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等教育
第一节普通中学
清末的中学堂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新式学堂的兴办,清政府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和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两次下令办学堂,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至此,首先在府署所在地菏泽办起了中学堂。1903(清光绪二十九年)一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先后创办了曹州中学堂、南华私立中学堂和曹州私立普通中学堂,学校规模都较小。在办学宗旨、学制、课程设置、学校管理诸方面,都是以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要求设置。中学堂以入仕、从事实业和升学作为办学宗旨。要求对学生“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多种实业,进取者升入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抵”。
曹州府官立中学堂经费,由府属11州县根据入学人数多少分担;私立普通中学堂的经费主要靠发起人临时筹办或旧书院抵款。
创办初期,因高等小学堂学生来源匮乏,中学堂基本是作为“高等专门之始基”而设立。初、高中不分,修业年限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以后为五年.中学堂所用教材,须采用官设编译局编纂,经学务大臣奏定之课本。自编课本者,须呈经学务大臣审定,始准通用。1909年(清宣统元年)3月,学部规定,在中学生入学之初,分为文科和实科(相当于现在文、理科),学制仍为五年,在课程安排上各有主课和通习课。文、实两科课程中,外国语均占第一位。
中学堂创办之初,尚无高小毕业生,学生为书院转的生童,以后以高等小学堂毕业者升入为主。同等学力者亦可按高等小学堂功课的程度进行入学考试。学生年龄规定15一18岁,学堂开办五年后年龄有所降低。中学堂教习由官方延请当地著名知识分子充任。
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学教育发展概况:民国初期,对清末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学堂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通称校长等。但从辛亥革命到抗战前夕的25年中,菏泽区内中学教育发展缓慢,除由清末中学堂演变而来的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外,直到1931年、1933年才相继建立了单县和巨野两处初级中学。1934年秋,菏泽县私立南华两等小学增设初中班,升格为私立南华初级中学。1938年秋各县先后沦陷,区内中学部分师生流亡四川,学校被迫停办。随后在区内出现国民党统治区、日本侵略军占领区和抗日根据地三种性质不同的学校。在国民党统治区兴办了几所临时性中学,规模小,学生少,且多设于偏僻乡间,这些学校是:山东省立定陶初级中学亦称二十二联中,1939年创办),山东省立第一联中、第二联中(1940年创办),单县私立俭堂中学(1943年创办),山东省立第十四联中(1943年创办),鲁西南联立高中(1944年创办)等。解放战争时期,只在县城有国民党办的中学,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些中学的部分师生流亡江南,后又陆续返回。
管理、经费:民国时期,中学校由所属一级政府管理,其校长由所属一级政府的教育厅(局)指名,省长或县长委任。学校内部由校长总理一切,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三处,协助校长管理各项事宜,各处设主任1人,办事员1一3人,其经费直接由省拨给。
学制:1912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壬子学制”,其后又对其修改补充,产生了“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中学生在校肄业4年,不分初、高中。1912一1922年10年间,菏泽区内中学执行了此种学制。1922年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方案》,规定中学教育为六年,初、高中三、三分段。这就是所谓“壬戊学制”或“新学制”,菏泽区内的中学从1923年暑假开始按“新学制”招收初中班。1925年暑假后,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开始招高中班。这种中学六年,三、三分段的学制,一直沿用到建国以后。
课程设置:区内中学课程的开设,执行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令实施规则》,1913年执行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课程标准》。1923年执行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确定的中学课程标准纲要。1932年教育部又公布了中学正式课程标准,即初中课程将党义科改为公民科,英语三年内均为必修(原前二年必修,第三年选修);自然科分为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等;高中课程改党义为公民,取消学分制和选科制,加强语文、算术和史地教学.至此菏泽区内中学课程安排均作了相应变更。中学教师多为大学本科毕业和专科毕业者充任,政治、经济待遇较高。
沦陷区的中学教育1938年5月日本侵略军第一次占领菏泽。1939年秋第二次占领菏泽,并建立了伪政权。日本帝国主义指使汪伪各级政府施以军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将伪满时期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国民党的教育宗旨杂揉为一体,在沦陷区实施。菏泽区内,凡日本侵略军所控制的县城和交通要塞,都办起了中学,计有菏泽天主教堂私立体仁初级中学(1940年创办菏泽县立女子初级中学(1944年创办),山东省立菏泽初级中学(1941年创办),巨野县立初级中学(1944年创办),另外郓城县和单县在日本侵略军盘据期间也办有初级中学。日本投降后,这些学校停办。
1945年沦陷区中学校内的管理和国民党统治区基本相同,学制仍沿用“三三制”,其经费由省拨款补助,其余部分靠学田租金补充,课程设置也和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一样,只是增设了日语,新用教材为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审定出版的“新民”课本,学生多来自地主和汉奸家庭,教师大多为中师或中学毕业,大专文化程度的人极少,政治、经济待遇低下。
