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普通小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28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普通小学
分类号: G529
页数: 5
页码: 594-598
摘要: 建国初期,菏泽地区小学多用注入式,即教师讲学生听。1954年以后,学习苏联凯洛夫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检査复习、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和五大教学原则(直观性、量力性、自觉积极性、系统性、巩固性九采用谈话法、讲读法、问答法、讲解法、讲读讲解法等,提倡启发式教学。1964年学习毛泽东的“十大教授法”,强调启发式,要求精讲多练。1978年以后,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学要求,采用讲授、讲读、谈话、观察、参观、演示、实验、实习、练习、阅读、指导、欣赏、复习等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开始加强电化教学。
关键词: 普通小学 小学教育

内容

第一节普通小学
  清末小学教育
  清末,曹州府所属各州县私塾较多,城乡皆有,是培养和启蒙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曹州府辖区内始有小学堂。曹县在姚杨公祠建立官立初级小学堂,在关帝庙设立官立半日制学堂,在袁家祠堂设私立小学堂。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曹州重华书院改为曹州小学堂,曹县居敬书院改成官立小学堂,巨野麟川书院改建高等小学堂,当时由书院改建的小学堂共有17处。是年8月,又建立了菏泽县学堂(后改称高级小学)。以后,全区各州县陆续开办小学堂。据1909年(清宣统元年)统计,曹州府所属各州县建立高等小学堂13处,学生382人;两等小学堂15处,学生509人;初等小学堂642处,学生8449人;半日制小学堂7处,学生125人。小学堂按主管单位和经费来源的不同,分成官立、公立和私立三种,按学级编制和授课时间的不同分为单级、多级和半日三类。初等小学又分为完全科和简易科两类,小学堂均归县劝学所领导。《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学制为五、四制(初等小学堂五年,高等小学堂四年〉共9年。初等小学堂学生入学年龄为7岁,创办之初,9一10岁亦可收录;高等小学堂由初小毕业后升之,创办之初,15岁以上考试合格者,亦可入学。
  教学方法,纠正了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教授方法。课堂组织形式取消了个别授课制,代之以班级授课制,小学教习多为塾师担任。
  民国时期小学教育
  发展概况:1913年取消府制,境内属济宁道。此时,虽对清末的教育实行了改革,但由于战争频仍,土匪猖獗,黄河决口,经济落后,新式学校发展缓慢,除清末建立的600处小学外,民国初期区内新建小学很少。据1916年8月统计,区内共有高等小学17处,学生795人,毕业生269人,教员46人,职员28人;国民学校(是年初级小学改称国民学校)706处,学生21765人,毕业生821人,教员736人,职员622人;在农村,私塾仍多于小学校。“五四”运动以后,由于新思想的传播,区内初等教育稍有发展,但分布疏密不均,且多数县无师资培训机构,师资缺乏,教育质量很差。“民国十四(1925年)至十六年(1927年),兵匪相仍,饥僮荐臻,校务进行大受影响。商泽、定陶迭遭匪患,校数顿减。张宗昌督鲁,军队蛮横,动用学款,此普通情况也。”(《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1928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后,区内初等教育开始有所发展,共有高、初等小学校1045处,学生39016人。1930年为配合新县制的实施,初等教育又有较大改革,实施政教合一及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合一。每县划分若干学区,每学区设中心国民学校一处,至此小学开始整顿恢复并有较大发展。年底区内共有高、初级小学1240处,学生54544人。1932年为扩大义务教育范围,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开始办理“简易小学”或短期小学。1935年统计,全区有短期小学500处(缺菏泽县)。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入侵华北。1938年菏泽及其所属各县相继沦陷,区内城镇小学一时全部停办,同时国民党地方政府在其控制的乡村又办了一些小学。据1939年统计,菏泽区域内共有公立完全小学3处,学生362人;公立初级小学56处,学生1981人;私立初级小学2处,学生88人。1946年,国民党军队发动了内战,菏泽经常处于战争之中,小学基本停办。1948年10月,菏泽全境解放,国民党地方政府迫令部分师生南迁。
