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普通中学
清末的中学堂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新式学堂的兴办,清政府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和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两次下令办学堂,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至此,首先在府署所在地菏泽办起了中学堂。1903(清光绪二十九年)一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先后创办了曹州中学堂、南华私立中学堂和曹州私立普通中学堂,学校规模都较小。在办学宗旨、学制、课程设置、学校管理诸方面,都是以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要求设置。中学堂以入仕、从事实业和升学作为办学宗旨。要求对学生“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多种实业,进取者升入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抵”。
曹州府官立中学堂经费,由府属11州县根据入学人数多少分担;私立普通中学堂的经费主要靠发起人临时筹办或旧书院抵款。
创办初期,因高等小学堂学生来源匮乏,中学堂基本是作为“高等专门之始基”而设立。初、高中不分,修业年限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以后为五年.中学堂所用教材,须采用官设编译局编纂,经学务大臣奏定之课本。自编课本者,须呈经学务大臣审定,始准通用。1909年(清宣统元年)3月,学部规定,在中学生入学之初,分为文科和实科(相当于现在文、理科),学制仍为五年,在课程安排上各有主课和通习课。文、实两科课程中,外国语均占第一位。
中学堂创办之初,尚无高小毕业生,学生为书院转的生童,以后以高等小学堂毕业者升入为主。同等学力者亦可按高等小学堂功课的程度进行入学考试。学生年龄规定15一18岁,学堂开办五年后年龄有所降低。中学堂教习由官方延请当地著名知识分子充任。
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学教育发展概况:民国初期,对清末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学堂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通称校长等。但从辛亥革命到抗战前夕的25年中,菏泽区内中学教育发展缓慢,除由清末中学堂演变而来的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外,直到1931年、1933年才相继建立了单县和巨野两处初级中学。1934年秋,菏泽县私立南华两等小学增设初中班,升格为私立南华初级中学。1938年秋各县先后沦陷,区内中学部分师生流亡四川,学校被迫停办。随后在区内出现国民党统治区、日本侵略军占领区和抗日根据地三种性质不同的学校。在国民党统治区兴办了几所临时性中学,规模小,学生少,且多设于偏僻乡间,这些学校是:山东省立定陶初级中学亦称二十二联中,1939年创办),山东省立第一联中、第二联中(1940年创办),单县私立俭堂中学(1943年创办),山东省立第十四联中(1943年创办),鲁西南联立高中(1944年创办)等。解放战争时期,只在县城有国民党办的中学,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些中学的部分师生流亡江南,后又陆续返回。
管理、经费:民国时期,中学校由所属一级政府管理,其校长由所属一级政府的教育厅(局)指名,省长或县长委任。学校内部由校长总理一切,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三处,协助校长管理各项事宜,各处设主任1人,办事员1一3人,其经费直接由省拨给。
学制:1912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壬子学制”,其后又对其修改补充,产生了“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中学生在校肄业4年,不分初、高中。1912一1922年10年间,菏泽区内中学执行了此种学制。1922年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方案》,规定中学教育为六年,初、高中三、三分段。这就是所谓“壬戊学制”或“新学制”,菏泽区内的中学从1923年暑假开始按“新学制”招收初中班。1925年暑假后,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开始招高中班。这种中学六年,三、三分段的学制,一直沿用到建国以后。
课程设置:区内中学课程的开设,执行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令实施规则》,1913年执行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课程标准》。1923年执行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确定的中学课程标准纲要。1932年教育部又公布了中学正式课程标准,即初中课程将党义科改为公民科,英语三年内均为必修(原前二年必修,第三年选修);自然科分为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等;高中课程改党义为公民,取消学分制和选科制,加强语文、算术和史地教学.至此菏泽区内中学课程安排均作了相应变更。中学教师多为大学本科毕业和专科毕业者充任,政治、经济待遇较高。
