37代。炮拳原是佛教峨嵋派拳法,清代菏泽安兴乡尹楼尹师傅(绰号尹二猴子)从河南张风理学艺,然后在菏泽、曹县、成武等地传授。
民间会党的渊源大多追溯到白莲教。这一教派混合佛教、明教、弥勒教等诸种宗教成份,崇尚光明,起源于宋代,至元代逐渐流行。它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秘密团体,自元末以来多次在苏、皖、冀、鲁、豫发动武装起义。明嘉靖年间田斌(汶上县人)、谢汉(单县人〉 等在曹、单、滕、濮等地以白莲教组织群众发动起义。明天启年间,徐鸿儒(巨野人),又以闻香教(白莲教的支派,亦称大乘清茶门)在郓城、巨野发动起义。清初单县人刘佐臣开始以乾、坎等八卦组织群众,号八卦教(也是白莲教的支派、亦称收元教)。至乾隆时王伦(寿张人)利用清水教(白莲教支派)组织农民,传授气功和拳术,并于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发动起义。清嘉庆年间,八卦教又衍化为天理教(亦称白阳教、龙华会),教主为林清(河北大兴县人)、李文成、刘国明(河南滑县人〉等,曾长期传教于定陶、曹县、单县、成武。1813年(清嘉庆十八年〉天理教起义曾攻克定陶、曹县。至清道光、咸丰年间各白莲教支派起义失败后,又组织起长枪会和捻军,并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在菏泽西北葭密寨围歼僧格林沁的军队。清光绪年间白莲教、八卦教支派和捻军保留下的骨干又以设拳场、练习拳术为活动方式组成义和拳(1899年改称义和团),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英勇斗争,单县人刘士端等组成大刀会纷纷响应,于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酿成震惊中外的巨野教案(亦称曹州教案)。这一斗争虽遭到清政府的残酷镇压,但菏泽的田玉春、王建德、李二更,鄄城张学让,定陶李七妮,郓城李西布、曹克立、韩姑娘等仍在农村设场练拳授徒,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曹州会党活动历经官府多次镇压,但斗争的火焰未曾熄灭,从而为本地武术活动的广泛开展奠定了基础。现在鲁西南流传最广的梅花拳(亦称花拳)实际上是义和拳的一个支派。这一拳派的第10世弟子冯老茂来菏泽高庄集传艺于赵付,再传史匡标、李永松,史、李二人又传于郭幼彭、师松光(13世),再传李福田、王松元(14世),李福田传杨士文(15世)。杨士文拳艺超群,使梅花拳技艺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至今梅花拳已传至20余世。随着时间的推移,梅花拳等从民间会党衍化而来的武术宗派,逐渐淡化了民间会党色彩,发展为独立的武术流派。
武举应试是与一般文士考试相对应的科举考试体系。曹州一带有尚武的传统,武学较多,获得功名的人也多于其他州府。据清乾隆二十一年修《曹州府志》中选举志仕籍一节所载,仅清雍正至乾隆前期,境内取得武进士功名的有郓城翁桂茂、仝松、王瀚、仝若鲁,巨野高士、郭琳、郭璃等13人,武举人数更多。清光绪年间曹县张白庄人张均平倡办武学,其子2人进京科选时,同时金榜题名,分别晋升“兰宝石顶”武义都尉(正三品官)和“珊瑚顶”武功将军(从二品官)。因此皇帝钦封“御前双佳卫府”,赐匾挂其门庭。当时曹州一带武学之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20世纪20年代初,菏泽区内武术界涌现了一批高手。菏泽城东耿庄村杨士文,在上海与日本武士比武中,力胜强敌,打击了洋人的威风,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1929年,杨士文带领吴体泮、吴振东、李永松、都文彩一行5人去南京参加全国国术会考擂台赛。在比赛中,杨士文力战群雄,获拳械甲等奖,奖品有:宋美龄赠的银盾两个,冯玉祥赠的“优胜锦旗”一面,刀剑各一把,张子江赠的“发扬光大”金匾一块,马良赠的“山东曹州武术会”锦旗一面。其他四位武林名手亦均获奖。
1935年5月,山东省在济南举办第三届国术省考,菏泽的麻均成获优胜奖。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菏泽专区的武术活动遍布城乡。1957年春节期间,菏泽、郓城、单县、定陶、巨野分别举办了武术表演赛。在菏泽区内经常参加武术活动的有:菏泽县魏海28人,耿庄30余人,梁庄、郭大千村40余人,马海、大屯村武术活动更为普遍。至1985年底,全区有武术组织1838个,其中,地县(市)武术协会11个,乡镇村武术社164个,集体和个人办的武术馆7处,武术辅导站124个,专业和业余武术学校(班)8个,大中小学武术队243个,参加武术活动的达29.9万人,占总人口的4.1%。
第二节武术门类
菏泽地区的武术门类较多,主要有长拳、太极拳、形意拳、通臂拳、八卦掌等。
长拳是查拳、华拳、洪拳、炮拳、梅花拳、少林拳、戮脚、翻子等拳术的总称。境内流行的长拳主要是洪拳、炮拳、梅花拳、少林拳等。
据《少林拳法》记载:“元时觉远上人访白玉峰于陕西、兰州入寺传授大、小洪拳、棍术、擒拿。”1920年,大洪拳28世传人任恒太(河南清丰县人)到菏泽朱楼村收朱孝章、朱凤君为徒。从此,洪拳便逐渐流传于菏泽、梁山、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等地。此拳对桩功、盘功要求极严,十分强调腰腿功夫。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动作朴实,结构严谨,节奏鲜明,快速敏捷,利于实战。经多年的变革,地方特色较浓,有拳术14套,器械18套,徒手对练百余套。
