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卫生防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35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卫生防疫
分类号: R197.2
页数: 15
页码: 723-737
摘要: 为了提高菏泽地区卫生宣传人员的业务水平,1982年与济宁、泰安地区联合举办一期45人的美术培训班;1984年,地区防疫站在全区范围内举办一期30人参加的摄影学习班;此外,各级卫生部门还选送一批技术骨干到外地进修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全区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健康教育宣传骨干,保证了全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 卫生防疫 卫生管理

内容

第二章卫生防疫
  第一节健康教育
  建国前,区内人民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上自然灾害,多种传染病时常发生和流行。1949年春,梁山和南旺两县疟疾、霍乱等传染病一度流行。平原省人民政府和菏泽专署及卫生部防疫总队组织了107人的工作队,结合当地干部、群众、学生宣传党的“预防为主”的方针及卫生防病知识,破除了群众中部分迷信思想。
  1950年9月到1951年2月,宣传队先后深入东明、菏泽、鄄城、曹县等县部分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对控制梁山十里堡天花的流行和曹县、东明、金乡等地一些传染病的蔓延发挥了巨大作用。
  1954年,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重视卫生宣传工作,要求全区有关单位,根据群众春节有打扫卫生的习惯,掀起群众性的卫生大扫除。夏季,以菏泽城镇为中心,组织卫生宣传组和文化馆联合编排岀一些卫生宣传节目,在城市和乡村进行巡回演出,并利用显微镜、细菌标本展览,有线广播、黑板报进行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至此,卫生宣传工作在全区广泛展开。
  1956年以后,在宣传以“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础上,全区实施了预防接种。1963年,成武县伯乐公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开始流行时,全公社预防接种注射达2950人,流脑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1965年,全区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口头宣传。这一时期,宣传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党的卫生路线,宣传破除迷信及卫生知识。“文化大革命”开始,卫生工作受到严重干扰,流脑、疟疾等传染病流行。1974年,山东省革委会下发了“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夏季爱国卫生运动”的紧急通知,各县社开展了以防治疟疾和灭蚊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宣传活动。加强了肝炎、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等疾病防治知识的教育。还开展了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和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十分重视健康教育工作。1979年,卫生部颁发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设置、人员、任务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这一要求,菏泽地区卫生防疫站设立了卫生宣传科,配备了3名专业人员和部分宣传器材,负责组织和领导全区的健康教育工作。
  为了提高全区卫生宣传人员的业务水平,1982年与济宁、泰安地区联合举办一期45人的美术培训班;1984年,地区防疫站在全区范围内举办一期30人参加的摄影学习班;此外,各级卫生部门还选送一批技术骨干到外地进修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全区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健康教育宣传骨干,保证了全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984年,各县卫生防疫站建立卫生宣教股,分别由2一3人负责。同时,各乡镇医院防疫组也都配备了兼职宣传员。据统计,全区共有专兼职宣传员近400人。:1985年,全区共编写各种材料10万多份,制做宣传牌56块,出黑板报700多期,张贴宣传画3000多张,放幻灯74场,出动宣传车115辆次。巨野县的卫生摄影《预防服药》获得1981年全省卫生宣传三等奖,定陶县绘制的美术作品《饮食卫生五四制》获三等奖。
  1983年,根据省卫生宣传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和组织建设,制定宣传工作程序,扩大宣传阵地,增添宣传器材。至1984年全区共有照相机22部、放大机11架、闪光灯15个、印像机11个、上光机11个、录音机14台、扩大器11个、发动机3部、喇叭22个。这个时期,在健康教育形式方面,采取文字教育与图片展览相结合,电化教育与形象宣传相结合。在内容方面,重点开展了食品卫生知识、病毒性肝炎及狂犬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菏泽地区对传染病的防治,始于建国初期。1953年,开始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地县防疫站均建立疫情室,县、社、队建立传染病登记簿,做到三级有册,名册相符。地县防疫站实行旬、月、年表报告,县报地区,地区报省。对确诊或疑似传染病人,及时填写“急性传染病报告卡片”,由报告人所在单位审核后逐级向卫生防疫站报告。按照规定,对甲类传染病疫情,城镇在6小时内,农村在12小时内报告。对乙类传染病疫情,城镇在12小时内,农村在24小时内报告。防疫单位接到疫情报告后,必须迅速赶到现场,隔离治疗病人,防止扩大蔓延。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1957年全区疫情报告1285人,比1956年(293人)增加3.39倍,死亡267人,病死率20.78%,是防疫站建立以来的第一次流行。巨野、曹县最重,其中巨野发病225人,死亡59人,曹县发病255人,死亡72人。流行原因是夏季连降大雨,蚊虫迅速增多,不少房屋倒塌,群众雨淋水泡,生活异常。8月份水退落后,乙脑开始大量发生。1963年全区疫情报告2300人,比1962年(866人)增加1.66倍,年发病率43.84/10万,死亡349人,病死率14.75%。1967年全区疫情报告为2225人,发病率41.84/10万,死亡173人,病死率7.78%。菏泽地区疾病防治总结中记载:“乙脑在本区流行面广,比去年上升56%,且有不少患者留有后遗症,造成终身残废”。1970年全区疫情报告为26931人,比1969年(8977人)增加2倍。年发病率59.94/10万,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全区性暴发流行,东明最重。
