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妇幼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35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妇幼保健
分类号: R172
页数: 4
页码: 738-741
摘要: 建国前,菏泽区内没有妇幼卫生保健机构。菏泽城内只有德国天主教会办的教会医院,内设妇产科,有医护人员4人,实行新法接生,收费昂贵。绝大多数妇女生育由接生婆处理,接生婆缺乏卫生知识,难产、产褥热发生率、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之高十分惊人。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关心妇女、儿童的健康,建立健全了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为妇女、儿童健康做了大量工作。
关键词: 妇女保健 儿童保健

内容

第三章妇幼保健
  建国前,菏泽区内没有妇幼卫生保健机构。菏泽城内只有德国天主教会办的教会医院,内设妇产科,有医护人员4人,实行新法接生,收费昂贵。绝大多数妇女生育由接生婆处理,接生婆缺乏卫生知识,难产、产褥热发生率、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之高十分惊人。据单县保健所调査,1948年产妇死亡率占总产妇人数的700/万,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的42%。儿童传染病预防仅有种牛痘,且缺医少苗,收费昂贵,一般群众无力负担, 儿童传染病大量发生,多次流行。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关心妇女、儿童的健康,建立健全了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为妇女、儿童健康做了大量工作。
  第一节妇女保健
  新法接生
  1951年4月,平原省菏泽专署妇幼保健所成立。之后,相继建立了各县保健站,人员3一4人,机构设在县医院内。主要工作是改造旧接生婆,培训新法接生人员和推广新法接生。全区建立接生站590个,配备接生人员4333人,人民政府免费发给接生员接生用具和药品°保健站工作人员还负责外出接生和妇幼保健卫生知识宣传。1955年新法接生率为16%,1956年新法接生率为30%左右,1959年达到80%。1960一1970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被撤销,人员改行,新法接生率有所下降,10年间徘徊在60%左右。
  1971年,保健机构相继恢复。根据(71)国发51号文件精神,各级保健站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继续推广新法接生,做好妇幼工作。1975年,全区一级妇幼保健人员122人,女“赤脚医生”2872人,接生员4848人,新法接生率为84.3%。单县、梁山、郓城、巨野、菏泽、东明6个县保健站开展了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门诊。单县、梁山、郓城还开设了产房,产妇能住所分娩。
  1976年开始筹建大队妇幼卫生室,培训女“赤脚医生”,到1979年,全区有大队妇幼卫生室1110处,大队女“赤脚医生”4071人,接生员4960人,新法接生率为96.74%,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54%。
  1980年以后,主要提倡和普及科学接生,住院(室)分娩,加强孕、产妇、婴幼儿两个系统管理,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实行“四簿”(岀生登记簿、围产儿、新生儿、婴儿死亡登记簿,孕产妇、围产期管理登记簿,孕产妇死亡登记簿)、“四卡”(新生儿出生报告卡,围产儿、新生儿、婴儿死亡报告卡,孕产妇管理登记卡,孕产妇死亡报告卡)。至1985年,全区10个县(市)均开设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菏泽、单县、巨野3个县(市)设立了儿科门诊。除鄄城县外,全区9个县(市)保健站都设有产科病房,床位64张,婴儿床20张,卫生技术人员871人,乡村妇幼医生1659人,接生员3169人,住院(室)分娩率30%,新法接生率9&36%,婴儿死亡率仅为3.5%。
  妇女四期劳动保护
  1955年开始推广城乡劳动妇女卫生保健措施。1958一1966年,各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保护女工暂行条例》和《山东省农业安全卫生暂行实施办法》。在一般劳动组织中,均配有妇女干部,分工负责女工的卫生福利工作。在农村,主要推行妇女“四期劳动保护”(月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强调“三调三不调”(即月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有的大队实行“四期”挂牌制,此牌由“大嫂子队长”(即妇女队长)管理,以便适当安排农活,及时发现早孕和妇女病。在三年生活困难时期,生产队对每个产妇补助工分60分,红糖2斤,小米10斤,白面10斤(从生产大队公益金中开支)。在机关、工厂主要是配合妇联、工会、女工委员会、青年团等组织,宣传、监督女职工保健细则的贯彻落实。全区机关、工厂女职工在孕期、经期均安排较为干燥、清洁、轻松的工作,产假56天,工资照发。哺乳期的妇女(婴儿在1.5岁以下)每天照顾1一1.5小时喂奶时间。多数单位还规定:凡婴儿不超过半岁的妇女不安排夜班工作。
  1980年以后,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加强和深入,大多数单位规定:凡生一胎的妇女产假延长至100天或半年,独生子女优先“入托”。
  妇女病査治1959年10月,在专署卫生局的领导下,以专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为主,抽调各县助产士组成技术小组,在菏泽城关首次为两个工厂,一个居民区,一个生产队的妇女进行了为时6天的宫颈癌普查。共査已婚妇女7713人,査出宫颈癌4人,可疑宫颈癌6人,宫颈癌的发病率0.65%.是年11月,省卫生工作组在部分县进行子宫脱垂普査。据梁山县和菏泽辛集公社统计,共査出子宫脱垂5332人,并对50%以上患者进行了治疗.当时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中草药、针灸、拢火、注射无水酒精、上子宫托等。
  1961年,全区开展妇女月经病的普査普治。根据卫生部、教育部、全国妇联、团中央关于防治中等以上学校女生月经病的通知精神,在专区人民医院主持下,组织地直各校女卫生人员共12人,于6月12一14日对幼儿师范学校、菏泽一中、技工学校、教育干校、农机学校、戏曲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农业专科学校、医学专科学校等10所学校的女生进行月经病普查,应査人数1236人,实查人数1158人,患病人数为499人,患病率为43%。其中闭经162人,占患病人数的32%。