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学教育1938年5月,区内各县人民在中共鲁西南党组织领导下,掀起了抗日高潮,逐步建立了各级抗日政府。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扩大,中学教育随之产生并得以发展。在“一切为着战争,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应战争的需要”的方针指引下,菏泽区内抗日根据地于1940年以后办起了湖西中学、运西中学、齐滨中学、曹东南中学。以后又合并调整为冀鲁豫区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
管理、经费;当时中学直接受所在行署或所在专署领导。学校设校长1人,下设教务、总务、指导处等办事机构,以后教务和指导处合为教导处,各校都有党团组织。学校设备简陋,学生均按照战斗化、军事化、组织化的原则,编成大队、中队、小队,行动灵活迅速,还配有部分枪支,以进行自卫。平时,学生分年级按班上课,游击设学;战时学生是战士,按部队编制,随部队转移,学校转移到哪里,就在哪里上课。经费,一方面靠供给制,一方面靠师生自力更生,勤工俭学,开展大生产运动。学校一律免收学费,学生生活原则上自费,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享受公费生、半公费生的待遇,和党政军干部一样实行供给制。
学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学,多为初中,主要是干部训练班性质,虽有两年或三年学制的规定,因战争艰苦,实际上学无定制,根据革命战争的需要,可提前参军参政。
教材、教法:中学教材大部分是由华北分局和冀鲁豫行署组织编写的,也有部分教材是由教师自编。中学教师多由思想觉悟嵩,有相当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担任,经推荐由专署审核批准,方可录用。其教学方法,除教师课堂讲授外,还经常采用小先生教授制和自由讨论的方式。教师教得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学生学得自觉主动,生动活泼。学生增长了知识,增强了能力。
建国后中学教育发展概况:建国后,菏泽区内的普通中学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1949年除平原省立菏泽中学外,在曹县和郓城又建立两所中学。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到1952年全区有普通中学16处,其中完全中学(简称完中)一处,高中班5个,初中班159个,在校生8143人(含高中生204人),教职员716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一1957),各县都建立2一3处中学,全区已有中学36所,其中完中7所。1958年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普通中学出现了盲目发展的现象。1962年根据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山东省委关于中学教育要“合班并校,多毕业,少招生”的指示精神,对全区普通中学进行了调整。是年,保留中学72所,其中完中15所。1963年、1964年经过对现有中学的进一步巩固,1965年普通中学得到了稳步发展,年底,全区有全日制中学87所,其中完中15所。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先是1966年、1967年两年停止招生,其后是砍掉省、地、县重点中学,盲目发展社队中学。几年间,全区社社有高中,队队有联中,完全小学附设初中班,层层拔高,全区中学一轰而起。因违背客观规律,不少中学虚有其名;再加过分强调学军、学工、学农,文化课学习时间大大减少,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恢复了招生考试制度,强调了教学质量,对社、队中学进行了调整,改革了中等教育结构,一部分中学改为职业中学、农业中学或农业技术中学。全区中学教育再次得到巩固。至1985年底,全区普通中学已达豹773所,其中完中28所,有高中班621个,初中班4876个,在校高中生37500人,初中生259400人。
管理体制:建国初期,菏泽区内的中学校长由省人民政府任命,中学归专署领导,各县中学由各县人民政府协助管理。1958年,领导权下放到县政府,校长由专署任命1963年后,各完全中学改为专署领导,初级中学仍归县领导。“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领导体制遭到破坏,中学逐级下放,除部分完全中学归县革委领导外,其余一律由公社革委领导和管理。1978年以后,中学领导体制逐渐得到恢复,菏泽一中、曹县一中、郓城一中由省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其中菏泽一中为全省首批公布的19所重点中学之一。地区确定师专附中等几所中学为地区重点中学;各县(市)也都确定了本县(市)的重点中学。其领导和管理体制为:菏泽一中、师专附中为地直学校,隶属于行署,由地区教育局直接领导和管理。县(市)直中学隶属于县(市)政府,由县(市)教育局直接领导和管理。乡镇中学由县(市)教育局和乡镇政府双重管理。建国后,全日制中学的领导体制,曾先后实行过校务委员会制、校长负责制,在党支部保证和监督下校长全面负责制和革命委员会管理等体制,至1984年,才确定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以下设教务、政教、总务三处(1984年以前教务、政教不分,总称教导处
建国后,区内中学教育经费主要靠国家拨款,其次是学生缴纳的学杂费、勤工俭学收入以及群众集资。
学制:建国初,菏泽的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即初、高中各三年。自1960年开始,全区确定12处中学实行高初中“五年一贯制”,作为缩短学制的试验。但不久又恢复了“三、三制”。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中学学制改为四年,实行初、高中二、二分段。1978年,中学学制改为五年,“三、二”分段。1981年中学学制恢复了“三、三”制。
教材:1950一1960年,各中学均使用全国统一规定的教材。1958年秋开始,增添了一部分乡土教材。1962年以后,去掉了乡土教材和生产劳动课,完全使用全国统编教材。1966年,原教材废止,进行了所谓教材“改革”,语文课写大批判文章和小评论,化学、物理合为《工业基础知识》,生物改为《农业基础知识》,音乐美术合为“革命文艺”,体育课改为军体课,政治课学习《毛泽东选集》、“两报一刊”(《人艮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社论等。1970一1978年,区内各中学使用山东省统编中学教材。1978年以后,全区各中学先后采用全国统编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六年制重点中学课本》、《五年制重点中学课本》等。