  流行性脑脊髓膜灸(简称流脑),1966年全区疫情报告17202人,年发病率328.47/10万,1967年报告55705人,年发病率1047.48/10万.这是有疫情报告以来最大的一次全区性暴发流行,据这一年的11一12月中旬统计,全区共发病217人,死亡24人,济南军区和省革委会先后派来200名医务人员赴各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青岛医学院医疗队在鄄城开展防治工作,流脑防治工作总结中记载:“在短短十几天中,单就董口一个公社,就使数十名极端危重的流脑患儿起死回生,痊愈出院”。其病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燥,另外红卫兵全国性大串联,人口流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麻疹,1966年之前年发病的绝对数(疫情报告)一般都波动在2一8万之间,且死亡率也高,1953年高达4%.1961年是发病最多的一年,全区疫情报告77746例,发病率1550.57/10万.在普种麻疹疫苗前,虽然也采取了一些针对性预防措施,但始终未能改变其周期性流行规律,即1一2年一次小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1966年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发病率骤然下降,流行规律亦被打破,此后,麻疹发病逐步得到控制。
  病毒性肝炎,自1959年有疫情报告以来,1963年为第一次流行,全区发病1257例,发病率23.96/10万,发病占肠道传染病的第3位。据1963年全区防疫工作总结中记载:“肝炎在全区发病逐年上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防治”。1972年是整个地区发病率最高的一年,全区肝炎发病29693人,发病率472.14/10万.地区卫生局6月份下达了“关于肝炎防治意见”.郓城县迅速组织肝炎防治小分队,深入到发病较重的黄安公社杨庄大队防治。杨庄大队12个生产队,两个自然村,共319户,1420人,调査1357人,査出可疑肝炎病人256例,占总人口的19%以上。鄄城县什集公社向阳大队张庄也发生肝炎暴发流行,发病率为6.8%.1978年全区肝炎报告12598例,发病率183.38/10万,个别县社亦出现暴发流行。由于饮食卫生条件较差,病人隔离消毒执行不好,肝炎仍处于自然流行状态,经调査全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0%左右。1980年国内肝炎疫菌研制成功,乙肝疫苗开始在全区小面积使用,发病率逐年降低。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使用脊灰疫苗之前,脊灰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1962年使用疫苗后,大大降低了发病率,由于接种质量不高,仍不时在局部出现暴发流行。1980年全区报告390例,发病在全省占第一位,重点在鄄城、菏泽、郓城3县。据流行病学分析,其因是1一3岁以下儿童未能全部服用脊灰糖丸疫苗,或有的服苗方法不正确等。针对这种情况,防疫部门适时进行宣传教育,成效较为显著。
  天花,建国前各县年年流行,1950年还在局部地区出现。是年6月下旬,梁山一地发生天花3人。下半年人民政府开始免费接种牛痘苗,1951年省政府以卫防字第11号令正式颁布“种痘工作计划的决定”,全面推动种痘工作的开展.1950年下半年,全区种痘20843人,1951年种痘504351人,1952年种痘917385人,三年累计种痘1442579人,占总人口的65%,基本控制了天花的发生和流行。1953年未见疫情报告,以后又经过20多年持续种痘,天花彻底绝迹。
  白喉,在中国历代典籍中,屡有流行的记载°据梅启照(1878年)描述:“白喉传染甚速,一人患发,竟至传染一家一村”。建国后,在区内亦有流行。1950年东明6个区的传染病调査统计,白喉508人,占传染病患者总数的22.6%。1951年上半年调査,全区8个县82个区9402个村庄,共患病9043人,死亡320人,白喉发病人数最多,占第一位。从1952年起,区内开始注射白喉类毒素,并加强抢救、隔离等措施,1953年全区疫情报告仅459人,年发病率9.76/10万。1960年全区疫情报告发病人数上升,达8910人,年发病率为206.17/10万,死亡281人,病死率3.15%,是区内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暴发。中共菏泽地委生产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关于冬季防治疫情的初步意见中指出:“……“对现有伤寒、白喉,采取免费治疗,迅速扑灭疫情”。1979年鄄城县报告白喉1例,至1985年无白喉发生。
  第三节计划免疫
  从1947年开始,人民政府即为儿童施种牛痘。建国后,大量生产牛痘苗,使人民群众得以有计划的接种,因而很快消灭了天花。同时开展了霍乱、伤寒的预防注射,也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1953年始进行防瘠,开展卡介苗接种,到1959年接种12万多人,控制了肺结核的传播和流行。1961年首先在菏泽、曹县、巨野等4个县中,对2个月至7岁的儿童服用小儿麻痹减毒活疫苗10000人份(ⅠⅡⅢ型)。1962年开始服用小儿麻痹糖丸(2个月一7岁)。1963年始,还对畜牧、饲养、屠宰、牛奶厂、皮毛加工、兽医等人员注射布氏菌和炭疽菌苗。
  60年代,根据国家卫生部“抓重点地区、重点疾病、重点对象”和“注射一片、免疫一片、巩固一片”的要求,全区先后采取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和重点免疫接种,拟定实施方案和规程,每年都制定免疫的具体计划及实施意见,地、县、社明确专职人员负责预防接种,每县2一3名,每社1一2名。70年代普遍建立了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簿,层层建立预防接种组织,地、县、社成立预防接种领导小组和反应处理小组,大队或几个大队成立预防接种专业小组,层层落实接种任务。进入80年代,逐步推行按年龄组的计划免疫。设计制作了全区人口比例图表,为各种制品计划安排提供了可靠的人口数据,建立了一些管理工作规程,编印了“预防接种”、“生物制品”等专业教材,为基层卫生人员学习和培训提供学习材料。
  通过以上措施,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下降,麻疹、白喉、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炎等6种传染病免疫后的平均发病率较免疫前下降85%以上,死亡率亦较免疫前下降了97%以上。
  第四节地方病防治
  菏泽地区地方性疾病有:黑热病、疟疾、丝虫病、地方性氟中奉、华枝睾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流行性岀血热、狂犬病。
  黑热病是危害全区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缺乏历史记载,历代流行情况