炮拳
出于少林拳,明末清初传至菏泽、曹县、成武、东明城乡。其特点是:动作刚健有力,以刚为主,虚实相兼,套路短小精悍,攻防严密,招式多变,风格独特。有拳术18套,器械18套,徒手和器械对练11套。
花拳
《拳谱》记载,梅花拳始于1213年(金贞祐元年),清乾隆年间传入菏泽,至今传至第20代。此拳遍及全区,其流派有三:一是干枝梅花拳,它注重轻功,以左右对称的大顺、拗、小、败五个姿势为主,练习中五个姿势在劲端的不同方向,左右循环变化,如盛开的梅花。二是落地梅花拳,讲究底盘。三是中心梅花拳,注重腿法。区内流派属于干枝梅花拳,但它吸取落地、中心梅花拳的精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拳种。此拳套路多,内容丰富,主要以对练形式为主。“架子”是初学的基本功,包括梅花拳架,三路架和花架。器械套路有梅花枪、刀、剑等。其特点是:动作舒展大方,刚柔相济,快速勇猛,攻防自如,多弧形步和地趟动作。
少林拳
据传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所创,清代传入梁山、曹县、郓城、鄄城城乡。其特点是:动作敏捷、朴实,攻防严密,拳法刚健有力,身法多变,利于实战。有拳术14套,器械25套,对练29套。
太极拳
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在全区流传普遍。
形意拳
是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以劈、崩、钻、炮、横为基本掌法,又吸收了龙、虎、蛇、马、鹰、猴等12种动物的技能专长所编制的拳术。其特点是动作整齐、简炼,发劲较刚。该拳在菏泽、东明、巨野多有流传。
八卦掌
是一种以摆扣步走转为主,注重掌法变换的拳术。其特点是沿圆走转,势势连绵,身灵步活,随走随变。在鄄城、梁山、郓城、菏泽多有流传。
通臂拳
有摔、拍、穿、劈、攒基本掌法。其特点是放长击远,发力通达于臂。在单县、成武、曹县、定陶多有流传。
第三节武术团体
曹州义和团
起源于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前身称义和拳。其特点是:只练武,不烧香,不念咒,不搞降神附体;邀请各地英雄志士定期聚会,通过练武、亮拳这种民族传统形式的体育竞赛表演,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曹州义和团踊跃参加了震撼全国的义和团运动。
曹州大刀会
发起于清代末期,属八卦教的一个分支。会员多练排砖、排刀,人人有大刀,具有较好的武功和气功,号称“刀砍不入,棒击不怕”。主要首领有刘士端、刘清云、曹言学、刘德润等。
菏泽国术馆
创立于1929年9月,馆长杨士文,副馆长李永松。教习有吴体泮、苏迎东、王锡山、吴振库、王松元。男女学员50名,文武兼学。武术内容是:梅花拳套路、摔跤、散手和刀、枪、棍、剑札1930年国民党将领孙良诚路过菏泽时,观看了国术馆成员的表演,赞不绝口,当场拿出200块银元、6块手表,以示奖励。1931年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築路过菏泽时,观看了国术馆成员的表演,奖给银元500元。1933年,由于各种客观条件所限,国术馆停办。1935年,在杨士文力主下,国术馆恢复,称菏泽县第二届国术馆。副馆长杨士文,教习王文祥、王金聚。有学员20名,学习文化、散手、摔跤、长短器械等。1937年6月停办。
曹县国术馆
建立于1935年,副馆长麻均成,教习袁高轩。有学员50名,文武皆学,侧重洪拳、长短器械等。1937年停办。巨野县国术馆
建于1935年,副馆长黄贯一,教习盛效武。有学员54人,分少年班和青年班,学习文化、梅花八角大架、太极拳、査拳、单双刀等。1937年停办。
郓城县国术馆
建于1935年,副馆长毕嵩德,教习毕嵩德、马传性、马佩彬、邱建全.学员学习拳术和器械套路.1937年停办。
定陶县国术馆
建于1935年,副馆长杨秀亭,教习赵连堂、张桂田。有学员70名,分两个班,学习拳、刀、枪术等。1937年停办。
成武县国术馆
建于1935年,馆长刘汝松兼教习。学员学习梅花拳、刀、枪、剑术等。1937年停办。
郓城县宋江育英武校
1985年,郓城镇农民樊庆斌、刘国庆自筹资金创办。校址位于郓城镇西南隅,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76平方米,有教学楼、练武厅2座,教室和学生宿舍数十间,备有各种训练器械,总投资达80万元。设校长1人,办公室主任1人,武科教练员38人,文化课教师39人。省武术队教练、省武术协会秘书长邱方俭任名誉校长。该校坚持“以文保武,以德健武,以副养武,文副促武,重点抓武”的办学方针和崇尚武德的育人方向。1985年4月,招收一至五年级5个班,有学生350名。
曹州武馆
1985年12月,菏泽市人贾龙生老拳师筹资兴建。馆长贾龙生,副馆长4人,教练8人,工作人员5人,文化教师4人,医生1人,初招收学员227名。
梁山县水泊武馆1984年12月,由离休干部、老拳师李相山筹资兴建。有教练2人,学员80人,免费学文练武。
此外,还有定陶县邓集乡王良村武术学校、巨野县巨西武术团、鄄城县王坊武术村、曹县梁堤头农中武术班、东明县沙沃乡齐王集武术训练点、单县四里阜村武术馆、成武县党集乡孙海村武术场等。
第四章
群众体育
建国后,群众体育活动已从工厂、机关、学校扩展到街道、居民区和家庭。从幼儿到老年,从城镇到乡村普遍开展了体育活动。有些伤残人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近年来由过去一度单一的政府部门办体育发展到社会各界办体育,出现了不少体育家庭、体育专业户,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空前活跃。