教学方法:50年代初期,区内各中学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后来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讲演录》,运用苏联教育理论进行教学.1958年搞教育革命,强调教学“多快好省”和理论联系实际。1963年以后,强调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改革教法实验。1966年后,强调以社会为课堂,实行开门办学。1978年以后,强调
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招生:建国初期,区内中学招生考试不统一,各校自出简章,自命试题,自行录取,学生大多数是区内的,也有邻省邻区的。后来中学增多,招生范围有了限制,重点中学面向全区招生,一般中学只在本县或附近地片招生。初、高中招生由省统一命题,初中由县统一评卷录取,高中由地区统一评卷录取。“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取消入学考试制度,学生由单位推荐,就近入学。1973年改为推荐与文化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入学。1977年以后,恢复了入学考试制度。
教师队伍:建国初期,除原有教师之外,又吸收一部分当地旧知识分子,经过培训,充任了中学教师,具有大学毕业或肄业文化程度的为数不多。:1952年以后,由政府分配的高等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充实了中学教师队伍。1957年整风反右时,全区有数千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尤其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些中学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进行揪斗.把教师诬蔑为“臭老九”,政治上受到岐神,思想上受到压抑。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得到了逐步提高。至1985年,全区普通中学教职工已达20712人,其中专任教师有15936人。第二节重点中学
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系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山东省早期创办的中学之一。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创办曹州官立中学堂。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创办曹州公立普通中学堂。1913年春曹州知府裁撤,上述两所中学堂合并,遂迁入府署(今蒲泽一中校址),称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1914年7月改称山东省立第六中学。1934年1月,更名为山东省立菏泽中学,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南迁。
该校隶属于山东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任免、经费拨发均由省教育行政机关决定。该校组织系统完备,以“校务会议”为学校行政最高机关°校长下设教育、训育、事务三部,每部设主任1人,职员若干人,视事务繁简酌定额数,一般1一3人。为改进教学,设有教学研究会。训育部有训育会议,事务部有事务会议.另设有经济稽核委员会、训青委员会、体育委员会。属临时性质者有初中教育问题研究会、国语演说聶导委员会、英语讲演指导委员会、学术讲演委员会、卫生行政委员会、校舍校院审美委员会、教职员同乐会等。
自1912年开始该校实行蔡元培所制订的“壬子学制”,即不分初、高中,四年一贯制。1923年教育部颁布“壬戌学制”后,学制定为六年,初、高中三、三分段。开始只有初中部,1930年增设高中部.稍后,又于重华书院旧址(今菏泽卷烟厂北部)增设女子部。
建校初期,其课程按1902年清朝《钦定学堂章程》的规定进行开设。民国后,则按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课程标准开设,有修身、国文、英文、历史、地理擞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音乐、手工、体育等课程,此后课程变化较小。
建校之初,该校执行了清末学部颁发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之教育宗旨。民国期间,又积极贯彻了教育部所公布的“注重道德、实利、尚武,以道德为经,实利、尚武为纬”的教育方针。该校教职员由校长聘任,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如1930年全校35名教职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就有24名,约占69%。教师待遇优厚,月薪多者80余元,少者50—60元。 校长月薪一般200元,各处主任比最高薪的教员还要多15元。绝大部分教职员工作认真,尽职尽责。1937年5月该校曾为在校服务时间最长、成绩卓著的原校长葛象一、丛禾生、教师严星台、侯功备四位先生立碑表彰。石碑四面分别刻有四先生生平事迹。这就是后人称道的“四先生碑”。
学生主要来自鲁西南各县,通过严格考试,择优录取。一般年份报名数与录取之比为10:1。学生交费,高、初中,一律每人每年交纳学杂费4元,电灯费3元,制服费10元,生活费每人每月4元左右。该校编制为16个班,以办学较正常的1932年为例:高中部3个班,一、二、三年级各1个班,学生118人。初中部13个班,其中男生10个班,一年级4个班,二、三年级各3个班,477人;女生3个班,一、二、三年级各1个班,119人。总计全校16个班,714人。
该校收入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拨款和收纳学生学杂费两项。1932年预算收入为62240元,支出为63230元,其中薪金54264元,办公费6696元,购置费2280元。
该校历届负责人廉洁正直,热心树人;教师治学严谨,努力从教;学生学习刻苦勤奋,形成了艰苦朴素的优良学风。辛亥革命前夕,该校进步师生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秘密成立以推翻清朝帝制为目的的“尚志社”,抨击时弊。“五四”运动爆发后,许多进步师生走上街头,宣传“科学”、“民主”,抵制日货,向封建旧道德、旧礼教展开攻击。1927年,早期共产党员徐鹏翥(1922年六中校友)等深入该校,向进步师生宣传马列主义,发展中国共产党员,10月初,在这里建立了菏泽第一个党支部一一中共曹州支部。忠贞不渝的田位东烈士(1922年六中校友)就是这个支部成员之一。该支部的建立,在鲁西南古老的大地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菏泽地区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该校师生部分南迁,从菏泽经许昌至南阳赊旗镇,与山东省南迁之其他中学组成山东省立联合中学,1938年2月辗转湖北员$阳,联合中学更名为国立湖北中学;1939年2月底,抵达四川绵阳后称国立第六中学,原菏泽中学南迁师生大部分编入国立六中第三分校。至1941年,南迁学生全部毕业,共计培养学生52个班,2500人,此后,就地招生,继续办学,直至解放。