  管理经费:1912年至1917年,各县小学由劝学所管理,并设学区,为乡镇最低教育行政单位。1917年以后,省立小学由省教育厅管理;市立小学及市内私立小学,由市教育行政机构管理;县区乡镇设立的小学及县境内私立小学,由县教育行政机构管理。县、区、乡、镇立小学的教育经费由各县自行解决,私立小学的经费主要靠学生的学费和私人捐助、教会捐助及少量公款补助。
  学制:民国时期,小学学制有两次大的变化。1912年,教育部正式公布“壬子学制”,由清末的九年五、四分段改为七年四、三分段,称为旧学制。1922年,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壬戍学制”,由七年四、三分段改为六年四、二分段,称为新学制,将国民学校改为初级小学,以后,民国时期的小学一直沿用“四、二制”。
  课程教材: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课程为党义、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体育、音乐。1932年10月修订改为公民训练、卫生、体育、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音乐。1936年再次修订,将社会、自然两科在初小合并为常识,劳作、美术合并为工作,体育、音乐合并为唱游,高小社会科学分为公民知识、历史、地理三科。自第四年起算术加授珠算,以配合学生就业的需要。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材,虽几经变动,但均为教育部审定的统编教材。
  教学方法:民国时期,境内小学教学尚未获得一定成熟的方法,古代、近代的各种教法均有接受。“自学辅导法”、“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教学法”,虽因师资设备条件不具备,均未完全采用,但在教学思想上的影响是很大的。1928年以后,陶行知创立的“教学做合一”的新教学法,当时境内不少小学模仿试用。
  民国时期,教学的八条原则是:①练习原则,即算术要多练习,才容易明白原理和法则;②类化原则,即举一反三的原则;③兴趣原则,即从引起动机入手,启发学生学习兴趣;④准备原则,即先有确定的目标,然后学习;⑤自动原则,即使学生自觉自愿从事学习;⑥设计原则,即教学前先有周密的计划;⑦个性适应原则,即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也即因材施教的原则;⑧手脑并用原则,即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从“做”字上去教去学。另外,对不同科目的教学方法,也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教师待遇;南京国民政府在小学校里实行聘任制。小学教员由校董聘任,任期分为一学期、一年、三年和无定期四种,期满不续聘者,不再任用。教员分等级支付工资,各县多少不一,城乡多少不一,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标准。
  沦陷区小学教育概况:1939年5月,日本侵略军第二次占领菏泽后,建立伪政权并开办了小学教育,推行奴化教育。据伪曹州道尹公署文教科统计,1939年,区内有公立完全小学3处,12班,学生362人,教职员16人;公立初级小学56处,64班,学生1981人,教职员78人;私立初级小学2处,2班,学生88人,教职员4人。至1942年,区内有中心小学23处114班,学生2645人,教职员133人;完全小学50处,142班,学生7107人,教职员316人;初级小学577处,学生11249人,教职员638人。
  管理经费:当时小学管理仍沿袭民国时体制,县立小学由伪县政府教育科领导,区乡镇村小学受县区两级领导。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田租金、地方自筹、省款补助三个方面。
  学制:其学制为四、二分段,教材是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编印的教科书,教学方式多为注入式,小学教员主要由国民党时期的旧知识分子充当,待遇低微。
  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小学教育发展概况:1938年,区内各县抗日政府尚未建立时, 各中共地方组织为抵制日本侵略军奴化教育,振奋民族精神,以灵活的形式创办了一批旨在进行抗日教育的小学,如刘齐滨、于子元办的单级小学、一千王(村名)小学,孙子英和邵义卓办的菏泽县韩庄小学等。1939年各级抗日政府相继建立,并设置了教育工作机构,开始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了一批新式小学,改造了一批私塾和教会学校,并在月本侵略军占领区创办“革命两面小学”。据昆山县(今梁山县)统计:全县有小学94处,109班,学生4183人,教师114人。1941年一1942年,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抗日根据地,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实行“三光政策”,再加之严重的灾荒,抗日小学教育遭到严重破坏・1943年随着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和扩大,区内相继设立了一批专、县、区政府领导的抗属子弟小学,如冀鲁豫五专署军工子弟小学(1941一1949)、鲁西南抗属子弟学校(1942一1948)、冀鲁豫三分区后方革命子弟小学、东明县第一抗日高级小学(1942)、成武县育才小学(1943)、鄴城县八区大杨集抗属子弟小学等。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区内小学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据菏泽、成武、昆山(今梁山)三县不完全统计:有抗日高小32处,抗日初小318处,教师800余人。