第一节学生体育
菏泽地区的学生体育活动始于1922年。
1922年国民政府新学制颁布后,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今菏泽一中)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课程内容由普通体操、兵式体操改为田径、球类等运动项目。
建国后,区内中小学都开设体育课,选派培训体育教师,扩建操场,购置器材等。1954年7月,区内20所中等学校已有19所推行了国家体委公布的《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预备级,建立了671个锻炼小组,参加锻炼的学生达10302人,占学生总人数的76.5%。是年,菏泽专署文教科、专署体育分会联合下发了《对中等学校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几点意见》和《关于在全区小学中推进少年广播体操的意见》两个文件.各校积极落实文件精神,纷纷建立运动队,添置体育器材。团地委、专署文教科和地区体育分会联合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共培训裁判员185人,领操员295人,学校锻炼小组组长591人,体育部长32人。
1955年2月21日至24日,菏泽地区召开了全区中等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会后,抽査了部分中等学校体育活动情况,结果92.35%的人数达到了劳卫制标准,90%以上的小学开展了少年儿童广播体操。
1956年,全区学校中建立体育协会25个,会员15765人,24个学校推行劳卫制,参加锻炼的13982人,达到劳卫制标准的4640人,获等级运动员称号的51人。
1963年始,全区77所中学和所有小学恢复正常体育课、课外活动、早操、课间操和锻炼小组,体育代表队也相继恢复和健全。
1965年,全区各学校给省和国家专业队输送9名优秀运动员,其中定陶3名,曹县2名,成武2名,巨野2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体育几乎陷于停顿。
1976年10月,学校体育工作恢复。1978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后,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编订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学校体育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全区3所大专学校,20所中专学校,48所普通高中,27所职业中学,457所初中,5666所小学的体育课教学走向正轨,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形成制度。各学校大都建立了田径、武术、球类、举重代表队,制订了学校体育考该项目和标准,体育成绩被列为评选“三好”学生的条件之一。
第二节职工体育
菏泽地区的职工体育主要是利用工间休息、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开展,同时举行一些竞赛活动。
1954年,各机关、工厂贯彻政务院《关于在政府机关中开展工间操和其他体育活动的通知》,普遍开展了工间操活动,每星期六下午或节假日开展篮球、乒乓球、足球、长跑、跳高、铅球、单、双杠等活动。菏泽县工会建“工人俱乐部”一处,内设篮球、乒乓球、田径等活动场地。专区曾邀请省军区篮球队,华东公安部队体操队、足球队来菏表演,以促进区内体育活动的开展。
1955年,全区有253个单位开展工间操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1954年增加3倍。地区建立了“职工体育协会1956年,全区工厂、机关建立体育协会345个,会员7757人。推行劳卫制的单位67个,经常锻炼的1465个。短期训练脱产干部141人,体育积极分子554人。12月9日至24日,由体委、教育科、团地委联合举办第一期干部射击训练班,学员28人。“银鹰”、“群雁”、公安体协等体育团体分别组织了全区性运动会。
1957年,全区举办综合性运动会3次,单项运动会3次。9月18日至10月4日举行第二期干部射击训练班,学员33人。
1960年8月8日,菏泽专署和军分区下达“关于组织民兵进行军事野营活动的意见”。建立了军事野营指导委员会。
1963年,由于副专员王雨亭、人事局长李汉杰的组织倡导,职工体育活动热火朝天,比赛经常不断。专署在菏泽职工俱乐部举办了职工篮球运动会,男、女队42个,运动员200余人。
1964年,工厂、机关大都建立了体育代表队,篮球队37个,新建篮球场100多个,其中灯光球场8个,篮球架80余件。
“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体育活动未能正常开展。
1984年10月1日至3日,地区在体育场举行了第一届全区工人运动金,运动员、工作人员600余人,比赛项目有由径、武术、篮球、乒乓球。
1985年4月21日至5月6日,地区职工体育代表队参加了山东省第二届工人运动会,取得游泳团体第四名,武术团体女队第一名、男队第二名,乒乓球团体第三名,篮球女队团体第四名;共得金牌11枚,银牌15枚, 铜牌39枚。