该校办学几十年,人才济济,成绩卓著, 蜚声海内外,素有“六中——北大一一哥伦比亚”之美誉。何思源、张含英(建国后水电部副部长)等著名人士均系该校早期毕业生。
1948年2月,国民党山东省教育厅曾下达指示,拟恢复战前之省立菏泽中学,并委派田竹桥为校长,进行筹备.但不久菏泽解放,恢复工作告终。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是省首批公布的15所重点中学之一,座落于菏泽城中心一省立六中旧址,占地面积为39769平方米,前身是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于1943年春由运西中学、濮范联中合并而成,1948年10月奉上级指示,由校长张训斋带领,南渡黄河,迁至菏泽城,校名仍为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1949年9月,冀鲁豫行署撤销,学校遂更名为平原省立菏泽中学。1952年冬,平原省撤销,菏泽归属山东,该校又改称为山东省立菏泽中学。1954年,改称为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
该校迁至菏泽后,结束了战争年代的游击生活。根据上级“学校要正规化”的指示,进行了整顿,又接收了一部分自江南返回的流亡学生,当时共有一年制2个班,三年制5个班,即一级1个班,二级2个班,三级2个班,共有学生300人。一年制学生离校后,高、初中学制均改为3年。1950年始招收高中生,以后每年高、初中均为秋季始业,暑假招生。至1952年,学校已发展为18个班,包括高中5个班,初中13个班。到1965年发展为24个班,包括初中6个班,高中18个班。
该校继承和发扬了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的光荣传统,教师认真教,学生努力学,升学率一直很高,为高等院校培养了一大批合格新生。1953年,高中一级、二级高考时,升学率居全国第二位,博得各界好评。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三毕业班高考准备工作停止,全校停课闹革命。在师生中一时岀现“八一八”、“八三一”、“五四”、“阿芙乐尔”、“中华火炬”等“红卫兵”组织°他们走上社会,到处串联,正常教学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后来虽然要求复课闹革命,并有军宣队、工宣队进驻学校,但始终没有真正上课。1968年各年级学生全部毕业离校。是年,学校又招收新生,不进行文化考试,而是就近安排上学,学生一律按军队连队编制,高、初中学制均为2年,课程设置以学工、学农、学军为主,有的取消了外语课,不少外地教师调回原籍,削弱了教师队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84年,菏泽一中在全国数学初、高中联赛中获优胜单位奖。至1985年,全校有教职工167人,共培养初中毕业生5323人,高中毕业生10022人,升入大专院校的5230人。学校机构设有党支部、校长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团委、工会、学生会。教务处下设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生化、物理、外语、艺体等8个教研组和图书、仪器、文印收发三个室,总务处下设会计室、事务、医务室和保管室。学校设有工厂、农场。工厂主要为金属加工、印刷,农场后来改建为教工住宅。
1985年该校有藏书45347册,期刊175种,理化仪器、化学药品、生物标本及电教设备等,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创建于1950年,座落在郓城县城内育才路街北侧的古桑园旧址,占地面积140亩,校舍588间,有实验楼一栋,是省属重点中学之一。
该校1950年建校时为平原省立初级中学。1951年改为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随着平原省的撤销,学校更名为山东省郓城中学。1953年与郓城师范合并,有初中一、二、三3个年级26个班,师生1400余人。1955年暑假增设高中班,学校发展为27个班的规模。1956年改称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并被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1957年学校开展整风反右斗争,有19名教职员工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开展“大跃进”运动,教学秩序受到影响。1959一一1961年师生垦荒种田,自力更生,渡过了经济困难时期。1962年,学校贯彻烟台教育会议精神。1963年贯彻中央发布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学校形成良好风气,教学质量逐年上升。1965年,该校高考升学率达82%,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量合格新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该校取消了校长负责制,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取消了教研组,高、初中学制改为二年,文化课基本废止,学校曾一度划归城关镇领导,学校秩序混乱,学生学业荒废。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学校逐步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初中改为三年制,教师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1980年高考升学率为72%。1981年高中改为三年制。1979年10月,该校被评为全省体育卫生先进单位。1984年12月,被评为全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1985年,该校有26个教学班,其中高中22个班,初中4个班,在校生1632人。有教职工172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教师中大专以上程度的86人。另外,学校有工厂、农场,图书资料30000册,仪器设备13668件,价值126133元。
曹县第一中学位于曹县城东关南环城路北,原曹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基督教福音会的旧址。占地117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该校创建于1949年春。1949年5月,被南京国民政府携去的曹县各中学20余名教师、300余名学生由江南返回曹县,编为7个初中班,于曹县城内姜街建立了曹县中学。6月27日,冀鲁豫边区第五专署任命朱景汉为曹县中学校长,张馨斋为教导主任,周以林为总务主任。随后,学校由姜街迁至东门里天主教堂。8月20日,平原省建立后,改曹县中学为平原省立曹县中学。1952年7月,平原省立曹县中学与东关基督教福音会成立的曹县县立中学合并。合校后,大部分班级迁往东关,部分班级留在东门里天主教堂,仍称平原省立曹县中学。是年毕业的四个初中班全部被保送升学,年龄大的升入菏泽师范班,年龄小的免试升入平原省立菏泽中学。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平原省立曹县中学改为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195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曹县一中开始招收高中班,即高、初中同时招生,高中2个班,学生100人,初中8个班,学生400人。自此,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便成了具有高初中的完全中学。
