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文学
菏泽地区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菏泽区内较有影响的文学活动,可追溯到先秦。《诗经•国风•曹》4篇15章68句,就是产生于此的文学作品。三国时的吴质,济阴(今定陶)人,其文章简约严明,文辞清新,深为曹丕所喜爱。西晋的王沈(今巨野人),流传下来的讽喻作品《释时论》,与当时南阳鲁褒的《钱神论》、庐江杜嵩的《任子春秋》同为“疾时之作”的名篇。北魏时期的温子升(曹州冤句人),是博览百家能诗善文的文学家,在当时北方文中颇有名望。有《文笔》35卷及《永安记》,皆传于世。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赋菊》诗,堪称千古绝唱。到了宋代,涌现岀一批灿若群星的文学家,例如王禹傅、晁补之、晁説之、晁詠之、晁载之等。王禹傅是宋代最早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诗人,也是当时从理论和创作上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唯一作者,开宋代良好诗文风气之先河。他的诗文对当时的政治现实有所揭露。著有《小畜集》30卷、《小畜外集》13卷。晁补之的散文流畅,又工诗句,受到苏东坡的推崇,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晁説之、晁詠之、晁载之三人也较有成就,在宋代文坛都颇有名气。明代文人徐笃(曹县人),工于诗句,著有《墨庄诗章》等,另有曹州的何应瑞,亦有不少诗作传世。清代有菏泽的刘藻,著有《笃庆堂文集》等。清末到30年代初,祖籍菏泽的文学家在外地报刊上相继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如曹县的刘齐滨,1929一1930年期间,曾在《北新半月刊》发表了《梧桐树下》、《孩子的梦》、《多喜的一夜》、《济南之游》等文学作品。这一时期李子虔创作的诗歌《捡柴的姑娘》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自传体小说《夜奔》发表在《中学生文艺季刊》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创办于冀鲁豫边区的《文化生活》、《新地》、《冀鲁豫日报》、《湖西日报》等报刊,曾刊登了大量反映这一带军民战斗和生活的诗歌、快板、说唱、戏剧等作品。
建国后,区内文学创作日益繁荣。1958年,单县农民贾宪创作的民歌《为啥云上红旗飘》,在《红旗》杂志上发表,并被《红旗歌谣》收入。此为区内第一篇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的作品。随后,区内涌现了一批诗歌创作人员。较有成就的除单县的贾宪外,还有菏泽的郑关生、侯洪亮,定陶的王鲁湘、苗祥德,成武的董良银等。其中郑、苗、董3人于1965年11月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简称作协)和团中央在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1977年8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菏泽地区第一本诗集《放歌牡丹乡》,收入区内50多位作者的诗作60余首。1982年以后,诗歌创作出现了新的局面,涌现出像童西、王和平、于世敏等一大批年轻的诗歌创作者。他们的作品先后发表在《星星》、《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报刊上。
在小说创作方面,自菏泽李子虔创作的反映土地改革的短篇小说《黑白光脊梁》于1952年发表在《平原日报》后,鄄城县业余作者高贤敏也开始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小说,如《一张电影票》、《责任》、《小店服务员》等。70年代以后,区内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刘文才的《小猪信》、于清泉的《菏花》、薛守伟的《小花猫的眼睛怎么不转了》、孙学岭的《杏儿熟了的时候》、贾祥伦的《湖上红哨》等。这些作品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979年菏泽地区文化局创办了文学刊物《牡丹》杂志后,小说发稿量逐年增加。1983年,梁山县文化馆创作员赵萍创作的《还阳草》在省内大型刊物《柳泉》上发表。这是菏泽地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部中篇小说问世。这期间,菏泽籍的山东大学学生贾庆军先后在《青春》、《雨花》、《山东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月儿圆了》、《坟草青青》、《早晨的喜剧》等短篇小说。其中《月儿圆了》获江苏省《雨花》优秀作品奖,《坟草青青》获《青春》优秀作品一等奖,并被《小说月报》转载。1985年,陈进轩在《柳泉》发表中篇小说《高家院》后,又在《中国》发表了《苇子园的女人》,次年被《小说月报》转载。这是菏泽地区在全国性文学期刊上发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说。
另外朱希江与王太捷合编的《水泊梁山的传说》、朱希江的散文集《柳絮子》等也先后由青海人民出版社、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等岀版社岀版。
在繁荣创作,联系和培养文学工作者方面,菏泽地区唯一的文学刊物《牡丹》发挥了积极作用。《牡丹》为综合性文学双月刊。其前身为《菏泽文艺》,1974年下半年创刊,属不定期内部交流刊物。1979年元月,《菏泽文艺》改名《牡丹》,并定为季刊,仍是内部交流刊物,主要刊登区内作者的小说、诗歌、报告文学、评论、戏曲、美术、摄影等作品,同时增加了“曹州风物”、“中学生文选”、“牡丹诗歌欣赏”等栏目.1981年元月,《牡丹》改为双月刊,开始向全国公开发行,著名的文学大师、全国文联名誉主席茅盾为《牡丹》书写了刊名,其办刊宗旨是: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立足菏泽、面向全国,努力突出刊物的地方特点和乡土气息,着重发表新人新作。至1985年底,《牡丹》总计出版41期,400余万字,总印数为100余万册。
随着创作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区创作队伍也迅速壮大。1984年以后,群众性的文学社团纷纷成立,组织活动较好成绩较显著的有“普通人诗社”、“百草园文学社”、“沃土文学社”、“黄河浪文学社”、“无名草文学社”、“起飞文学社”等数10个,对繁荣文学创作,培养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到1985年,全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有15人,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的12人,经常在报刊上发表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的有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