第三节农民体育
1953年,菏泽地区农村中的民兵体育活动初步开展,广大群众逐渐爱好体育活动,有些村队自发组织了篮球队。据10个县统计,至1955年,共有男、女篮球队636个,排球队125个,球场762个,单杠407副,双杠252副,参加活动的达6000余人。
1956年,全区农村有体育协会2个,会员405人。11月,省委颁布“关于开展民间武术活动”指示后,农村掀起武术运动高潮。1957年2月11日,专署体委调査了定陶县陈集区张庄乡伊斯兰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体育活动情况。该社于1956年7月由青年团菏泽地区工作委员会帮助建立了体育协会,组成武术队3个,篮球队4个,排球队、乒乓球队、体操队、田径队各1个,活动人数达600余人,占全社人数的27.43%。
1963年,全区农村开展了小型多样的民间体育活动,项目有武术、跳绳、踢雀子、举石担、石锁等。
1965年,农村体育活动进一步普及。如鄄城什集公社21个大队就有18个大队设有球场,开展活动,还常到菏泽同工厂、学校球队比赛。
1979年以来,农村的体育活动更加活跃,并出现了武术组织1796个,其中武术社164个,武术馆7个,辅导站124个,武术学校18个,武术村1504个,活动人数达21.9万人。
第四节老幼残疾人体育
菏泽地区老年人体育活动,最初多是自发、分散的,活动内容多是跑步、练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1985年菏泽地区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后,活动项目逐渐增加,并组织起了门球队、游泳队、篮球队、乒乓球队、象棋队、钓鱼队。参加活动最多、最经常的是门球爱好者。老年体育协会每年举办二至三次门球大型比赛,经常派代表参加全省比赛。同时,老年体育协会多次举办老年人迪斯科、气功培训班,受训人数达千余人。
幼儿体育活动兴起于建国后,主要是地直机关、市(县)直机关、各大厂矿企业的幼儿园的幼儿。他们的活动多是文体活动。1965年,地区妇联、体委等有关部门举办一次菏泽驻城单位的幼儿体育运动会。
伤残人体育活动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一项内容。曹县伤残人王传跃在省伤残人运动会上获得乒乓球单打第二名。
第五章
体育学校
第一节传统项目学校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各县(市)都有2一3所,其中,省体委命名的有两所:菏泽市北城第五小学为田径传统学校,巨野一中为篮球传统学校。地区体委命名的体育传统学校有:巨野西关联中、定陶县沙海业余武术学校、菏泽二中。地区体委以这几所传统项目学校为重点,把有培养前途的运动员选拔到县(市)少年业余体校进行专项训练;再把优秀运动员推荐到地区体育中学、体育运动学校、单项专业队。经过1一2年的系统训练,有的被输送到专业队或体育院校。
第二节少年儿童业余
体育学校
1963年,地、县体委分别成立了5所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即菏泽专区重点业余体校、菏泽业余体校、梁山业余体校、定陶业余体校、曹县业余体校。1964年,区内大多数县体委都建立了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一时间,少年业余体育活动非常活跃。定陶县业余体校射击班曾代表菏泽地区参加省射击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单项三个第一名。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全区少儿业余体校先后停办。
1972年12月10日,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地、县体委相继恢复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地区业余体校游泳教练刚守林对学生要求严格,富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带出的游泳队员在1973年7月15一20日举行的山东省青少年业余体校游泳对抗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第三节武术运动学校
1972年12月10日,地区建立少年儿童业余武术班,教练王守义,训练学员10人。是年,全区各县体委均成立了少年儿童业余武术运动学校。1975年12月,省体委批准建立菏泽地区武术重点班,招收学员20人,省体委每年拨给每个学生400元经费。1978年,武术教练王守义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业余体校武术优秀教练员称号。1980年4月该武术班被撤销。
1982年4月,王守义教练又招收7名武术队员。是年12月,王守义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受到中央领导接见。1984年8月,建立菏泽地区武术运动学校,拨给7名专业队员和30名重点班学员的经费。学校设有校长、副校长2人,教练.2人,业余教练2人。1976一1985年,该校向省专业队输送了近20名优秀运动员,向外省专业队输送10余人,升入大、中专院校的有50余人。1985年,武术运动学校被省体委命名为先进集体。
第四节体育中学