  不详。据1950年调査,菏泽、单县、成武、巨野、郓城、梁山、定陶、曹县、鄄城9个县(当时东明县属河南省),均有黑热病流行,以巨野、成武等县较重。全区平均患病率为350/10万,据此推算,全区患病约10000人,属全省6个重病区之一。个别村庄患病率更高,如菏泽县关庙李乡的孙庄,全村患病19人,患病率高达7.5%。
  1949年10月,商泽专署卫生防疫大队成立,开始黑热病防治。1955年正式成立菏泽专区黑热病中心防治站。是年底,华东区黑热病防治所协助菏泽举办首届黑热病防治人员培训班,培训134人,为黑热病防治工作打下了基础。此后,黑热病中心防治站每年都对各县、区、乡黑热病防治专业人员及村卫生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防治水平。全区黑热病防治网基本形成,防治措施主要是普查、普治病人,大力杀灭病犬,用DDT和六六六农药喷洒消灭白蛉,有效地阻止了传播,控制了发病。至1958年,全区平均患病率下降到1/10000以下,经省考核鉴定,达到了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黑热病的标准。70年代后,境内无新病例出现。
  疟疾是流行时间较久的一种疾病。菏泽境内历年发病较高,属全省的重疟区。据《巨野县志》记载:“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疟疾病伤人十之二三。”《曹县志》记载:“嘉庆二十年,元旦雨雪,八月人多疟疾。”又:“道光十八年(1838年)正月三十日,雨雪雷电,八月人患疟疾。”《定陶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年年有疟疾出现,受疟疾之苦者十有一二”;“民国二十年(1931年)夏,连降大雨,秋疟盛行,遍及全县,景象凄惨,万户萧条,个别村庄无一人不患疟疾者°” 《东明县志》记载:“民国二十年(1931年)秋,疟疾盛行,一村十之七八,且因此致命者甚多,至翌年春,此症犹未绝。”特别每逢水涝灾荒之年,疟疾流行更甚,往往在短时间内发病率达百分之几十,形成“家家病满床,无人熬药汤”的凄惨景象。可见,疟疾在区内流行是极其严重的。
  建国后,区内小范围的疟疾暴发流行经常出现,如1953年菏泽县,1952一1955年曹县,1956年东明县,1957年巨野县等均出现了小范围的暴发流行;全区大范围的暴发流行发生过两次。第一次发生在I960年,当年连降暴雨,全区遭受特大水灾,积水面积达50%以上,蚊虫大量孳生,加之农业减产,群众生活困难,身体羸弱,抗病能力下降,造成暴发流行。据普査登记,是年,全区共发生疟疾125.4万余人,发病率最高达28%。以单县、成武、曹县发病最为严重,发病率分别为64%、44%、37.3%,个别村庄高达80一90%。发病高峰持续到1963年。第二次暴发流行发生在1971年,全区共发病108.6万余人,发病率达17.7%,发病高峰持续到1973年。这次流行因素是多方面的,自然因素是雨量大,积水多,蚊虫密度高;社会因素是,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防疫机构瘫痪,抗疟措施不能落实。
  菏泽属非稳定性单纯间日疟疾流行区,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流行恃点是;一般12月份至次年2月份发病最低,3月至4月份开始增高,5月至6月份出现复发高峰,7月份发病平稳,9月份为流行高峰,约占全年发病的30%;传播时期一般始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止于10月中、下旬,约5个月左右。
  建国前,历代统治者任凭疟疾流行,不采取防治措施,人民深受其害。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疟疾的防治。仅60年代和70年代两次暴发流行期间,山东省寄生虫防治研究所向菏泽调拨的抗疟药品、器械等折合人民币即达522万元,对病人和全民实行免费治疗和预防服药。商泽地区的疟疾防治工作,大体可分三个阶段:一是防治阶段 (1960一1980)。根据北方防治疟疾方案要求,此阶段采取以管理传染源为重点的防治措施。地、县、公社、大队均成立抗疟组织,全党全民齐动员,开展普查普治,免费送药,治疗病人。1964年卫生部组织冀、鲁、豫3省开展了疟疾歼灭战,使全区疟疾发病连年大幅度下降,到1967年,全区疟疾发病率降低到1%以下。1969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地、县卫生防疫站被解散,各种防治措施落实不力。同时大批旱田改水田,增加了蚊虫孳生场所,使蚊虫密度大幅度上升,造成疟疾发病迅速回升。1971年,出现了全区第二次大暴发流行。为加强防治,当年又恢复了地、县两级卫生防疫站,大力开展疟疾防治。主要任务是迅速降低发病,控制暴发流行,继续开展普查普治。1974年,卫生部组织苏、鲁、豫、皖、鄂5省开展疟疾联防。根据联防协议,全区加强了疟防组织建设,县、公社、大队都成立了灭疟领导小组,形成了三级抗疟网,同时广泛开展宣传工作,使疟防工作成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至1980年,全区发病下降到31.4/万,比1971年下降了98.2%。
  二是控制阶段(1981一1983)。1981年各县疟疾发病均降至1/1000以下,防治任务主要是保持疟疾发病继续稳定下降,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在防治措施上实行了重点转移,采取以控制和消灭传染源为重点的综合措施,大大压缩“全民预防服药”的范围。对疟区实行分类管理,狠抓重病区的防治,并把重点转移到传染源检索和管理上,培训镜检人员,根据条件和力量逐步增加镜检站,不断扩大血检范围。1983年,全区已建立镜检站167个,1980一1983年,共血检1317042人,检出阳性10373人,占四年疫情报告数39152人的26.5%。
  三是基本消灭阶段(1984一1985)。自1984年开始,全区疟防工作已进入灭疟后期管理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清除残存病灶,净化疟区。根据发病少、病例分散之特点,仍继续落实以管理和消灭传染源为重点的综合措施,在省寄防所的指导下,于1985年在菏泽地区10县(市)与济宁市的嘉祥、金乡两县开展了12县市的疟疾联防。具体措施是:(1)传染源检索:开展发热病人血检,以査找残存的传染源。至此,全区已建立镜检站266个,分布于298处乡镇.1984,1985年,血检195.6万余人,发现阳性病人100人,占三年疫情报告数205人的49%。
  (2)病灶点处理;对査出的现疟病人以氯唾、伯氨唾8日疗法治疗,在流行季节,对病家周围50米以内的人群用乙胺唏咙、伯氨座3日或防疟11号、大冷可乐进行预防服药;喷洒药物灭蚊;对一月内的发热病人进行血检。
  (3)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为阻断外源性传染源输入,在流行季节对来往于外地高疟区的流动人员进行预防服药和血检。通过贯彻上述措施,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疟疾病在境内基本绝迹。
  丝虫病