沦陷区的中学教育1938年5月日本侵略军第一次占领菏泽。1939年秋第二次占领菏泽,并建立了伪政权。日本帝国主义指使汪伪各级政府施以军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将伪满时期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国民党的教育宗旨杂揉为一体,在沦陷区实施。菏泽区内,凡日本侵略军所控制的县城和交通要塞,都办起了中学,计有菏泽天主教堂私立体仁初级中学(1940年创办菏泽县立女子初级中学(1944年创办),山东省立菏泽初级中学(1941年创办),巨野县立初级中学(1944年创办),另外郓城县和单县在日本侵略军盘据期间也办有初级中学。日本投降后,这些学校停办。
1945年沦陷区中学校内的管理和国民党统治区基本相同,学制仍沿用“三三制”,其经费由省拨款补助,其余部分靠学田租金补充,课程设置也和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一样,只是增设了日语,新用教材为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审定出版的“新民”课本,学生多来自地主和汉奸家庭,教师大多为中师或中学毕业,大专文化程度的人极少,政治、经济待遇低下。
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学教育1938年5月,区内各县人民在中共鲁西南党组织领导下,掀起了抗日高潮,逐步建立了各级抗日政府。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扩大,中学教育随之产生并得以发展。在“一切为着战争,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应战争的需要”的方针指引下,菏泽区内抗日根据地于1940年以后办起了湖西中学、运西中学、齐滨中学、曹东南中学。以后又合并调整为冀鲁豫区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
管理、经费;当时中学直接受所在行署或所在专署领导。学校设校长1人,下设教务、总务、指导处等办事机构,以后教务和指导处合为教导处,各校都有党团组织。学校设备简陋,学生均按照战斗化、军事化、组织化的原则,编成大队、中队、小队,行动灵活迅速,还配有部分枪支,以进行自卫。平时,学生分年级按班上课,游击设学;战时学生是战士,按部队编制,随部队转移,学校转移到哪里,就在哪里上课。经费,一方面靠供给制,一方面靠师生自力更生,勤工俭学,开展大生产运动。学校一律免收学费,学生生活原则上自费,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享受公费生、半公费生的待遇,和党政军干部一样实行供给制。
学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学,多为初中,主要是干部训练班性质,虽有两年或三年学制的规定,因战争艰苦,实际上学无定制,根据革命战争的需要,可提前参军参政。
教材、教法:中学教材大部分是由华北分局和冀鲁豫行署组织编写的,也有部分教材是由教师自编。中学教师多由思想觉悟嵩,有相当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担任,经推荐由专署审核批准,方可录用。其教学方法,除教师课堂讲授外,还经常采用小先生教授制和自由讨论的方式。教师教得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学生学得自觉主动,生动活泼。学生增长了知识,增强了能力。
建国后中学教育发展概况:建国后,菏泽区内的普通中学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1949年除平原省立菏泽中学外,在曹县和郓城又建立两所中学。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到1952年全区有普通中学16处,其中完全中学(简称完中)一处,高中班5个,初中班159个,在校生8143人(含高中生204人),教职员716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一1957),各县都建立2一3处中学,全区已有中学36所,其中完中7所。1958年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普通中学出现了盲目发展的现象。1962年根据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山东省委关于中学教育要“合班并校,多毕业,少招生”的指示精神,对全区普通中学进行了调整。是年,保留中学72所,其中完中15所。1963年、1964年经过对现有中学的进一步巩固,1965年普通中学得到了稳步发展,年底,全区有全日制中学87所,其中完中15所。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先是1966年、1967年两年停止招生,其后是砍掉省、地、县重点中学,盲目发展社队中学。几年间,全区社社有高中,队队有联中,完全小学附设初中班,层层拔高,全区中学一轰而起。因违背客观规律,不少中学虚有其名;再加过分强调学军、学工、学农,文化课学习时间大大减少,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恢复了招生考试制度,强调了教学质量,对社、队中学进行了调整,改革了中等教育结构,一部分中学改为职业中学、农业中学或农业技术中学。全区中学教育再次得到巩固。至1985年底,全区普通中学已达豹773所,其中完中28所,有高中班621个,初中班4876个,在校高中生37500人,初中生259400人。