菏泽地区体育中学的前身是菏泽地区业余体育学校。设在地区体委院内。该校于1979年2月正式成立,1980年12月改为山东省菏泽地区体育中学,隶属于菏泽地区体委、地区教育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和一定运动技术水平的优秀运动员;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培养技术骨干;辅导中、小学和幼儿园训练点的业余训练。学校有副校长、教务主任各1人,职工3人,教练员10人,文化教师15人。设初中一、二、三年级3个班,高中一、二年级2个班。1979年经行署批准招收中专体育班,当年招收25人,学制二年。1981年暑假招30人。:1983年中专体育班停办,1984年高中班停办。
第五节体育运动学校
1960年2月,菏泽专署决定组建菏泽专区体育学校。地址在菏泽市东方红大街东段路北专区体委院内,占地120亩,建筑面积4886平方米。中专性质,初招新生120名,学制三年。1962年撤销,学生并入菏泽师范。1963年建立菏泽专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1985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菏泽地区体育运动学校,中专性质,学校招生规模300人,每年招生40一50人,学制四年,设田径、举重、武术、射击、游泳、球类等专业。该校共有教职工61人,其中行政干部8人,职工11人;高级讲师1人,讲师14人(内含兼职工人),助理讲师6人;高级教练1人,教练14人(含兼职4人〉,助理教练12人;选材师4人,医师1人。教学设备价值300余万元, 训练设备价值1000多万元,图书、资料7万余册。至1985年,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和较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其申输送给山东省专业队近200名,输送给体育大专院校、外省专业队、解放军专业队300余名,给区内培养体育教师、教练200余名。
该校还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的运动健将、亚洲冠军等。著名的运动健将马文广、武术运动员张玉萍、赵翠荣、马忠轩,都是该校培养输送的。马文广自1979年以后,先后11次打破90公斤级挺举、总成绩100公斤级挺举和总成绩四项亚洲纪录,五次获亚洲冠军,曾保持两个级别五项全国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代亚洲冠军和称雄亚洲举坛多年的大力士,并和张玉萍、赵翠荣、马忠轩等被誉为“山东十佳”运动员。
该校的田径、射击运动特别突出的还有:以2.25米的成绩保持多年山东跳高纪录的运动健将曹阳和荣获第九届亚运会小口径手枪速射团体冠军的刘明军。另外,该校培养出的运动员有不少曾在奥运会和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过优异的成绩。
第六节人才输送
菏泽地区体育人才输送,是通过各级训练体制完成的,是运动训练的主要任务。至1985年,菏泽输送给山东省各专业队优秀运动员就有400余名。1982年,省政府授予奖旗一面。1984年在全省评比各地(市)输送人才情况时,菏泽地区列第四位,覺剥省体委5万元的嘉奖。第六章参赛成绩
第一节国际竞赛
菏泽地区射击运动员刘明军,1978年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八届亚洲运动会上获手枪速射第三名,成绩587环;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洲运动会上获手枪速射第三名,与其他二人同获手枪速射团体冠军。
1980年,田径运动员袁伟佳在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上,获铁饼第二名。
1984年,举重运动员马文广在美国洛杉矶二十三届奥运会上,获得90公斤级第十一名,总成绩340公斤;是年,在世界举重锦标赛中,获得第六名。
第二节全国竞赛
1965年9月11一28日,次重量级举重运动员曹其超在全国第二届运动会上,以推举146公斤的成绩破全国纪录,获运动健将称号;在1975年9月12一18日北京承办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上,以抓举105公斤、挺举150公斤、总成绩255公斤获得第六名。
1977年8月,武术运动员刘怀良在内蒙古巴盟承办的全国武术比赛中,获甲组对练第一名,成绩为8.5分;1978年10月,在湘潭承办的全国武术比赛中,获枪术第一名,对练第三名,成绩分别是17.3分和8.65分;1979年9月,在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获传统项目比赛第二名,成绩为17.95分。
90公斤级举重运动员马文广,1979年9月15一30日,在全国第四届运动会上,以挺举187.5公斤的成绩获得冠军,并破亚洲纪录;以抓举147.5公斤的成绩获得冠军,并破全国纪录;以总成绩335公斤获冠军,并破亚洲纪录。在1983年9月18日至10月1日上海承办的全国第五届运动会上以抓举145公斤的成绩获第三名,以挺举182.5公斤的成绩获第一名,以总成绩327.5公斤,获第一名。
1979年9月,运动员段章丽(女)在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获棍术第四名,成绩为17.35分;1980年10月,在全国武术表演赛中分别获得棍术第二名、对练第三名。