  据1957年流行病学调査,菏泽专区为单纯斑氏丝虫病流行区,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各县均有不同程度流行。共抽查9个县18825人,微丝坳阳性485人,平均微丝坳阳性率为2.6%.1964年、1965年适龄青年征兵体检时,微丝坳阳性率分别为4.8%,5.6%,1965年,省、专丝虫病防治试点组对郓城县丁里长公社苑楼、鹿庄两村调査,微丝坳阳性率达10.83%,似有逐年升高趋势。流行程度以郓城、曹县最高,微丝勒阳性率分别为10.89%、9.9%,属中度流行区。微丝坳阳性率1一5%的有定陶、梁山、巨野、单县、成武5县,属低度流行区.1%以下的有菏泽、东明、鄄城3县,散在发生。为开展大规模的防治,自1970年后,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大普査,查421.1万余人,阳性6134人,平均微丝坳阳性率为0.15%,全面掌握了丝虫病在全区的流行状况,尤以与河南省及山东省济宁地区毗邻的县、社较为严重。对此,采取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一是普查普治:1971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展开了普査普治丝虫病的群众运动,各县都统一组织采血镜检,治疗专业队,与乡村医生配合,开展采血、镜检、治疗。1971一1974年全区先后共普査562.9万余人次,检出微丝坳阳性者&58万人,对阳性者均采用海群生4.2克7日疗法进行治疗,送药看服,疗后复査。曹县复査阳性病人9419人,治愈8834人,治愈率达93.8%。二是重点査治:1974年后,各县对微丝物阳性率1%以上或接近1%的重点村队,针对性地进行反复査治,至1980年,有的社队就先后普查三至五遍。6年间,全区共査262.7万余人次,检出微丝物阳性者3.57万人次,均给予海群生系统治疗。1980年全区平均微丝黝阳性率降为0.22%。三是海盐防治与全民服药,为尽早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之目的,在反复査治的基础上,1979年开始, 先后对菏泽、曹县、定陶、单县4县的48处公社3259个大队268万人进行了全民食用海群生掺拌食盐防治丝虫病的措施,使微丝黝阳性率大幅度下降。据定陶、单县、曹县3县抽査,平均转阴率为87.2%。为扩大防治范围,又对郓城、成武、曹县、单县、菏泽5县的37处公社216个大队18万多人,采用海群生进行了全民服药,从而加快了基本消灭丝虫病的进程。
  1978一1980年,由省、地两级联合组成丝防专业队,对各县丝防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共考核10个县32处公社、120个大队,査10.9万余人,检查岀微丝坳阳性者163人,微丝助阳性率0.15%,各县均达到基本消灭的要求。1981年后,对历年感染较重或边缘社队又进一步査治,1981一1982年共查539666人,微丝坳阳性者406人,全部进行了正规治疗,使微丝物阳性率降至0.06%。1983年10月,经国家卫生部考核,全区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钩端螺旋体病
  1960年7、8月间,全区先后两次暴雨,积水遍地,菏泽农业专科学校被淹.自7月12日至8月24日,全校师生员工先后有53人发生“不明热症”,其中43人为养猪人员,10人曾赤脚在积水中行走过,经病源学和血清学调查,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猪为主要传染源,病源体血清型为396型(即波摩地型儿这是建国后全区首次发现此病,经对菏泽县进行自然疫源地调查,鼠、猪、羊、人钩体感染率分别为14.4%、24.4%、24.4%、21.4%,确定菏泽地区为钩端螺旋体病疫区。
  1963年8月上、中旬又在曹县、单县、郓城、定陶等县部分村庄发现“不明热症”病人,某些地方呈流行趋势,后在曹县庄寨公社王庄寨村进行调査,证实亦为钩端螺旋体病(396型)暴发流行。野鼠是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宿主,猪是重要传染源,被鼠、猪粪屑污染的地面积水是此次流行的主要传播因素。
  1970年疫情报告171人,发病率为2.85/10万,其后苒无病例报告。
  中华分枝睾吸虫病(简称肝吸虫病)
  1974年开始,至1980年,全区10个县共调査了58处公社174个大队及学校,粪检114103人,发现虫卵阳性者1385人,平均感染率为1.21%,各县均有散在病人,尤以鄄城、郓城、梁山为多。病人主要分布于沿河、低洼及湖区,如鄄城县的董口、临濮、什集、郑营4公社的4个沿河村,平均感染率达5.9%,梁山县大安山公社的3个大队,平均感染率为3.48%;郓城县潘渡公社沿河的张庄、郝庄两队,平均感染率为2.34%,上述3县的9个大队的病人,占全区病人总数的27.5%。患病多为7一15岁的儿童少年,究其感染渠道,多因食小生鱼干和烧烤烙未熟小鱼虾所致。
  此外,对保虫宿主及中间宿主亦做了调査。检査狗2条,在其中一条狗肝脏中检出肝吸虫500余条,第一中间宿主缥类在湖区河中分布甚广,调查第二中间宿主鱼类七种86条,蠢坳阳性31条,感染率为36.04%。
  对肝吸虫卵阳性者,均以“血防846”进行治疗,冶愈率达95%以上。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少年儿童勿食生鱼虾,加强粪便管理,实行泥封发酵,以杀死虫卵。自1985年开始对肝吸虫病进行监测工作,各县仍有少数散在病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
  区内无历史记载。建国后,曾先后对区内各县进行多次调査。1963年和1973年2次调査,仅发现几例可疑病人,故未确定为疫区。1975年10月,对11592人进行布鲁氏菌素试验,阳性者325人,阳性率为3.03%,以试管凝集试验确诊病人46例,罹患率为0.38%,以兽医最高,为6.9%,其次为肉食品加工及皮毛加工人员,分别为1一9%和1.5%。农村居民仅为0.05%。从而证实菏泽地区亦为布鲁氏菌病之疫区。
  1976年,根据省布病防治会议要求,对重点人群进行了重点调査,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病人,截止到1977年12月底,全区累计患病132例,均为慢性病人,以郓城(25例)、巨野(28例)、单县(20例)、梁山(18例)、菏泽(17例)发病较多,其他各县均为散在病例。
  根据商泽地区地方病防治规划(1980一1985年)要求,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对于职业性的病人列为职业病,由国家免费治疗,并通过对职业人员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加强个人防护,开展重点人群的人工免疫,杜绝新病人发生,到1983年,132例病人全部治愈,达到了基本消灭此病的标准。
  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纸病)
  境内历史上虽无此病记载,但氟病病区范围较广。曹县倪集公社前赵大队氟斑牙患病率高达91%,氟骨症患率高达38%;梁山县韩垓公社侯王庄大队属重病区,群众中流传着“喝了侯王庄的水,不弯腰就痫腿,男的光棍多,女嫁难出门”。油坊大队女社员朱庆云,35岁始腰腿疼痛,36岁腰不能直,随之颈部强直,腿常抽筋,疼痛难忍,到46岁时已丧失劳动能力。另一男患者董如敏,腰腿痛,卧床3年,到北京确诊为氟骨症,于1973年死于北京,年仅37岁。