  1946年6月,解放战争时期,菏泽一带处在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最前线,教育工作转入战时状态,除公费的抗属子弟学校转移黄河以北进行教学活动以外,其余小学均遭破坏。为了适应战争环境和农村特点,冀鲁豫二、五专署推行了小学“民办公助”的政策,但由于执行中有简单地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民办后又放松领导,经费、设备、师资等没有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学效果不佳,未达到预期目的,小学人数大大减少。据八专署统计:高小人数减少38。6%,初小减少29%。1948一1949年,冀鲁豫行署为恢复、整顿和发展小学教育,多次颁发指示,又专门召开小学教育会议,贯彻华北小学教育会议精神,纠正了小学教育政策上的左倾冒险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为小学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据1949年第五专署统计:有完小24处,高级班32班,学生973人,教师63人;有初小623处, 学生1677人,教师948人。
  管理经费: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小学,除专区政府机关创办的抗属子弟学校归地直机关直接领导外,其余小学归县、区两级领导。初小教育粮由农民负担,由县统筹按地亩征粮(每亩半斤),高小教职员薪俸、办公费、生活费用,均由县财政处开拨,抗属子弟学校一律实行供给制。
  学制:抗日根据地执行“三一”学制(即初小三年,高小一年);后来解放区又实行“四二”学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人学制虽有规定,但因战争环境的影响,有时则采取因时因地制宜的灵活措施,以服从战争需要。另外,有些小学无一定学习期限,允许晚入学或者早参军参战。小学课本为冀鲁豫行署编印,大体内容为民族教育、阶级教育、生产和纪律教育等。
  师资:主要是实行民主推选和聘任制。一是聘请农村中战前的教员,二是选拔旧学校毕业的学生,经过培训充任小学教师,其待遇与当时的干部相同,享受供给制。
  建国后的小学教育发展概况:建国后,菏泽区内通过对新区学校的恢复、整顿和改造,对老区学校的巩固和提高,小学教育有了较大发展。1949年底,全区有小学2389处, 在校学生115287人,教职工4149人。至1952年,全区小学发展到3775处,在校学生323197人,有教职工9320人。1953年,为解决农民子弟入学问题,全区发展民办小学245处。公办小学因水灾和虫灾严重、房屋倒塌、农业减产、群众生活困难等原因,学生有所减少。1953一1955年,对小学教育着重进行了整顿和巩固。1956年,小学教育开始走向“加速发展,提高质量,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新阶段。据1957年统计:全区有小学4819处,在校学生429355人,教职工1413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49%。1958年,小学教育发展较快,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7.6%,但由于劳动过多,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1959一1961年,国家经济困难,农村小学学生曾一度大量减员。1962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全区小学进行了调整布局,精减教师,合理并校,公办转民办,落实学校和学生数,区内小学逐年减少,由1958年的7346处降为6235处,在校学生由691832人降为356017人,教职工由17818人降为1533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则下降到49.4%。1963年,贯彻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两种教育制度”,在全区范围内开始创办耕读小学,小学教育逐渐巩固和发展起来。至1965年全区全日制小学6891处,在校学生450721人,教职工1670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45.8%,有耕读小学11419处,学生298673人,教职工1275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31%。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生停课“闹革命\1968年,全区农村小学下放到生产大队,大批农村小学公办教师被强行下放回原籍任教,造成许多村队有小学无教师。