1982年10月,运动员赵翠荣在杭州承办的全国武术表演赛中,获得传统拳第三名, 成绩为8.6分;1983年9月,在上海承办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获传统拳第二名,棍术第三名,成绩分别为9.3分和9.33分。
1983年8月,游泳运动员胡红(女)参加全国潜水比赛,获得蹊泳400米第四名,并破全国纪录;获蹊泳800米第五名,破全国纪录。
1983年9月,在上海承办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武术名将张玉萍连续获得棍术第一名、刀术第二名、传统拳第三名、传统单刀鞭第四名、自选长拳第6名,全能第六名,总成绩为55.38分;运动员马忠轩、周丽娟(女〉 分别获得了传统双钩第五名和传统拳第六名。
1983年8月,运动员赵洪建,在全国潜水比赛中,获400米蹊泳赛第三名,破全国纪录;获1500米蹊泳第六名,破全国纪录。1984年9月,胡红在全国潜水比赛中,获蹊泳400米第六名,破全国纪录;获1500米蹊泳第四名,破全国记录。1985年8月,在石家庄承办的全国业余体校武术运动会上,侯国旺获少年中组拳术自选第三名和棍术第六名,张爱英(女)获得少年中组拳术规定第四名和对练第四名,崔玉强获少年乙组拳术自选第四名,吴俊美 (女)获少年乙组刀、枪第四名和第六名。
1985年8月,地区武术队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业余体校武术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五名,单项1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1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
1985年,运动员贾庆彬在广州参加全国赛艇锦标赛,获男子双桨有舵手第四名;在郑州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获双桨有舵手第四名,双桨无舵手第六名。曹阳在这次运动会上获男子跳高第二名。
第三节全省竞赛
全省成届运动会1951年,菏泽专区体育代表团(简称专区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平原省第一届运动会,参赛项目有:田径、男篮、男排、摔跤。经过角逐,男排获冠军,男篮获第四名,张进德获摔跤第一名,杨少善获10000米长跑冠军,张瑾获跳高第一名,李兆斌获标枪第二名,张风奎获铅球第五名,其他田径项目有多人进入前六名。
1953年7月22一28日,专区体育代表团参加在青岛举行的山东省第三届运动会, 参赛项目有田径、举重、民族体育表演。男子田径团体获第十一名,得24分;女子田径团体获第十二名,得4分;田径个人成绩为1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4个第四名,1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
1954年10月31一11月2日,专区体育代表团参加山东省第四届运动会,男子田径团体获第十六名,得7分,女子田径团体获第十三名,得4分;田径个人成绩为2个第四名,2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
1956年9月18一19日,专区体育代表团参加济南承办的山东省第五届运动会,男子田径团体获第七名,得7分,女子田径团体获第十名;自行车运动员获得1个第六名;田径个人成绩为1个第三名,1个第四名,2个第六名。
1957年7月26一28日,专区体育代表团参加在青岛举行的山东省第六届运动会,参赛项目有田径、举重、射击、航空模型。射击团体获第十名,得22分。
1964年6一8月,专区体育代表团参加在济南举行的山东省第九届运动会,田径团体获第十二名,得9分;男篮获第五名,女篮获第三名;男排获第六名,女排获第六名;射击青年团体获第四名,得54分;射击少年团体获第五名,得28分;射击个人成绩为1个第一名(刘端显),2个第二名,1个第四名,1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I田径个人成绩1个第三名,1个第四名。
1974年7月16日一10月29日,地区体育代表团参加山东省第十届运动会,参赛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游泳、射击、武术等。运动员马文广在90公斤级举重比赛中,以抓举110.5公斤的成绩破全国青少年110公斤纪录,以挺举145公斤的成绩破全国青少年132.5公斤记录,以总成绩255公斤破242.5公斤全国青少年纪录。游泳运动员程河山,在男少甲800米自由泳比赛中,以11'1"1的成绩破1973年山东省纪录。男排获第十名,得13分;女排获第十名,得13分。乒乓球:男子少年甲组获第八名;女子少年甲组获第十一名;男子少年乙组获冠军,女子少年乙组获第八名;男子儿童组获第7名,女子儿童组获第五名。游泳:少年甲组、少年乙组和儿童甲组、儿童乙组均获第二名。射击:男子组获冠军,女子组获亚军。武术:普通组获第九名,少年组获第三名。个人成绩:田径1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4个第三名,4个第四名,1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乒乓球1个第二名。游泳16个第一名,50个第二名,29个第三名,12个第四名,15个第五名,3个第六名。射击5个第一名,6个第二名,3个第四名,1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武术1个第一名,1个第三名,1个第四名,2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特邀代表贾龙生获全能第七名。