  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和中共山东省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的指示精神,菏泽地区于1979年12月始,以公社为单位组织专业队,以氟斑牙为线索,对全地区氟病开展了普査工作,査出氟骨症患者16175人,氟斑牙患者184042人,分布于全区10个县155处公社886个大队,平均患病率为67.29%。经査全区均为饮水型病区。继而对病区饮用水进行了含氟量检测,有1322眼水井含氟超过国家饮水标准,含氟量在1.01一&0毫克/升之间。进而确定轻病区536个大队,中病区287个大队,重病区63个大队。除巨野、定陶、鄄城、东明4县仅有轻型病区外,其余6个县境内,轻、中、重三类病区均有存在,重病区主要分布于梁山、郓城、单县、曹县4县。
  1982年,在地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下,对全区10个县、866个大队进行了改水降氟,打深水井,改饮低氟水。所需资金由国家、集体、群众三者集资解决。1982一1985年,国家投资15&86万元,集体投资20.056万元,群众集资150.31万元,共完成改水降氟278个大队,受益人口达182997人。
  狂犬病
  何时传入菏泽境内无历史记载。当地群众,都知道是由“疯狗”咬伤所致,并熟悉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说明在建国前曾发生过狂犬病。
  建国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区内一直无狂犬病发生。1979年下半年,狂犬病首先传入梁山县韩岗公社袁口村,一只狂犬咬伤17人,发病死亡1人。1980年疫区蔓延至8个县,被犬咬伤859人,发病死亡8人,约占咬伤人数的9.3%。到1981年底,全区共被犬咬伤2126人,发病死亡21人,其中年龄最大者40岁,最小者1岁,4一13岁的少年儿童14名,占发病死亡总数的67%;牲畜1885头,发病死亡223头。因狂犬病流行严重,死亡率高,危害性大,致使人心惶惶,学生不敢上学,农民不敢下地干活,工人不敢上夜班,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人们正常生活。
  狂犬病传入以后,地委、行署十分重视,及时召开地区公安处、卫生局、农业局、财政局、外贸局、供销社及各县负责人会议,制订防治措施,明确职责范围。同时,转发国家卫生、公安、农业三部《关于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通知》和《家犬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文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预防狂犬病的突击活动。第一次突击活动于1981年12月进行,任务是:⑴城内严禁养犬,见犬即行捕杀;⑵对农村家犬进行登记,注射狂犬疫苗;(3)对狂犬和野犬进行彻底捕杀;(4)对被犬咬伤者,及时注射人用狂犬疫苗,以预防发病。通过突击活动,取得了显著的预防效果。1982年疫区缩小为5个县,被犬咬伤者减少到185人,比1981年咬伤人数减少88%,发病死亡3人。为巩固防治成果,1982年冬,又一次开展全区性防治狂犬病突击活动。通过两次突击活动,全区共免疫家犬148699条,捕杀家犬93459条,有效地控制了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1983—1984年,未再发现狂犬及狂犬病人。
  流行性出血热
  80年代以前,菏泽地区没有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例报告。1982年10月,巨野县陶庙乡夏庄、孟庄两村首次发现两例病人,是年全县发病6例,病死1例。1983年初,巨野县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病。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室内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带毒率为3.8%。流行病学分型为家鼠型,临床分型为轻型。当年疫区即扩大到梁山县,整个流行趋势由东向西发展。此后疫区逐渐扩大,疫情逐年上升。至1985年,疫区扩大到除定陶县外的9个县市,92个乡镇,发病2126人,其中病死12人,发病率达2&7/10万,居全省第三位。为摸清此病在区内的流行规律,1985年冬,对菏泽、单县、东明、梁山4县进行了流行性出血热地理流行病学调査,采集、检验鼠肺1213份,带毒14份,带毒率为1.15%,均为家鼠类(家鼠、小家鼠)。结合捕获地点分析,进一步证实为家鼠型出血热流行。1985年,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在梁山设立疫情监测站一处,全年采集鼠肺249份,带毒9份,带毒率3.61%,鼠种亦为家鼠类。进一步证实了传染源种类,带毒与发病之间的关系。从1983年起,全区每年开展一至二次大规模的群众灭鼠活动,降低鼠密度,减少和控制了流行性岀血热的传染源。
  第五节慢性病多发病防治
  精神病
  1971年始建一所精神病医院。在治疗方面,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并开展了电针、电休克治疗以及辅助工娱疗和心理治疗等。
  1975年,为了在全区广泛开展精神病防治,地区卫生局举办了各县医院精神病医生学习班,每县一名内科医生参加,时间为三个月。
  从1977年开始,地区卫生局分别在成武、郓城、单县、巨野、菏泽等县建立了精神病院或科室,配备专业人员,设立病床,由地区精神病医院派专业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到各县巡回医疗和技术指导,发现重症病人则收容入院治疗。1984年地区精神病医院建立防治科,配备专职医护人员,负责巡回医疗、技术指导及家庭病房。
  1985年,全区有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233人,正规病床334张,简易、家庭病床105张,精神病人看病难、住院难问题得到缓解。
  头癣病
  菏泽地区于1977一1981年开展全区性的头癣病普查普治。10个县共査出治疗各类头癣患者1543例。经省、地多次组织检査验收,达到了基本消灭头癣病的规划标准。省卫生厅颁发了合格证书,结束了“罗圈秃”在菏泽地区危害人们健康的历史。
  结核病
  建国初期,菏泽区内结核病防治由门诊兼管,重点在城市团体防瘠,其次就是搞好城市居民健康检査。同时建立结核病疗养院,将部分结核病人集中到疗养院隔离治疗。
  1963年,菏泽专区结核病防治所(后改为院)预防科成立,各县设立防虏门诊,由专职大夫负责。对农村病人进行登记造册。病人以分散治疗为主,集中治疗为辅。药费来源:一是病人自费;二是国家救济;三是集体补助;四是组织病人勤工疗养。
  预防科成立后,立即进行三级防虏网建设,即县、公社、大队设专职或兼职防瘠人员。三级防瘠网的建立,特别是组织患者勤工疗养,为病人解决了药费不足,是蒲泽地区防瘠工作的成功经验。据流行病学抽样调査,1984年境内结核病发病率为0.3%,比1962年的1.16%下降了0.86%,受到专家及上级的肯定。
  第六节环境卫生
  建国前,区内民众为生活所迫,没有讲究卫生的习惯,更谈不上环境卫生。故有民谣曰:“人无厕所猪无圈,垃圾粪便满街院,夜间老鼠屋里叫,苍蝇蚊子成群闹”,形象的说明了卫生环境很差。