1956年,曹县一中被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57年7月毕业两个高中班,学生100人,在高考中绝大部分升入了高等学校,升学率在全省中等学校中名列第三。1958年春,由于整风反右的扩大化,校长刘瑞呈及部分教师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师生日夜深翻土地,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致使教学质量下降,1963-1965
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教育质量得以回升和提高。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校师生停课闹革命,该毕业的未毕业,该招生的未招生。校内成立了几个“红卫兵”组织,教学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69年1月,根据省教育厅指示,招收春季始业的高中4个班,初中8个班。是年,改高、初中六年制为四年制,取消了校长制,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并废除了升学考试制度,改为推荐选拔相结合的招生方式。1974年,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在校生均顺延半年。1977年冬,恢复了高考制度。在这次高考中,曹县一中升入大学本科(理科)的6人,升入中等专业学校的1人。1978年,经过拨乱反正,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是年,升入大学本科理科的46人、文科2人,大学专科的16人,中专70人,军校1人,共计135人。升学率在全省中学中名列第一,山东省教育厅发电为之祝贺。
曹县一中不仅升学率高,在体育、卫生方面也名列前茅。1979年10月,在全国重点中学田径、通讯比赛中荣获第三名,国家体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奖给锦旗一面。1979一1984年连续受到省、地、县卫生部门的嘉奖,年年被县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第三节师范学校
为了解决新学堂的师资问题,清政府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颁布了《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各州县…“应急设师范传习所。”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曹州府署驻地菏泽及郓城、东明等县相继开办了师范传习所。这是菏泽地区师范教育的开始。师范传习所的学生多是科举时代年轻的塾师、秀才及愿为现代教育服务的知识分子,主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新的教育方法、教学理论、博物知识等。在兴办师范传习所的同时,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在菏泽城内考棚街设立单级初级师范1个班,学制二年,学生初为在职之蒙学教师和私塾塾师,后为高小毕业生,年龄多在18一30岁之间,学生享受公费待遇,不交纳学杂费,但毕业后有从教之义务,开设课程与中学大致相同,增加教育学和习字二科,学生毕业考试合格者,发给文凭和充任教员凭证。
1909年(清宣统元年)由菏泽教育界进步人士王鸿一倡导,在城东北角马神庙创立保姆养成所一处,参加学习的妇女10人,目的在于提倡女子教育,培养幼教师资。此为菏泽地区女子师范教育的先声。
清末的师范传习所及师范学堂是本区师范教育的萌芽阶段,对当时小学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912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师范教育令》,对师范教育的目的、行政、学制、课程等均作了规定,师范教育有所改革和发展。当时区内的师范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师范传习所;二是中学附设师范班;三是专门的师范学校。师范传习所是在清末旧制上发展而来的,学制较短,规模也不大,一般为一、二个班,学生在百人以内。办学方式灵活, 深受广大在职小学教师的喜爱。
1930年,菏泽、定陶、巨野、单县、曹县均有师范传习所1934年后,师范传习所大都改成了简易乡村师范,中学附设师范班。当时的中学,如菏泽私立南华中学,菏泽、巨野、单县、成武等县立初级中学,以及省立第一联中、十四联中等学校均设有师范班。有高中班的附设后师,有初中班的附设简师,师范班的学生管理、课程设置大致与中学相同,只是比中学班增加了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学法。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师范教育无人问津,中学附设师范班便成了师范教育的主要形式。专门的师范学校在区内创建较晚。1923年山东省政府下令改菏泽南华女塾(即原保姆养成所)为“山东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为三年制初级师范,隶属山东省教育厅,正式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省教育厅派来一批大学毕业生任教,并拨款扩建,发展为6个班的规模,学生实行公费,课程设置同普通师范,有毕业实习制度。1930年山东省政府又将该校改为山东省立第五师范学校,仍全招女生。1931年开始男女兼收。1934年奉省教育厅命令更名为山东省立菏泽师范学校,后又改为山东省菏泽乡村建设师范学校。1937年抗战爆发,学校解体。自1923一1937年,该校共计毕业学生约500人,这是菏泽区内民国期间建校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的一处师范学校。此外,1934年根据省教育厅指示,菏泽一批师范传习所更名为简易师范。至1937年,师范教育空前发展,计有省立菏泽师范(五师)、省立曹县师范、定陶县立简易师范、菏泽县立简易师范、郓城县立简易师范、鄄城县立简易师范、巨野县立简易师范等7处师范学校。
民国时期境内师范学校学制三年,简易师范学制一年,课程基本上按上级规定开设,简易师范课程酌减,乡村师范增设乡村教育及农业科目。师范学校通过考试招收15一22周岁的高小毕业生,学生在校享受公费待遇,实行学分制,学生须修满一定的学分方准毕业。毕业生由省、县教育主管部门分配到各地,由学校聘为小学教员,但也有少数人找不到工作。