  1972年以后,全区主要抓了以宫颈癌和妇女两病(子宫脱垂、尿痿〉为重点的妇女病普査普治,每年对18一60岁已婚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1972年实査76917人,患病53841人,患病率为70%;1978年实査23234人,患病9525人,患病率41%;1985年实査211382人,患病63944人,患病率为30%。对査出的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宫颈癌等,均动员病人手术治疗。对妇女常见病、多发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地、县保健站自制中草药,如哈蟆草片、儿茶合剂、律草合剂、桃叶洗剂、五柏子粉合剂、苦参丸、宫颈丸v霉滴丸等,治疗宫颈糜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979年,卫生部召开防治妇女“两病”工作会议,下达了免费治疗“两病”的通知,在地区卫生局领导下,全区成立由5人组成的手术队,到各县巡回手术。各县也由县医院妇产科、保健站组成3人的手术组,到各公社巡回手术,使病人得到较好的治疗。对子宫脱垂病进行手术治疗外,还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如上托、药物注射、服中药、针灸等。
  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区对妇女病防治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群众防病知识,改善妇女劳动条件和卫生条件.地直几个大厂将原来浴池改为淋浴。菏泽棉纺织厂、电业局建立女工冲洗室,配备恒温冲洗器。菏泽棉纺织厂、电业局、柴油机厂、火柴厂、毛纺厂、油泵油咀厂、仪表厂、印染厂等都配备了妇幼医生,对妇女病的防治起到很大作用.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从50年代,国家提出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的号召以后,各级妇幼卫生机构开始抓计划生育工作。1.957年全区主要抓了宣传计划生育、推广避孕药具等,各县妇幼工作人员,组成计划生育小分队,深入到农村基层社队,利用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知识及其重大意义,向群众免费发放各种避孕药具。1960年始开展上环等节育手术。1970年始各县保健站先后设立了计划生育门诊病房,负责做上环、女扎等节育手术,还开展了计划生育宣传、咨询、技术指导,为计划生育工作做出巨大成绩,使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得到有力实施。
  第二节儿童保健
  婴儿常见病防治1950年,专署卫生科在梁山、南旺两县进行产妇、婴幼儿死亡调査。8146个产妇,共生婴儿8435名,周岁内死亡1929人,占出生总数的229%。,其中因破伤风死亡的951人,占出生总数的113%°。根据调査,婴儿死亡原因主要是新生儿破伤风,幼儿死亡原因主要是传染病。根据调査情况,地委、专署领导提出以降低产妇及婴儿死亡率为主要奋斗目标,普及新法接生,消灭新生儿破伤风,推广预防接种,减少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免费普种牛痘苗、卡介苗,杜绝了天花发生,控制了结核、麻疹、流感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1960一1962年的三年困难时期,主要抓了小儿营养不良的防治。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内治疗小儿营养不良42700人。
  1980年,为了加强儿童保健工作,提高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地县两级保健站,举办儿童保健培训班13期,培训乡镇妇幼人员649人.在全区10个县,30个公社进行了孕妇死亡及婴儿死亡回顾性调査。1977一1979年,共调査婴儿55945人,死亡1542人,死亡率为27.56%。其中围产儿死亡1080人,死亡率为19.3%。新生儿多死于肺炎、意外、畸形、营养不良等。针对此种情况制定了降低婴儿死亡的措施。
  1985年,又进行了婴儿死亡回顾性调査,历时3个月,共调査了10个县(市)21个乡镇659个行政村,总人口639045人,育龄妇女125662人。调査结果是:1983年出生10240人,1984年出生10984人,1984年死亡婴儿421人(其中新生儿340人),死亡率为39.2%。,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80.8%,婴儿死亡率由1950年的229%。下降到1984年的39.2%0.同时,全区还给学龄前儿童预防服药554273人,用维生素D?胶丸治疗和预防佝偻病3000人。
  托幼事业1981—1985年,地区妇幼保健站重点抓集体儿童的保健指导。:1981年7月,地区保健站到菏泽棉纺织厂搞托儿所保健试点,历时三个月,配合厂工会、医务室帮助托儿所制订各种切实可行的生活制度,进行营养学指导,制订四季食谱,培训保育员、炊事员、所长等共34人。12月,地区保健站举办5期22天的儿童保健培训班,由各县人民医院小儿科医生和保健站幼儿保健医生参加,主要内容是托幼机构工作条例及管理方法,儿童心理学,小儿常见病的预防,卫生统计等。1984年8月,地区保健站举办为期5天的地直保育员学习班,主要培训内容为婴幼儿早期教育,体格锻炼,托儿所传染病的管理及预防,意外事故的急救。1980一1985年,地县两级共培训保育员855人。
  儿童查体
  1979年,根据省卫生厅的指示精神,由地区妇联、教育局、卫生局、广播事业管理局联合下达通知。要求各县利用黑板报、广播、宣传画等形式宣传科学育儿、预防接种、防治小儿疾病知识.并布置儿童査体。据统计,全区共抽调县、社、队医务人员200余人,共査儿童224410人,査出各种疾病59992人,发病率26.7%,主要疾病为营养不良性贫血、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病、沙眼、扁桃体炎、藕齿等,对査出的疾病进行了治疗.1979年始,每年“六一”儿童节为儿童査体一次,全区儿童发病率由1979年的26.7%下降到1985年的19.8%。
  1982年地区保健站配合成武县保健站、县医院儿科对该县孙寺公社孔李楼大队、侯楼大队、孙寺大队541名0一7岁儿童进行小儿“两病”调査及生长发育调査。发现佝偻病374人,发病率为69.1%,营养不良性贫血525人,发病率为99.06%。对查出的疾病均进行了治疗。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