  1950年4月16日,菏泽专区向各县政府下达了(50)卫字第1号指示,要求建立各级卫生防疫委员会。1953年,菏泽专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委会)成立,办公室设在专区卫生局内。主要任务是贯彻毛泽东,1952年12月提出的“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的指示,发动全区医务人员和地、县、区、乡的卫生积极分子学习反细菌战的知识,组成卫生宣传小组(每区一人)深入到城镇农村,白天用图片,晚上用幻灯向广大群众宣传卫生防病、防细菌战的知识,激发群众爱国卫生热情,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不讲卫生的旧习惯和环境卫生面貌。
  给水卫生
  建国初期,卫生防疫大队建立,开展了河工的给水卫生及井水消毒。1950年全区共消毒水井1517眼,计13384次,并逐步开展了水井的改良工作。1952一1957年改良水井70903眼,1959年改良水井16103眼51960一1963年加高井台22825眼,消毒22074眼,控制了某些疾病的传播。1964年, 加高井台11963眼,填平距水井较近的污水坑3588个,处理粪堆4582个,厕所254个。1965年加高井台24217眼,占72.7%,安水车472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日照县简易手压井,有35眼手压井投入使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专区防疫站撤销,环境卫生工作中断1979年,环境卫生工作才走向正常。根据地委、行署指示,继续改良水井,共改造水井45700眼,打手压井45300眼,基本实现手压井化的村庄110个。
  1984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生活饮用水调査,结果是地下水感官性状良好,受工业毒物污染较轻,硬度、猛含量较高,氟化物含量南部高,北部有散在高氟区,水性疾病主要是慢性氟中毒。城乡饮水集中式供水人均用水量3&6升/日,分散式供水人均26.2升/日。区内地下水略偏碱。综合分析,全区生活饮用水水质较差,只有梁山两处自来水为1级水, 其余全为级水。
  粪便管理
  50年代初期,开展“便后一锹土”活动。建国后三年共改造厕所48669个,部分厕所加了盖。为清除城乡粪便垃圾,组织城肥下乡与城郊互助活动。在农村号召畜圈、厕所“勤扫、勤除、勤垫”(即三勤活动)。
  50年代中期,实行“粪便作价入社,专人管理”方法,确定专职粪便管理员,对粪便垃圾做到当日清除。60年代初期,大力开展积肥运动,对厕所进行新建或改造。1962年,山东省人委发布了《山东省城(镇)市粪便、垃圾管理暂行办法(修正草案)》,全区10个县及城关镇先后建立粪便管理所,专业队伍5500余人。在农村生产队实行基本肥料交售制,开展了“五改造”(指把不符合多积肥,又不能搞好卫生的旧厕所、猪圈、牛栏、积肥坑和鸡窝进行改造)、“六统一”(指人粪尿、牲口粪、鸡鸭粪、干灰和土杂肥由生产队统一管理)活动。1972年2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发布了《山东省城(镇)市粪便垃圾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全区认真贯彻执行,出现大批卫生单位和卫生村。1976年除梁山县外,各县都成立了清洁卫生管理所,大力推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净化环境
  1952年,全区人民响应毛泽东“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的号召,开展“三净”(锅、碗、勺净,室内外净,衣服被褥净)、“五灭”(灭蚊、蝇、虱、蚤、臭虫)、一捕(捕鼠)爱国卫生运动。
  1954年,结合春季积肥,开展改厕挖蛹,消灭苍蝇等孳生地活动。1957年,中共中央对爱国卫生运动重新明确了任务,即除“四害”(老鼠、蚊子、苍蝇、麻雀,或臭虫讲究卫生,消灭疾病.全区立即行动,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药物毒杀蚊蝇及孳生地,捕鼠捉雀,并于1961年插标布点,树立典型,开展“无蝇户”、“无蝇村”、“无蝇单位”的竞赛活动,取得显著效果。
  “文化大革命”中,环境卫生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1969年爱委会机构陷入瘫痪,其工作一度中断,卫生水平明显下降,公害密度上升,诸种疾病复发流行。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区内的爱国卫生运动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81年,全区开展以除害灭病,解决脏、乱、差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取得显著成绩。1982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山东时指出:“五讲四美”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从清洁卫生搞起,从清洁卫生突破。地委、行署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整顿市容市貌,植种树木花草、美化环境的活动。在城市居民中推广“七户一岗”卫生责任制,机关、工厂、学校、商店等单位实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市容卫生责任制。据1985年不完全统计,共拆毁违章建筑棚厦6778间,拆除残墙断壁4067平方米,清除建筑物料6536堆,清除小铁屋、商亭、沿街锅灶2622个;粉刷墙壁490375平方米,植树1795万棵,育苗126720亩,栽花1506326株,建立大小花坛4421个;新建厕所367个,整修厕所606个,设垃圾箱4653个,果皮箱1003个,痰盂4905个,清洁卫生所10个,配专业人员821人。经各级检査验收,全区有535个单位通过卫生达标,获“文明卫生单位”称号,农村有879个村庄被评为文明卫生村。全区城乡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七节劳动卫生
  尘肺防治50年代末至60年代,防尘工作主要是因陋就简,推行密闭除尘,通风和湿式作业,加强个人防护,建立轻拿轻放和经常清扫制度等,收到一定效果。
  1962年,专区卫生局等部门首次对菏泽联合卷烟厂进行烟草粉尘危害调査,共测扬尘点6个,粉尘浓度最高为205.3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19.5倍;査体292人,呼吸道疾病患病率40%以上,随工龄增加患病率增高。
  1963年,专区卫生局、劳动局、工会、工业局联合成立防尘领导小组,先后组织三次全区性大检査,对个别粉尘危害严重的工厂限期进行改进。
  1964年,专区成立尘肺诊断小组,1985年又进行调整。1963一1964年,全区进行首次尘肺普査,共拍片345张,诊断为I期尘肺1人,可疑尘肺2人。1974一1976年,全区进行第二次尘肺普查,拍片1177人,受检率96.5%,诊断为I期矽肺6人,发病率为5一6%,疑似矽肺14人。期间,遵照《矽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的要求,对于尘肺患者和观察对象每年复查拍片一次,对一般接触粉尘工人每二至三年査体拍片一次。