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菏泽后,在境内办有山东省立曹州道菏泽师范学校和郓城县立简易农村师范学校,均为前师,以培养小学教员为目的,学制三年。采用略加修补的国民党时期的旧教材,课程增加了日语和军训课,并设有军事教官。招收高小毕业生及抗战前失学的初中生。学生入学后,除伙食费外其他费用自理。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两处师范学校均停办。
1939年以后,中共鲁西南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为了解决小学师资问题,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各级抗日政府领导创办了一批师训班和知训班,并着手发展中等师范教育。1940年秋,鄄城抗日政府在鄄北杨屯创办师范班,为期一年,是鲁西南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先声。1945年6月,冀鲁豫边区二专署在郓城创建了运西师范学校,活动在郸城、鄄城、范县一带农村。1947年6月与冀鲁豫边区一中合并,成为边区一中的师范部。1946年2月成立的冀鲁豫建国学院专设师训部。3月,定陶县民主政府创办了定陶师范学校。1948年7月以后,冀鲁豫行署、华北人民政府等发出了一系列指示,要求大力培养小学教师,促进了鲁西南痂范教育的迅速发展。是年10月,冀鲁豫菏泽师范学校创办,1949年2月开始招生。接着,又先后创办了曹县、菏泽、巨野、湖西四处联立师范。这些学校为建国后菏泽境内中小学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师范学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有:1、当地的高小毕业生;2、年龄小、文化水平低的在职干部;3、敌占区来的进步青年;4、乡村中青年知识分子;5、党政干部子女及家属。学制没有统一规定,师训班时间较短,正规师范学校学制较长,有的二年,有的三年。根据革命需要随时毕业,课程设置注重形势需要,包括政治课、文化课、专业技术课、实践课,其中政治课和实践课更为重要。学生离校后,由政府安排为小学教师,也有部分作其他工作。这个时期的师范学校,除为全区培养了一大批小学教师外,也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行政、教育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菏泽区内共有菏泽一师、二师,曹县师范、巨野师范、单县师范等五处师范学校,均为三年制的初师或中师。以后,师范教育迅速发展,至1952年全区计有师范学校8处,在校生达4147人。是年,教育部颁布《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区内部分师范学校开办速师,学制一年或半年。这时期,师范学校均由专署领导。1958年受“大跃进”的影响,师范学校盲目发展,全区达到县县有师范,共11所。管理权下放,由各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领导。1962年经过调整,只存菏泽、单县、巨野、郓城4处师范,同时收归地区领导。1958年各县还先后成立工读师范,学制二年,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以培养农村小学教师为主,但不久即停办。1964年在曹县古营集、成武县干李庄、东明县东明集各建工读师范一处,学制三年,课程设置有了统一规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师范学校均停止招生。1968年菏泽师范、单县师范招收一届初中生,学制二年。1969年,师范全部解散。1971年,又恢复菏泽、巨野、单县、郓城等处师范,开始接收地方推荐的高中程度的工农兵学员,学制二年,以培养初中教师为主。“文化大革命”中期,区内部分师范曾招收短期训练班,学习三个月或半年即行结业分配工作。1976年以后,菏泽地区陆续恢复成武、梁山、鄄城、定陶、曹县5处师范。1977年考试制度恢复后,师范通过考试招收高中应届毕业生及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学制二年,分科授业。1982年各师范停招高中生,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恢复为三年°1984年,定陶、鄄城两处师范改建为教师进修学校。至1985年,全区经省批准的中等师范学校6处,即菏泽师范、单县师范、鄄城师范、曹县师范、巨野师范、成武师范,在校生达3264人,教职工总数513人,另有梁山师范未经省批准,安排招生列在成武师范计划内。此时,7处师范均归地区教育局直接领导。1978年后菏泽地区在定陶师范、曹县师范等学校相继开办幼儿师范班,招收初中毕业生,以培养幼儿教师为目的,学制三年。为了提高区内民办教师的政治业务水平,自1980年开始,地区先后在梁山师范、成武师范、巨野师范、曹县师范等学校举办民师培训性质的中师班,通过考试招收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30岁以下,具有三年以上连续教龄的优秀民办教师,学制二年。至1985年,全区共计招收民师1928人,毕业1400多人, 学员毕业后由地区教育局根据各县情况分配作中小学教师。
建国初期,师范学生来源:一是单位推荐在职教师进修;一是择优录取高小、初中毕业生(初师招收高小毕业生,中师招收初中毕业生),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1971年实行推荐选拔的招生办法,入学者多是在乡劳动一年以上的高、初中毕业生和在职民办教师,学员毕业后社来社去。后来,学员毕业后由国家择优录用。:1977年以后,菏泽地区师范学校采取统一招生办法,招收高、初中毕业生和民办教师,毕业后大多分配做小学教师,也有部分分配到乡镇中学任教。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全部享受人民助学金,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菏泽地区中等师范学校按国家中师教学大纲安排课程,开设政治、语文及教材教法,数学及教材教法,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心理学、教育学、音乐、美术等;幼儿师范则增加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舞蹈等,中师及幼师均有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课外辅导及家访工作等。:1977年以后,菏泽地区师范学校加强了教法研究和改革,突出师范教育特点,加强了专业课的教学,开展了“一月见习”、“试教十分钟”、“练三字一话”等活动,并把电化教学纳入了师范学校的教学计划,从各方面提高了师范教育的质量。
1949一1965年,菏泽专区各师范招收中师、初师学生计19600多人。1977一1985年招中师9316人,加上“文化大革命”中的各届学员,全区师范共招生30000多人,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分配在区内各县,为区内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做岀了贡献。