1978年6一10月,地区体育代表团参加在济南举行的山东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参赛项目有田径、篮球、乒乓球、游泳、举重、射击、武术、中国象棋等。其中,地区武术代表队获团体总分368.35分,列第三名;运动员段章丽获棍术第一名、长穗双剑第一名、全能第三名,成绩分别是8.46分、&36分和40.6分;运动员张玉萍获拳术第一名,成绩是&3分。个人成绩为:田径1个第一名(刘宗志),3个第二名,5个第四名,3个第五名,4个第六名;射击2个破省纪录,15个第一名,8个第二名,5个第三名,4个第四名,8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游泳11个第一名,17个第二名,14个第三名,8个第四名,8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举重3个第一名,3个第四名,6个第五名,6个第六名;武术3个第二名,4个第三名,4个第四名,3个第五名,3个第六名。
1982年9月17一21日,菏泽地区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山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参赛项目有田径、篮球、乒乓球、举重、射击、游泳、武术。个人成绩:田径1个第一名(董生辉),2个第二名,4个第三名,2个第五名;射击5个第一名,6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3个第四名,4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举重3个破省纪录,1个第一名;游泳2个破省纪录,13个第一名,9个第二名,6个第三名,2个第五名;武术12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全省单项运动会越野:1976年1月21一24日地区代表队参加在兖州举行的山东省青少年团体越野赛,获男子少年组团体第十名,得137分;男子青年组团体获第五名,得49分;女子青年组获团体第七名,得70分;女子少年组获第十一名,得257分。
1981年,地区体育代表队在青岛参加山东省越野运动会,获第六名,得521.5分。
1982年3月6一8日,地区体育代表队参加在青岛举行的山东省越野长跑比赛,获第十二名,得938.5分。
1983年3月18一20日,地区男子组获山东省越野长跑比赛第十四名,女子组获第八名。
1984年3月和1985年4月,在山东省越野长跑比赛和“山东省振兴杯”越野运动会上,男子组分别获得第十四名和第十二名;女子组列第十名和第九名。
田径:1972年9月15一25日,地区体育代表团参加山东省田径、篮球、乒乓球运动会。男子少年组获团体第八名,女子少年组获团体第七名,普通男子组获团体第七名,普通.女子组获团体第十名。男子少年组三项全能运动员林尚文以2021分的成绩破省纪录。1979年5月13一15日,运动员王留银、王兆勇等参加山东省少年田径选拔赛,王留银以9'9″2的成绩获男子3000米赛跑第四名,王兆勇以12.30米的成绩获男子铅球第六名。
1980年10月27日,运动员王留银、袁伟佳、申健、张素芹等参加山东省田径单项破纪录比赛,王留银以8'51″7获男子少年组3000米赛跑第一名,袁伟佳以52.88米的成绩获男子少年铁饼第一名,申健以1一80米获男子少年组跳高第二名,张素芹以1'3"获女子普通组400米第二名。
1981年7月25一28日,在山东省少年田径运动会上,菏泽代表队获团体第六名,各单项共获金牌3枚,银牌3枚,4个第四名,2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其中李爱华以总成绩3104分获女子五项全能冠军。
1985年4月26一30日,在山东省"希望杯”田径比赛中,男子组得15分,列第九名,女子组得23分,列第八名;曹阳以2.12米成绩获跳高第一名,破省少年甲组纪录,陆淑华以3422分成绩获女子少年甲组跨栏全能第一名,宋云贞以25′44″7的成绩获女子少年甲组5公里竞走第一名,朱瑞霞以2465分获女子少年乙组中长跑全能冠军,郭卫东以2057分获男子少年甲组中长跑全能冠军,刁望军以49′39″4的成绩获10公里竞走第一名。另外还有3个第三名,1个第四名,3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
游泳:1980年8月,地区游泳队在山东省游泳对抗赛上,运动员魏亚平以2′43″1获少年乙组200米蛙泳第一名,破省少年纪录,康健(女)以304获儿童组200米个人混合泳第一名,同时还分别获得800米自由泳、100米仰泳全能第一名;胡红以1′26"5的成绩获蝶泳第一名,并以5分的成绩获蝶泳全能第一名。
1981年8月,在全省游泳对抗赛上,魏亚平获少年乙组100米蛙泳冠军,程培明以5分的成绩获儿童组仰泳全能第一名,李文斌获200米自由泳第一名,张萍(女)以6分的成绩获蛙泳全能第一名。
1985年7月,在山东省“希望杯”游泳运动会上,李拥军以30″8的成绩获儿童组50米自由泳冠军,同时还先后获得100米自由泳、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