  1975年单县、梁山、曹县统计,直接接触石棉粉尘的有10909人,间接接触石棉粉尘的约5万人,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没有防尘措施,工作地点石棉粉尘浓度很高。如对单县城关公社张智楼大队第四生产队手纺石棉绳现场进行深度测定,石棉粉尘浓度达1085毫克/立方米,超过了国家标准546倍。没有专用厂房,农民多在自己房屋中纺石棉,房中石棉粉尘飞扬,造成一个人纺石棉全家受害。对单县、曹县手纺石棉农民162人进行拍片检査,诊断为I期石棉肺3人,疑似石棉肺9人。对梁山县石棉制品厂和梁山县石棉保温厂的调查发现,现场粉尘浓度最高为360毫克/立方米,拍片检查117人,诊断为I期石棉肺1人,疑似石棉肺1人。
  1985年,全区累计和复査接尘工人5864人次,其中地直尘肺拍片558张,诊断为Ⅰ期尘肺1人,I期石棉肺1人,疑似矽肺1人。
  职业中毒防治工业企业中常见毒物有铅、汞、苯、猛、锯等。
  1962年3月,首次对菏泽印刷厂铅作业工人进行调査,查体51人,诊断为铅中毒12人,发病率为23.5%;铅吸收17人,铅中毒和铅吸收共29人,占査体人数的56.9%,发病以铸字工人为高,2名铸字工人全部诊断为铅中毒。
  1963年,对菏泽农药厂六六六农药中毒情况进行调査,车间空气中丙体六六六浓度2.42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47.2倍。査体40人,中毒症状者27人,占查体人数的67.5%。
  1979年,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全国总工会、国家医药管理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职业病普査工作的通知》。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劳动卫生、临床、检验等专业人员共51人,对全区县以上国营和集体25个工厂内接触铅、苯、汞、有机磷、珞盐、三硝基甲苯等15种毒物的工人进行大规模普査。测毒物点216个,合格率为52.5%.。2008名接毒工人进行査体,其中铅作业工人828人,实查789人,诊断为铅中毒28人;苯中毒35人;无机氟作业工人241人,实查223人,发现氟斑牙4人;锯作业工人171人,实查157人,査出由锯盐引起的鼻粘膜糜烂3人;汞作业工人35人,实査31人。根据边查边治的原则,首先对接毒工人建立健康档案,对诊断为职业中毒的病人建议各厂调离毒物作业现场,给予积极治疗,对于毒物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车间提出改进意见。由于菏泽在15种毒物普査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全省职业病普查先进地区, 授予一等奖。
  自1975年始,地、县防疫站每年都对工业企业车间内空气中毒物浓度进行监测,监测率在30%以上。1985年,全区有毒物作业点274个,监测104个,监测率38%,合格点48个,合格率46%。1979年省卫生厅颁布了 《山东省职业病诊断试行办法》。是年菏泽地区正式成立职业病诊断小组,1984年进行调整。
  农药中毒防治50年代,农药使用量较少,农药中毒只是少数的散在发生。60年代初期,有机磷类高毒农药大量使用,群众又缺乏基本防治知识,中毒事故大量发生。1964年统计,全区农药中毒人数达952人,死亡34人,其中生产性中毒629人,死亡13人。
  60年代和70年代,农药中毒防治始终被列为劳动卫生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逐步摸索了一套成熟的防治经验,使农药中毒事故大大减少。
  进入80年代,农村普遍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棉田面积逐年增加,农药年销售量也由70年代的3000多吨,增加到1万吨以上;农药品种在原有六六六、DDT、1065和1059等有机氯和有机磷类基础上,又陆续使用了新农药有机氮、氨基甲酸酯类、菊脂类等;农药的保管使用也由原来以生产队为单位分散到各家各户.因此,全区农药中毒人数大幅度上升.1981年,全区农药中毒人数15619人,其中生产性中毒14632人,死亡90人。此种情况引起各级领导重视,地县各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农药中毒事件的连续发生。自1982年开始,农药中毒连年下降,1982年全区农药中毒830人,死亡51人,其中生产性中毒187人,比1981年下降98.7%。1984年和1985年连续两年未出现生产性农药中奉死亡。地区防疫站在农药中毒防治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全省预防农药中毒先进单位。
  高温和噪声防护全区开展较早的是防暑降温工作,80年代陆续开展噪声等物理性职业危害的调査及监测。
  从50年代到60年代,防暑降温一直是全区劳动卫生工作的重点。高温季节,组织专业人员到田间深入开展预防宣传,实行“二早二晚”,延长中午休息的办法;在工厂开展防暑降温活动,采取自然通风,安装风扇、隔离热源等措施,使车间温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
  1962年,全区卫生、劳动、粮食部门联合试行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实行副食品补助。1963年,国务院批准,对高温作业工人及接触有毒有害工人正式实行保健食品补助。
  1970年以后,由于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防暑降温措施得力,已基本控制了高温对劳动人员的危害,到1985年很少发生中暑事故。
  1980年,全区进行重点工业噪声危害调査,共测噪声点60个,其中梁山水泥厂噪声强度最大,为107分贝,超过国家标准22分贝。梁山轴承厂最低为86分贝,接近国家标准。平均噪声强度97分贝,超国家标准12分贝。对接触噪声的1000名工人进行査体,其中高频损伤发生率为84.6%,心电图异常为12.8%,鼓膜内陷及振动不良为55.2%,慢性鼻炎和咽炎47.1%。
  医用诊断X线防护1952年,菏泽专区人民医院首次引进东德产100毫安X线机一台,1954年开始使用,以后各级医院陆续购进各种型号X线机。1985年统计,全区有医用X线机312台,其中30毫安101台,50毫安67台,100毫安4台,200毫安以上8台,计划生育透环机78台,有X线工作人员343人.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X线诊断及X线检査频度也逐渐增加,1985年全区达到220万人次,X线检査频度为每1000人中296人次。
  在X线使用初期,对X线的危害认识不足,普遍缺乏防护设施,常用的铅椅、铅围裙、铅手套也配备不齐。1960年后,对X线防护开始重视。1964年专区人民医院、单县人民医院在区内首次实行隔离室透视防护,并在县级以上医院推广,取得较好防护效果。1978年,卫生部颁布了《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规定》,对X线工作人员加强防护知识培训和监督检查,重点抓了旧有X线防护设施的改造,全区推行在球管窗口加铅板和过渡片,在折光器上安集光筒,在荧光屏四周加防护板的综合措施,使X线防护前进一步.1984年,全区基本完成医用诊断X线防护改造,1985年检査验收,X线机安装防护装置的305台,防护率97.8%,防护合格303台,防护合格率99.3%。