第四节专业技术学校
建国前,菏泽没有正式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950年冬,菏泽专员公署卫生科创办了第一所专业技术教育学校一一平原省菏泽卫生学校,校址在菏泽城中学西街,赁民房10余间,有教职工7人,其中有大学毕业学历的1人。1951年5月,学校首批招收学员50人,学制一年,主要为各基层医药卫生部门培训初级卫生技术人员。1952年8月招收第二批学员60人,学制一年。这两批学员都是各基层医药卫生单位的在职工作人员,经培训后再回原单位工作,没有升留级制度。1953年署假,校址迁至菏泽城西关外(即现在的地区人民医院西),因平原省撤销,校名改称“山东省菏泽初级卫生学校”。1955年下半年,由原初级卫校升格为中等专业卫生学校,学校改名“山东省菏泽卫生学校”。设护士专业,面向社会招生,正式招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毕业后全省统一分配。是年6月,山东省菏泽农业技术训练学校创建,地址在菏泽城西门外。1956年5月,经省农业厅批准,改为正式中专,更名为山东省菏泽农业学校,设农学专业,学制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1958年“大跃进”时,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区内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盲目发展,菏泽卫校、菏泽农校先后升改为医学专科和农业专科学校(简称医专、农专),同时还兼办中专班。至1960年,全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已达10处, 包括农业、机械、卫生、艺术、林业等多种专业,在校生总数达2325人,教职工460人。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经过合理整顿,菏泽医专、菏泽农专停办大专班,分别恢复原校名,其他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全部撤销。1964年,开始创办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直到1965年境内全日制中等技术专业学校只有菏泽卫校、菏泽农校两处。在校生1002人,教职工172人。
1965年以前的中等技术专业学校,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招生由省统一命题,与师范、高中统一招生考试,根据考生所报志愿,全区统一择优录取,考试课目为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从1955一1965年的10年间,全区曾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6处,共招收学生3729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等专业技术教育遭到破坏。全区中专停止招生。1968年,菏泽农校、供销学校等被撤销。1969年,菏泽卫校被撤销,至此,境内中等专业教育出现了空白。1971年,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恢复菏泽医专、菏泽农专两所专科学校,学制二年,同时兼招中专班。1973年,两处高校又被撤销,分别改为菏泽卫校和菏泽农校,分别开办医士和农学两专业。是年,菏泽地区商业局创办山东省菏泽商业学校,1975年更名为“菏泽供销学校”,主要为本区商业、供销系统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1975年6月,创建山东省菏泽粮食学校,校址在菏泽城西关外,以培养粮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目的,设会计、储藏等专业。至1976年,全区计有中等专业学校4处,在校生1739人,教职工224人,其中专任教师212人。
1971一1977年,菏泽地区的中等专业学校学制均为二年,实行推荐选拔制度,招收有二年以上劳动实践的工农兵学员,学员大多为高中毕业程度,毕业后原则上社来社去,但执行中大部分由国家安排了正式工作。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菏泽地区的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原有各中等专业学校得到完善扩大。1978年1月,菏泽卫校再次改建为菏泽医学专科学校,1980年以后不再招收中专班。1982年经省批准,单县中心医院卫生学校改建为“山东省单县卫生学校”,为独立的中等专业学校,主要为区内卫生系统培养护士、助产士,制三年。1985年,菏泽地区艺术中专学校恢复,(该校1958年曾存在)隶属地区文化局,地址在菏泽市佃户屯乡,以培养地方戏编导和演出人才为目的,学制三年。4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菏泽地区公安干部学校改建为菏泽地区公安干部中等专业学校,隶属地区公安处,学制二年。至1985年底,全区已有正式中等专业学校7处,设置粮食、农业、商业、卫生、工业、艺术、公安等专业,在校生达1852人,教职工533人,其中专任教师236人,从1977一1985年,全区中专累计招生7264人,毕业6474人。
1977年以后,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实行考试制度,招收成绩优良的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1979年开始,鉴于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大,需要安排,菏泽农校、粮食学校、供销学校等择优招收高考落榜的高中毕业生,以后则和高等学校同时录取。1982年以后,区内中等专业学校停招高中毕业生。
根据上级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者,学制为三年,招收高中毕业生者,学制为二年或三年,学生在校期间享受人民助学金,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第五节职业学校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菏泽警务学堂创办,主要是培养训练警务人员。这是区内职业教育之始。学员除学习高等小学堂的部分基础课外,还学习警务知识和新军法等军事科目。因办学成绩显著,一年后,清政府将该校合并到保定府武备学堂,学员毕业后充任陆军军官。1910年(清宣统二年)菏泽又创办农桑学堂,招生100人,主要学习栽桑、养蚕、制丝等技术知识,培养了不少植桑养蚕人才。1912年国民政府继续执行实业教育政策,将原各种“实业学堂”改为“实业学校”。1913年,教育部颁令要求省设甲种实业学校,县设乙种实业学校,分别施以完全的和简易的普通实业教育。:1916年,境内共有乙种实业学校5处(菏泽、单县、成武、定陶、巨野),在校生252人。1920年实业学校改为职业学校。:1930年秋,又奉教育部令改为职业补习学校,当时区内尚存4处(定陶、菏泽、单县、曹县)职业补习学校,在校生157人。另外,菏泽县私立南华初级中学办有职业班。按照规定,乙种职业学校由县政府直接管理,校长由县教育局提名,县长委任,经费由县政府拨发。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手工业基础,境内职业学校设有蚕桑、机织、染织等专业,修业年限均为三年。招生对象最初主要是12岁以上的初等小学毕业生,1923年以后则多招高等小学毕业生。所设课程除文化基础课外,蚕桑科设有养蚕、蚕体生理、蚕理、制丝、栽桑、土壤、气象等专业课;染织科则开设染色、机织、机械学、制图、绘画等。各科均有实习制度,学员在校由学校供给伙食费、书费,毕业后自谋职业。有不少人找不到职业,因此职业学校学生退学、流动现象严重。至抗日战争前夕,国民政府在菏泽区内开办的职业学校 (班)先后停办。