1973年,又受“白卷英雄”张铁生的影响,学生不学习,教学秩序严重混乱。另外,又盲目发展“戴帽中学”,小学教师拔高到中学去,大大削弱了小学的师资力量,严重影响了小学的教学质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规定》,小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轨。对适龄儿童进行普査登记,狠抓小学入学率,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1981年对艮办教师进行整顿,通过文化考试、业务考查等,辞退了部分不适合做教师的人员。1982年,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以改造校舍为中心的校改高潮。广大干部、职工、农民群众热情很高,纷纷响应,积极出资捐物,成效显著,使小学校舍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1984年实行机构改革,加强了对小学教育的领导1985年工资改革,小学教职工普遍提高一至两级工资,教育质量逐步提高。至1985年底,全区有小学6452处,在校学生1009000人,教职工4008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5.17%,巩固率为92。47%。
  教育经费:建国初期,小学教育经费由国家征地方附加粮解决,但不得超过同期公粮的15%。1954年后,由县财政部门拨款。“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育发展失控,小学经费除县拨一部分外,靠学杂费和勤工俭学解决。1981年,教育经费开始“切块”,除国家拨经费外,由办学单位自筹泯办小学经费,由农民集资解决。
  管理体制:1950年,境内的小学教育由各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区教育助理代为管理。每区又划分若干学区(片)负责管理和辅导学区(片)内的各小学。1958年,改变了过去以条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强了地方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小学由县和公社双重领导,公社以下仍有学区(片)组织。1959年,公办全日制小学由公社直接管理,民办小学由生产大队管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除发教育经费外,对教学行政等工作难于领导,小学由群众组织管理,后又下放到生产大队由贫下中农管理。1970年各公社成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领导本公社教育工作。每个公社又分若干联合中学(简称联中),联中校长领导片内小学。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学的领导体制基本上恢复了1963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有关规定。1981年,采取中小学分辖管理方法。
  学制:1950年全日制小学学制实行四、二分段(初小四年,高小二年),春季始业。1952年,小学普遍推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小四、二分段。1953年,执行教育部通知,“五年一贯制"缓办,小学一律改为秋季始业,仍沿用四、二分段制。1963年按照教育部指示,小学继续试验“五年一贯制”。“文化大革命”初期,学制很乱,没有统一规定,小学随意缩短学制年限。1973年全区大多数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春季始业。1975年又改为秋季始业。1980年以后,“五年一贯制”与四、二分段的六年制并存。
  教材:1950年开始使用全国统一编审的教材。1958年对部分教材进行砍、补、合、换,增加部分乡土教材,是年9月教育部下达《关于今后不再颁发教学用书表的通知》以后,小学仍使用统一教材,各省结合当地情况只编写部分补充教材。1966年后,全区小学生以毛主席语录为教材,有的自编教材,各自为政,很不统一。1970一1978年,小学各科使用省编教材.1979年以后,全区小学均使用全国统编教材。
  教学方法:建国初期,全区小学多用注入式,即教师讲学生听。1954年以后,学习苏联凯洛夫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检査复习、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和五大教学原则(直观性、量力性、自觉积极性、系统性、巩固性九采用谈话法、讲读法、问答法、讲解法、讲读讲解法等,提倡启发式教学。1964年学习毛泽东的“十大教授法”,强调启发式,要求精讲多练。1978年以后,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学要求,采用讲授、讲读、谈话、观察、参观、演示、实验、实习、练习、阅读、指导、欣赏、复习等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开始加强电化教学。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
相关地名
成武
相关地名
昆山
相关地名