1985年8月,在全省“振兴杯”潜水比赛上,菏泽队以52分的成绩获团体第三名,女队员张萍以59″2的成绩获100米蹊泳第一名。
射击:1983年8月,菏泽代表队参加山东省射击比赛,男子少年组张杰以354环获气步枪40发射击第一名,张西学以393环获小口径自选步枪60发卧射第一名,以1074环获小口径自选步枪3X40项目第一名,以574环获小口径标准手枪慢加速30+30射击第一名,刘述喜以546环获气步枪60发射击第一名,女队员刘瑞霞以367环的成绩获气步枪40发项目第一名,李葵菊(女)在山东省重点射击班比赛中,以540环的成绩,获小口径标准步枪3X20项目的第四名,破省少年纪录,以571环的成绩获小口径标准步枪60发卧射第四名,并破省纪录。
1984年4月,在定陶举行的山东省重点射击班比赛中,射击运动员李瑞霞(女)以579环的成绩获小口径标准步枪慢加速30+30第一名,并破省纪录;张西学以1107环的成绩获小口径自选步枪3X40第三名,并破省少年纪录。
1984年8月,在山东省射击比赛上,菏泽队成年组得68分,获第一名,少年组得129分,获第一名。张西学以1112环的成绩获男子成年组自选气步枪60发射击第一名,宗金花以268环的成绩获女子组运动步枪3X10射击第一名,男子四人团体以1386环的成绩获气步枪40发射击第一名,女子少年团体以769环的成绩获运动步枪3X10射击第一名,孙爱华(女)以354环的成绩获气步枪40发射击第一名,男队员苗发青分别以271环和352环的成绩获得3X10项目和40发项目的冠军,并破省纪录;女队3人团体以286环的成绩获运动步枪30发卧射第一名,破省纪录;男队3人团体以1056环的成绩获运动步枪3X10第一名,并破省纪录;男队3人团体以1129环的成绩获运动步枪30发卧射第二名,并破省少年纪录。是年10月,菏泽队又参加了山东省优秀射击手对抗赛,刘强力以592环和1115环的成绩先后获得男子小口径自选步枪3X40和气步枪60发立射的第一名,刘永军以538环获60发手枪慢射第一名,李葵菊以586环的成绩获女子标准步枪60发卧射第一名、568环的成绩获小口径标准步枪3X20项目第一名和380环的成绩获气步枪40发射击第一名。
1985年3月,在山东省青运会射击选拔赛上,男队员张西学以1114环的成绩获自选手枪3X40射击的第一名,女队员张红艳以361环的成绩获气手枪40发射击的第一名。
是年8月,地区代表队又参加了山东省“振兴杯”射击赛,成年组得70分,列第二名;少年组得56分,列第三名;女队3人团体以1046环的成绩获气步枪40发第二名,并破省少年纪录;成年组男子三人团体以1621环的成绩获气手枪60发射击第一名,以786环的成绩获运动步枪3X10第一名,以1580环的成绩获手枪慢射60发射击第一名,以1065环的成绩获气步枪40发第一名,以1665环的成绩获手枪速射第一名;少年队男队员苗发青获气手枪60发射击第一名,张拥军获手枪慢射60发射击第一名,女队员张红艳获气手枪40发射击第一名,又获小口径手枪慢加速30+30项目的第一名。
举重:1980年8月9一12日,地区体育代表队参加山东省青少年举重对抗赛,90公斤级少年运动员赵庆鲁以110公斤的成绩获抓举第一名,以140公斤获挺举第一名,以总成绩250公斤获第一名,破抓举全国少年纪录;56公斤级运动员曹中华,以77.5公斤的成绩获抓举第二名,以102.5公斤获挺举第一名,以180公斤的成绩获总成绩第一名,破省青少年纪录;75公斤级运动员马继喜以挺举133公斤的成绩获第一名,破全国少年纪录;75公斤级运动员赵连海以抓举106.5公斤、挺举133公斤、总成绩239.5公斤获3个第一名,并破全国少年纪录;宋效民参加67.5公斤级比赛,以抓举88公斤获第一名, 并破省纪录。
1983年7月,在山东省业余体校举重比赛上,菏泽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得70.2分。队员宋庆一以抓举75公斤、挺举90公斤、总成绩165公斤获得52公斤级第一名;薛新轩以抓举100公斤、挺举130公斤、总成绩230公斤获90公斤级第一名;徐树才以抓举105公斤、挺举135公斤、总成绩240公斤获110公斤级第一名。
1985年7月,在山东省“萌芽杯”举重比赛和“希望杯”举重比赛上,菏泽代表队分别获得团体第六名和第四名。
航模:1983年8月,地区代表队参加在济南举行的山东省航空模型比赛,得860分,列全省第五名;男队员董菏军以540分的成绩获一级无线电遥控特技第一名。
1984年8月,在山东省航空模型比赛上,菏泽队得935分,列全省第五名,男队员马超以393分的成绩获一级无线电遥控特技第一名。
1985年7月,菏泽代表队在山东省少年航海模型比赛中,得3分,列全省第三名。是年8月,在山东省“振举杯”航空模型比赛上,马超以347.9分的成绩获3A-1级无线电遥控特技第一名。
球类:1983年7月,地区代表队在山东省业余体校乒乓球比赛中,男子少年组获第十名,女子少年组获第十一名,男子儿童组获第十一名,女子儿童组获第十名。
是年8月,地区女篮球代表队在枣庄举行的山东省篮球分区赛中,获第一名,男篮获第四名。
1984年6月,在山东省业余体校乒乓球比赛上,菏泽队男女少年组均获团体第四名。
1985年,在山东省“希望杯”乒乓球赛中,菏泽队的男子少年组获第七名,女子少年组获第十名,男子儿童组获第十四名,女子儿童组获第七名。
在山东省“希望杯”篮球赛中,女篮代表队以1399分的成绩获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第六名;比赛成绩得6分,列第七名,综合成绩2分,列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