管理体制:建国初期,菏泽区内的中学校长由省人民政府任命,中学归专署领导,各县中学由各县人民政府协助管理。1958年,领导权下放到县政府,校长由专署任命1963年后,各完全中学改为专署领导,初级中学仍归县领导。“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领导体制遭到破坏,中学逐级下放,除部分完全中学归县革委领导外,其余一律由公社革委领导和管理。1978年以后,中学领导体制逐渐得到恢复,菏泽一中、曹县一中、郓城一中由省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其中菏泽一中为全省首批公布的19所重点中学之一。地区确定师专附中等几所中学为地区重点中学;各县(市)也都确定了本县(市)的重点中学。其领导和管理体制为:菏泽一中、师专附中为地直学校,隶属于行署,由地区教育局直接领导和管理。县(市)直中学隶属于县(市)政府,由县(市)教育局直接领导和管理。乡镇中学由县(市)教育局和乡镇政府双重管理。建国后,全日制中学的领导体制,曾先后实行过校务委员会制、校长负责制,在党支部保证和监督下校长全面负责制和革命委员会管理等体制,至1984年,才确定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以下设教务、政教、总务三处(1984年以前教务、政教不分,总称教导处
建国后,区内中学教育经费主要靠国家拨款,其次是学生缴纳的学杂费、勤工俭学收入以及群众集资。
学制:建国初,菏泽的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即初、高中各三年。自1960年开始,全区确定12处中学实行高初中“五年一贯制”,作为缩短学制的试验。但不久又恢复了“三、三制”。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中学学制改为四年,实行初、高中二、二分段。1978年,中学学制改为五年,“三、二”分段。1981年中学学制恢复了“三、三”制。
教材:1950一1960年,各中学均使用全国统一规定的教材。1958年秋开始,增添了一部分乡土教材。1962年以后,去掉了乡土教材和生产劳动课,完全使用全国统编教材。1966年,原教材废止,进行了所谓教材“改革”,语文课写大批判文章和小评论,化学、物理合为《工业基础知识》,生物改为《农业基础知识》,音乐美术合为“革命文艺”,体育课改为军体课,政治课学习《毛泽东选集》、“两报一刊”(《人艮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社论等。1970一1978年,区内各中学使用山东省统编中学教材。1978年以后,全区各中学先后采用全国统编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六年制重点中学课本》、《五年制重点中学课本》等。
教学方法:50年代初期,区内各中学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后来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讲演录》,运用苏联教育理论进行教学.1958年搞教育革命,强调教学“多快好省”和理论联系实际。1963年以后,强调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改革教法实验。1966年后,强调以社会为课堂,实行开门办学。1978年以后,强调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招生:建国初期,区内中学招生考试不统一,各校自出简章,自命试题,自行录取,学生大多数是区内的,也有邻省邻区的。后来中学增多,招生范围有了限制,重点中学面向全区招生,一般中学只在本县或附近地片招生。初、高中招生由省统一命题,初中由县统一评卷录取,高中由地区统一评卷录取。“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取消入学考试制度,学生由单位推荐,就近入学。1973年改为推荐与文化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入学。1977年以后,恢复了入学考试制度。
教师队伍:建国初期,除原有教师之外,又吸收一部分当地旧知识分子,经过培训,充任了中学教师,具有大学毕业或肄业文化程度的为数不多。1952年以后,由政府分配的高等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充实了中学教师队伍。1957年整风反右时,全区有数千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尤其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些中学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进行揪斗。把教师诬蔑为“臭老九”,政治上受到岐神,思想上受到压抑。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得到了逐步提高。至1985年,全区普通中学教职工已达20712人,其中专任教师有159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