日本侵略军占领菏泽时,境内只有一所职业学校一一单县兴亚日语学校。该校创办于1940年4月,主要培训初、中级日语翻译和小学日语教师,学生三个月毕业。所设课程包括日语读本和日语会话,采用新民书馆出版的日语读本作教材。该校于抗战胜利前停办。
境内解放区的职业教育始于解放战争初期。1946年3月,冀鲁豫建国学院创办,设在省立六中院内。除设有初中、师范部外,还招有电话、汽车两个职业班,又在行政干训部设有行政、司法、财务与银行会计三个班,修业
年限均为6个月。1946年9月,因战争形势发展,建国学院北渡黄河,迁至阳谷、莘县一带游击设学。:1947年7月,设学于濮阳的冀鲁豫第一职业学校并入该校,又增设农材、化工、纺织三个专业。此外,境内的职业学校还有:冀鲁豫邮政干部学校,地址在菏泽西当典街邮政管理局,以培养邮政人员为目的;冀鲁豫农业实验场训练班,地址在菏泽东北里官花园,以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干部为目的;冀鲁豫军区供给学校,地址在郓城县辛集,培养供给干部(会计为主),冀鲁豫行署卫生学校,地址在菏泽孔楼,培养卫生人员,开展乡村卫生事业。这些学校均通过考试接收学员,学习期限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学员在校享受公费待遇,毕业后由学校或政府安排工作。
建国后,职业教育得以稳步发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地区职业教育受到重视。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可分为技工学校、城市职业中学和农业(技)中学三大类。
1985年全区已有劳动技工学校、商业技工学校、交通技工学校、建筑技工学校及曹县劳动技工学校5处。技工学校的管理,由地区劳动局和主管局共同领导。地区劳动局根据国家劳动有关技工学校的方针、政策,负责确定专业设置,制定教学计划、规章制度,培养师资等工作。招生工作由教育部门协助劳动部门办理,教学工作由教育部门协助。技工学校学制有二年、三年之分。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者为三年,招收高中毕业者为二年,特殊专业为三年。其课程设有文化课、技术理论课和生产实习三类。学生来源于全区非农业户口的高、初中毕业生。通过招生考试,择优录取,毕业后由劳动部门统一分配工作。学生入学后享受人民助学金。
菏泽地区的城市职业中学始办于1981年。是年,菏泽市第四中学改为菏泽市职业中学,至1985年底,先后开设建筑、幼师、造纸、棉织、医士、化工等专业。1985年5月,单县职业中学建立,开设幼师、家电、电工、烹饪、税务等专业。1985年底,两处职业中学共有在校生720人。
农业(技)中学是区内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58年创办以后,经过曲折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其性质是乡镇自办、国家扶持的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中等学校。1958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农中盲目发展。1959年,区内农业(技)中学猛增到166处,但由于办学条件不具备,学校师资匮乏,管理混乱,且学生劳动过多,教学质量较差。1961年经过整顿,所剩无几。
1964年,贯彻“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山东省各地开始恢复和发展农业中学。1966年境内的农业(技〉中学达450处, 在校生20054人,教职工1255人,其中专任教师1038人,并形成了一套文化基础教育和
农业技术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制度。农业(技)中学成为农村培养各种农技人才和新型劳动后备力量的基地。农业(技)中学分高、初中两级,学制各为三年。学校贯彻以教学为主、面向农业的原则,教学内容以文化课为主,兼授农学、畜牧、林果、土壤、肥料、农业机械等农业技术课。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农业中学大部分停办。1979年6月,山东省教育局公布了《农业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重新明确农业中学的性质和任务,指出农业中学“实行半农半读”,一面读书,一面参加生产劳动,既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又学习农业专业知识,并对农业中学的教学、生产劳动、课程设置、教材等都作了新的规定。按照上级指示,菏泽地区的农业中学逐步恢复起来,但多数为初级中学,1985年,全区有农业中学28处,在校生6084人,教职工总数832人,其中专任教师479人。菏泽地区农业中学到1985年累计毕业生近9000人。曹县梁堤头农业中学
曹县梁堤头农中建于1958年。当时公社党委责成共产党员、民办教师郭稼成办一所红专学校。校址设在黄河故道的荒沙滩上。开始时,郭稼成带领4名教师60名学生开进了荒沙滩,艰苦创业。至1962年,盖起6间瓦房,添置30套新桌凳和一批教具,购买了7匹骡马。学校初具规模。
梁堤头农中从建校第一天起,就坚持学习、生产两结合,以半农保半读,学生白天抓紧劳动,间隙在田间地头认真学习,晚上在煤油灯下发愤攻读。学校还经常开展教学评比、农技讲座、诗歌朗诵、歌咏比赛等活动。
从1958一1979年,该校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先后毕业普通班、短训班73期,学生共6800多名。这些毕业生大多在农村担任农机手、农业技术员、民办教师、乡村医生或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还有的参了军,上了大学,进了党政机关。
1978年,曹县梁堤头农业中学被教育部定为全国20所重点中学之一。
至1985年,学校有农学2个班,兽医2个班,普通初中4个班,在校学生372人,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全校有校舍377间,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其中普通实验室12间,专业实验室12间,仪器室5间, 各种仪器15727件,化学药品125种,标本模型825件,各类图书13750册,各种报刊杂志12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