  1984年,开始在全区建立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档案,1985年底已全部完成建档工作°共建X线机技术档案312卷,X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343卷,X线工作人员健康档案343卷,建档率均为100%。
  放射性核素的管理与防护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射性核素和放射线在工业、农业、医学、科研中得到逐步应用。区内现有使用放射性核素共7种。
  1964年,卫生部、公安部、国家科委颁布《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要求对放射性核素使用单位建立登记许可证制度.1977年,省卫生厅、公安厅、科委联合颁布了《山东省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卫生管理实施细则》,完善了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制度。
  1980年,地区卫生防疫站和省医科所工作研究室共同对菏泽地区人民医院钻80和X线深部治疗机进行输出量和防护剂量监测,结果表明,治疗机自身防护性能基本符合放射卫生防护规定要求,钻60治疗室所处位置及建筑情况基本符合放射卫生防护规定,操作室内及治疗室周围辐射水平均不超过国家规定,大部分位置辐射量率接近于自然本底,只有治疗室进风口处辐射量率较高,建议加以改进。
  1980年始,地区卫生防疫站每年都对区内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单位进行卫生监督和监测,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如地区医院对服碘⑻的病人采取了设单独病房、专门厕所和化粪池,使与病人接触者避免了不必要的照射。
  天然辐射外照射水平和居民所受照剂量调査1983年10月至1985年,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天然辐射外照射水平和居民受照剂量调査研究,采用全国通用的FD一71型闪烁辐射仪对全区168个测点的室内、室外、道路进行了测量,共取得12600个原始数据,査清了菏泽地区环境天然辐射外照射水平,估算了所致居民剂量,提供了全区各县(市)的室内、室外、道路天然辐射外照射的背景值。
  第八节学校卫生
  视力减退调査与防治1964年7一11月,卫生防疫部门在中小学校中先后进行3次视力减退调査。1978年,对菏泽、曹县、成武、单县、定陶5个县23处学校15000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减退调查,发现视力减退者954人,视减率平均为6.1%.1980年调査结果表明:视减率继续上升。全区中小学生的视减率平均为12.6%。其中,城镇视减率平均为12.46%,乡村为&45%;女生视减率稍低于男生。针对这一状况,地区卫生局、地区教育局于1980年底,对183处中小学校的教室915个点的桌面照度进行测评,査找视力减退原因。测评发现,教室采光系数达到标准的仅占30%,室内照明达到标准的占63.4%, 人工照明齐全的占2.47%,城市有78%的教室有采光照明设备,农村只有15%的教室有采光照明设备。
  1981年,地区教育局、卫生局在全区中小学中推行利用眼保健操、近视眼镜、针灸等方法,开展对近视眼的治疗观察,有效率在60%以上。1983年在全区普遍开展视力保护,又对8229名中小学生进行近视眼的治疗与观察,有效率达58.9%。
  1985年综合调査发现中学生视减率平均在18.21%。1978一1985年中学生视减率逐年升高,小学生视减率有所下降。
  沙眼调査与防治I960年,许多学校开展沙眼防治。
  1963年11月,巨野县卫生防疫站对巨野一中、巨野师范学校进行沙眼调査,共査363人,沙眼患病率为58.7%°其中一中沙眼患病率为30%左右,重度沙眼患病率为10%左右。
  1984年菏泽地区学生体质健康调査组,根据山东省体质调研领导小组的指示精神,对沙眼的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査研究,选择菏泽市20处小学校的7一8岁在校学生作为调査对象。在被调查的6254名男女学生中,诊断为沙Ⅰ、沙Ⅱ者4164名,患病率为66.58%,其中城市沙眼患病率为64.19%, 乡村为69.31%,随着学习阶段的升高,沙眼患病率升高。
  生长发育调查
  最早的小学生生长发育调查是1962年5月。菏泽专区防疫站对菏泽县7-10岁2618名学生进行了査体。
  1981年地区防疫站对曹县、郓城、梁山、巨野4个县12处中学和16处小学共17182名中小学生进行生长发育调査,共査四个形态机能指标和四个派生指标,结果是:10岁前女高于男,10岁后男女生长发育曲线出现两次交叉,第一次10至12岁,女高于男,第二次14至15岁,男高于女.
  1981年,对菏泽市的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患率为2.3%.
  1983年选择一年级286名7一10岁的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其身高、体重、胸围、坐高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7一9岁年龄组男高于女,尚未出现交叉现象,各年龄组的脉搏女生稍高于男生,肺活量各年龄组女生低于男生。
  1984年,调查巨野县中小学生3246人,脊柱侧弯患者146人,患病率4.5%。
  1984年,选择8岁年龄组为调査对象,共查学生280名,平均身高、体重、胸围、坐高男大于女,男生脉搏显慢于女性,握力男生大于女生,右手大于左手。
  1985年,根据中央、省的要求,进行大规模生长发育调査,共査机能指标和派生指标44个。
  肠道寄生虫病调査与防治建
  国后,经多次调査,全区曾流行过的肠道寄生虫病有蛔虫病、钩虫病、肠道阿米巴病、肠滴虫病、骁虫病、鞭虫病、绦虫病7种,以蛔虫病、钩虫病、骁虫病发病为高。
  1956年,对253名小学生调査,发现蛔虫病16人,感染率为6.33%;阿米巴肠病36人,感染率为14.23%;肠滴虫病1人,感染率为0.39%。
  1957年对定陶、梁山2县学生调査5285人,寄生虫阳性者739人,总感染率为15%, 及时给予免费治疗。
  1961年对曹县、巨野、郓城、单县4县5处公社7个队及菏泽师范附属小学做重点调査,共査1958人,其中蛔虫感染1435人,感染率高达92.6%,低者为56.8%,平均为73.3%。
  1982年,对单县、定陶、东明、巨野、鄄城5县7处小学和3处幼儿园3一-15岁4183名儿畫、少年进行蛔虫、钩虫、骁虫、鞭虫、绦虫5种寄生虫感染情况检査,总感染人数2096人,感染率为50.11%,以蛔虫感染率最高,达45.95%;鞭虫次之,感染率为2.01%;钩虫感染率为1.48%;骁虫感染率为0.5%; 绦虫感染率最低,为0.17%。
  建国后,主要是加强卫生宣传,普及卫生知识,重点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食不洁食物,推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对患者服用各种驱虫药物,彻底治疗.经过积极防治,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已明显下降。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